郭曦虹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120-01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其中語法是語言知識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標準強調初中英語教學就是在語言實踐中運用語言知識。然而初中學生已有的詞匯量、認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比較有限,如果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講解,不但收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還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畏懼心理。筆者通過觀察和反思,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語法教學的有效性談談自己的看法。
1.目前初中語法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1?課堂操練僅留于形式。
教師在語法教學中要求學生一味進行機械模仿操練,不引導學生觀察語言結構、歸納語法規律,表面上學生通過操練能較流暢地表達,但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掌握語法知識,在實際交際中不能運用準確和得體的英語進行口頭表達,也寫不出幾句完整的句子,難以實現語言高質量的輸出。
1.2?直接講解仍不時出現。
有些教師在讓學生模仿操練后,采取“先操練后講解”。在學生操練之后,教師直接講解語法知識,單向灌輸,學生被動記憶。學生雖然在較短時間內似乎掌握了目標語法,但沒有經過思維,被動獲得的知識難以內化為語言能力。于是,就出現了雖經多次講解的語法,學生仍不會準確運用的現象。
1.3?訓練內容缺乏語境支撐。
在模仿操練的過程中,教師所設計的操練形式和內容往往存在“為了訓練而設計”的現象,忽略運用語言時所需的語境。在特定的言語環境中學生表面順利實現了語言的準確輸出,但在具體語境中仍不會靈活運用。語言實踐是提升語言運用能力的必要途徑,這一途徑的實現必須以具體的語境為依托。
2.在語境中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在語境中提高語法教學的有效性,筆者以為:
2.1?在語篇語境中進行語法教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等方式學習語言,形成語感。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發現和歸納方式,掌握語言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應設法將學習者置身于有意義的可理解的語言環境中去,在課堂上,教師有選擇性地呈現隱含某些特定語法項目的材料,并通過講解、手勢、圖解等方式教學生體驗,理解該語言材料的意思。如在教學現在進行時,我在課堂上創設語境,叫一個學生在黑板上畫畫,然后問班上學生,What?is…doing?幫助學生回答,He?is?drawing?a?picture.另外,我還其他一些學生做不同的動作,如跳舞、唱歌、看書等等。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很自然地明白現在進行時的結構和使用。
又如在教一般過去時,教師要先向學生呈現一兩個短小精悍有趣的故事,每段語篇中包含一些一般過去時的句子,然后就語篇進行回答,在此基礎上講解語法規則,這樣讓學生在感悟中不知不覺地學習語法,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率。
2.2?在游戲語境中教學語法。
初中生由于年齡特點,都喜歡做游戲。在游戲中運用所學語法知識,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現在進行時的時候,我把主語、動作寫在紙條上,如Michael,sing?a?song.?把這張紙條給一個學生,并要這個學生到講臺上向全班學生提問What?is?Michael?doing??Guess!?其他學生舉手回答。Is?he?playing?basketball?/reading?a?book/…?如果學生猜錯了,說:No,?he?isnt?.猜對了說:Yes,?he?is?.然后教師給猜對的學生另一張紙條繼續做游戲。如學生實在猜不出時,可反問臺上的學生,What?is?he?/?she?doing?學生回答He?/?She?is?…,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一些圖片,而圖片里的動作被遮住了來做這個游戲。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很好地操練了現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而且課堂氣氛相當熱烈。對其他時態的一般疑問句,也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
2.3?在任務語境中教學語法。
新課程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設計任務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將抽象的知識融入真實的生活情景中,采用任務型教學途徑,可以改變目前語法教學中過于重視語言形式而忽視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弊端。例如仁愛英語初一Unit7,學習情景動詞Can的用法,我設計一個任務,對學生說,學校打算舉辦藝術節,這節課后我們將從班上選出5位最有才能的人。圍繞這一任務,我把班上的學生分成5個小組,學生使用語言Can?you?sing?/?dance?/?…?Yes,?I?can?/?No,?I?Cant.?然后由每個小組代表匯報本組成員會做的事情,并推送出一人參加才藝表演。最后被推選出來的人到講臺上邊做動作,邊說,I?can?sing?/?dance?…。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相當高,不知不覺地掌握這一語法項目。
2.4?在活動語境中教學語法。
任何技能的學習都離不開練習,沒有練習就沒有熟練的技能,語言學習也一樣。在練習階段,應少做機械的練習,盡量做有意義的練習。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如在教學一般過去時,我讓學生做了一下以下的聽力練習:
Last?Friday,the?Smiths?came?to?Beijing?for?their?holidays.On?Sunday,?they?got?up?early?and?had?breakfast?at?seven.Then?they?went?to?Beihai?Park.First?they?went?boating.After?that?they?sat?under?a?tree?and?had?their?picnic?at?noon.Then?the?children?flew?their?kites.In?the?afternoon,?the?children?rode?their?bikes.They?took?many?pictures?in?the?park.?At?about?4:30,?they?went?shopping?and?went?home.
然后讓學生討論when(時間)where(地點)who(人物)以及action(動作,按照先后順序),并且寫出完整的句子。這樣將語法教學與聽、說、讀、寫活動結合起來,將語法知識的學習與綜合技能結合起來,在活動語境中,通過綜合運用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的語法知識。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習者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提高交際能力。語法是語言知識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習者正確理解和準確輸出的前提。設計趣味性強、貼近學生生活、適合目標語法的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探索語法規律,運用語法規則,有助于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切實提高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有效性,為真實語言交際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