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卿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認知發展
摘 要:公共圖書館應遵循認知發展理論,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認知情況開展兒童閱讀推廣工作,與兒童讀者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提升對兒童群體的服務能力。文章以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為基礎,對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的現狀及提升策略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與探討。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12-0037-02
兒童整體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的提高是公共圖書館落實文化教育職能的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進一步加大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力度,推動我國向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轉型。兒童是我國文化強國建設和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接班人,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能夠提升國民整體素養,加快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進程。公共圖書館為兒童打造良好的閱讀成長環境,使兒童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并在參加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既是公共圖書館的使命和職責,也是公共圖書館提升服務能力和健全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1]。
1 認知發展理論概述
認知發展理論的核心是青少年兒童的心理發展,其提出者皮亞杰認為,青少年兒童的認知發展不僅是由他們自身因素決定的,還受到外部因素的顯著影響,在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情況下,青少年兒童的認知能力得以不斷提升。皮亞杰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認知發展情況,將兒童的認知發展過程大致劃分為感知運動、前運算、具體運算和形式運算四個階段[2]。
2周歲以下的兒童處于感知運動階段,該年齡段的兒童缺乏對外界的認知,主要通過肢體動作傳達自身對外界環境的理解,并以此適應外界環境。隨著年齡的增長,該年齡段兒童感知和運動的能力逐漸提升,能夠初步區分自身和他人的區別,并在此過程中建立自身的認知體系。
2周歲以上7周歲以下的兒童處于前運算階段,該階段的兒童開始具有語言能力,能夠初步對外界事物進行認知活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認知體系。由于該階段的兒童在理解能力上仍有所欠缺,在認知和思考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想象進行彌補,故該階段兒童的想象力較豐富。
7周歲以上12周歲以下的兒童處于具體運算階段,該階段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迅速,能夠對數據和圖形進行具體的分析。該階段的兒童在學習和生活中能夠通過他人的行為理解外部事物,但仍欠缺判斷抽象事物的能力。
12周歲以上17周歲以下的兒童處于形式運算階段,該階段兒童的認知體系逐漸完善,兼具抽象和具象的思維能力,能夠根據客觀事物進行自主推理和演繹。該階段兒童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并逐漸從單純的思考轉變為行動,具有一定的發散思維能力。
皮亞杰在認知發展理論中為兒童劃分的四個認知發展階段各具特點,公共圖書館應在開展兒童閱讀推廣工作的過程中,把握不同認知發展階段兒童的特殊性,開展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活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感知運動階段的兒童年齡較小,缺乏自主能力,語言和認知體系尚未形成,可不作為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對象。
2 基于認知發展理論的兒童閱讀推廣要素及現狀分析
2.1 閱讀資源要素及其現狀
閱讀資源的內容和形式是公共圖書館閱讀資源的主要要素,是公共圖書館開展兒童閱讀推廣工作的關鍵。公共圖書館閱讀資源的內容指以館藏圖書為主的內容體系,是吸引兒童進入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因素。公共圖書館的館藏圖書不僅能夠解答兒童對自身的疑惑,還能夠在閱讀推廣活動中發揮提高兒童綜合素養的作用,為兒童在行為選擇和實踐方面提供幫助。公共圖書館閱讀資源的形式主要指館藏圖書的形式,即電子書和紙質圖書。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對閱讀資源的形式有不同的需求,處于具體運算和前運算階段的兒童,主要需求紙質圖書,而到了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學習壓力逐漸增大,為了提高查找圖書資料的速度,他們對電子書的需求不斷增加。
從我國公共圖書館當前的閱讀資源現狀看,紙質圖書和電子書的館藏數量較多,很多公共圖書館開展了紙質圖書數字化的工作,為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資源保障[3]。公共圖書館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活動,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需求對館藏資源進行分類或加工,以切實滿足兒童的閱讀需求。
2.2 閱讀環境要素及其現狀
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環境要素即兒童在閱讀過程中所處的空間環境,包括公共圖書館的裝修風格、內飾、空間布局等。兒童的認知水平還停留在具象階段,對環境的要求相對較高,多數兒童只有在感到舒適的環境中才能獲得良好的閱讀效果。公共圖書館閱讀空間的配飾與色彩搭配對兒童想象力的培養具有關鍵作用,能夠激發兒童的閱讀熱情,提升兒童的閱讀效率。
目前,我國多數公共圖書館的兒童閱讀空間建設的相對保守,雖然符合學齡兒童所需的學習環境,但卻難以調動學齡前兒童的閱讀積極性。學齡前兒童對閱讀空間的關注度相對較高,若公共圖書館的兒童閱讀空間缺乏特色,就難以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進而影響閱讀推廣的成效[4]。
2.3 閱讀指導要素及其現狀
閱讀索引服務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指導的主要要素,也是其開展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感知運算階段兒童的語言認知和文字認知能力相對較弱,需要公共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提供閱讀指導服務,提升他們查找所需圖書的能力。
從公共圖書館閱讀指導推廣的現狀看,多數公共圖書館沒有對兒童閱讀資源進行分類和索引,沒有建立完整的閱讀指導體系。另外,公共圖書館的館員數量相對較少,難以為兒童提供一對一的閱讀指導服務。目前,兒童的閱讀需求逐漸明確,公共圖書館應盡力為兒童提供閱讀指導服務,激發他們的閱讀熱情,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以確保兒童閱讀推廣活動的精準有效[5]。
2.4 閱讀推廣活動設計要素及其現狀
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設計是指公共圖書館能夠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具體情況策劃并開展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活動。公共圖書館在策劃兒童閱讀推廣活動方案時,應明確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閱讀需求,并準備相應的閱讀資源,以期通過閱讀推廣活動迅速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
目前,我國公共圖書館開展的兒童閱讀推廣活動主要采用故事會、分享會、朗讀比賽等活動形式,從活動的具體成效看,兒童群體普遍對互動性、趣味性較強的故事會和比賽感興趣,但很少參與講座等形式的活動。
3 基于認知發展理論的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策略
3.1 針對前運算階段兒童的閱讀推廣
針對前運算階段兒童的閱讀特點,公共圖書館應尋找更富趣味性的閱讀資源,并打造舒適、溫馨的閱讀環境,調動該階段兒童的閱讀積極性,初步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該階段兒童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公共圖書館應為他們采購一定的繪本資源,建設繪本閱覽室,采用“館員+家長”的閱讀指導方式,提倡親子互動的閱讀方式,全方位地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6]。
3.2 針對具體運算階段兒童的閱讀推廣
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大多剛剛進入小學,已經逐漸擁有抽象思維能力,能夠根據具體的事物進行邏輯思考,也能夠自主選擇閱讀內容。針對該階段兒童的閱讀推廣活動,公共圖書館應注重閱讀資源的趣味性和知識性,注重閱讀環境的獨立性,不斷豐富閱讀推廣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更好地滿足該階段兒童的閱讀需求[7]。
3.3 針對形式運算階段兒童的閱讀推廣
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已開始進入青春期,他們在認知事物時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并通過推理得出一定的結論,該階段兒童的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對周圍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對閱讀環境的要求有所降低。由于該階段兒童的學習壓力較大,公共圖書館可采用“圖書館+學校”的合作指導模式開展閱讀推廣工作,根據學校的教學要求,為兒童提供文學、地理、生物等類型的紙質圖書,并提供有針對性的閱讀引導服務,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幫助[8]。
參考文獻:
[1] 王春雨.兒童本位理念下的繪本閱讀推廣研究:以長春市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10):11-13.
[2] 王滿.基于認知發展理論的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服務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20(2):54-57,47.
[3] 蘭芳.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閱讀推廣工作思路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11):150-151.
[4] 劉映瀟.淺析“互聯網+”時代省級少兒公共圖書館的特色閱讀推廣[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11):178-179.
[5] 陳艷冬.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視域下的少兒圖書館分級閱讀推廣服務研究:以盤錦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分級閱讀推廣項目為例[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9(2):65-69.
[6] 楊麗,黃麗霞.基于認知發展理論的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研究[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4):35-39.
[7] 楊麗.心理學視域下的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9.
[8] 劉瑞芳,張雪峰.皮亞杰認知發展理論與兒童閱讀推廣工作[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6):6-8.
(編校:馮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