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菲妹
關鍵詞: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創建途徑
摘 要:基于讀者個人需求的圖書推薦系統是目前知識時代背景下我國大眾的普遍需求。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能夠對讀者的瀏覽習性和興趣愛好進行分析和預測,并為他們推薦相關服務。文章在分析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設計原理的基礎上,提出適合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的創建策略和途徑。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12-0127-02
隨著新興媒體的快速更新與盛行,公共圖書館的規模和現代化硬件設施不斷得到優化和增加,圖書館的紙質書籍質量和數量也呈直線上升的趨勢。廣大市民要想在海量的館藏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書籍十分困難,有些年長者更是對紛繁冗雜的書籍無從下手。此外,傳統的檢索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閱讀服務需求,他們越來越需要多樣化、個性化的檢索方式。圖書館需要采取多種方式收集和分析讀者的閱讀信息,創新閱讀模式,為讀者提供精準和個性化的圖書推薦服務。在當前模式下,加強圖書推薦系統及提升讀者的滿意程度已成為公共圖書館工作的目標之一。
1 圖書館個性推薦概論
1.1 圖書館個性推薦的含義與原理
知識時代背景下的圖書館個性推薦指的是將讀者的知識背景、閱讀專業、閱讀習慣、閱讀喜好以及服務需求等作為圖書館為讀者推薦圖書的基本依據,為每一位讀者推薦符合其閱讀需求的個性化服務。
圖書館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二次重組,即將通過各種途徑搜集的讀者信息進行收集并進行再分配,形成一種基于讀者需求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個性化的圖書推薦系統基于充分挖掘讀者的個性化需求信息學,通過計算機技術加以組織,形成體系化的閱讀模式,并在讀者有閱讀需求時向他們推送該信息資源。圖書館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的建設要基于圖書館的主動變革,轉變讀者服務模式,提升自身的科技含量和服務水平。
1.2 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建設的必要性
歷經網絡信息的各個發展階段,推薦系統起初被應用于電子商務、網頁新聞閱覽以及電影和音樂等領域,這種推薦模式既幫助讀者節省了大量尋找資源所需的時間,還為上架提供了眾多營利的機會。亞馬遜作為較早使用推薦系統的網站,其書籍類商品中的30%左右來自于推薦系統,尤其是在文學類書籍銷售模塊,推薦系統為消費者推薦同類書籍,為其增加了超過35%的銷售量。隨著推薦系統技術的日益成熟,個性化推薦技術被逐步應用于圖書館等非盈利機構。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能夠提升圖書的推薦精度,提升讀者的滿意度,符合當前讀者的閱讀服務需求,也會對圖書館的自我革新和建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2 傳統圖書推薦方法及缺陷分析
2.1 傳統的圖書推薦方法
目前,圖書館常用的圖書推薦方法分為基于圖書內容的推薦方法、基于讀者協同過濾的推薦方法、基于管理規則的推薦方法以及混合推薦方法。基于圖書內容的推薦方法是根據借閱量和圖書銷售量由高到低向讀者進行推薦,這種推薦方式符合大眾需求,但不能滿足每個讀者的閱讀需求,且這種推薦方式基于多種途徑的數據統計,工作量大且工作內容復雜?;趨f同過濾的推薦方法是通過網絡手段將相同類型的讀者進行歸類,將相同讀者的同類讀物進行歸類,在讀者閱讀時進行精準推薦,這種推薦方式仍基于大量的數據統計和加工整合工作,但存在數據稀疏、推薦精度不高等問題。基于關聯規則的推薦方法是根據讀者的相似性,向同類讀者推薦類型相同的讀物,這種推薦方式基于分析讀者之間的隱藏關聯規則,但存在圖書種類過多、學科跨度大的情況,容易出現圖書特征展示片面、推薦效果不佳等問題?;旌贤扑]方法則是基于以上幾種推薦模式,選用較為合適的方法進行圖書推薦,但是這種方法計算量大、耗時多、算法繁瑣。從當前各公共圖書館推薦系統的整體水平來看,各圖書館仍處于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的探索階段,不能完全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
2.2 傳統圖書推薦系統的缺陷分析
目前,圖書館推薦系統存在數據分布不均勻、數據稀疏及個性化推薦水平不高等缺陷,導致大量讀者流失。傳統推薦模式中信息資源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自建信息資源、共享數據資源和外購信息資源。在圖書資源的引進上,公共圖書館往往根據區域特征等因素進行館藏資源建設,不同公共圖書館的規模、資源種類、數量等都存在分布不均的現象,一些讀者喜歡閱讀的資源經常處于不在架的狀態,而另一些書籍則無人問津,導致圖書利用率極不均衡。隨著圖書館的轉型發展,公共圖書館逐漸向數字圖書館和智慧圖書館轉變,使用數字資源的讀者逐漸增多,但單一的檢索模式導致只有很少一部分資源被借閱,造成借閱數據呈現出稀疏性的特征。在讀者的閱讀反饋中,最重要的問題是推薦系統的個性化和智能化水平不高,圖書館僅使用問卷調查、網絡訪談以及電話咨詢等方式進行讀者調查,并基于調查結果推薦圖書的效果不佳,不能滿足當前時代背景下讀者的基本閱讀需求。以上諸多原因造成了公共圖書館讀者的大量流失,集中表現為讀者到館率低、圖書和數字資源的借閱率低。
3 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的創新途徑
3.1 發揮電子資源優勢,增加閱讀終端數量
數字資源具有攜帶方便、信息量大、價格實惠等特點,受到廣大讀者的一致認可,目前新書目的紙質版銷售都有對應的電子版。圖書館在引進相關書目時,可以相應地引進電子數據,當讀者通過紙質閱讀產生興趣并有收藏意向時,可以電子書下載的形式加以保存。公共圖書館的圖書種類要盡量豐富,以滿足廣大讀者不同的閱讀需求和部分專業人群的閱讀需求。電子資源成為未來公共圖書館的主體資源已是必然趨勢,因此,在圖書推薦系統的設計上,網站閱讀推薦將是重要環節,且在下載渠道上應考慮到不同硬件設備的要求。在書籍的編目上,公共圖書館不應僅以書名作為編目標準,應采用多種分編方式,包含要素有作者、內容簡介、關鍵字、主題、類型等,便于讀者檢索。
3.2 提升閱讀推薦的個性化服務水平
在意識到個性化閱讀服務的重要性以后,各圖書館開始以各種形式開展閱讀推薦服務,但是效果不盡如人意,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圖書館的工作方向與讀者需求之間存在差距,以至于收效甚微。一本好書能使人受益終身,公共圖書館挑選圖書應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即要重視圖書推薦的個性化,實現圖書推薦的“私人定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圖書館員除了要熟悉不同類型人群的心理特征,重視圖書閱讀的時代性,盡量避免出現太多的主觀性因素。公共圖書館做好圖書推薦工作應從以下幾點著手:首先,公共圖書館必須重視讀者的閱讀需求,這也是圖書推薦的最終目的。因此,公共圖書館應重視不同年齡、不同行業人群的文化需求和專業需求,此外還應考慮到讀者的不同性格導致的閱讀差異。其次,公共圖書館應重視圖書推薦的時代性和潮流性。當前,閱讀圖書是人們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徑,公共圖書館只有重視圖書推薦的時代性和潮流性,才能滿足廣大讀者最基本的閱讀需求,尤其是針對科研類、文學類、服裝類、汽車類等書目,圖書館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調查,以了解不同群體對圖書時代性的要求。此外,圖書實時閱讀排行榜也是圖書館圖書推薦的重要參考資料。再次,公共圖書館應重視圖書推薦的精準性,精準的圖書推薦應基于大量的統計分析和計算機分析技術。網站是圖書館獲取讀者閱讀興趣的最重要途徑,每所圖書館都有自己的網站,絕大多數讀者都有圖書館的賬號和瀏覽記錄,圖書館通過計算機分析技術可以對不同讀者的閱讀頻率、同一讀者閱讀不同類型書目的頻率等進行統計,再結合他們借閱紙質書籍的電子記錄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單個讀者的閱讀愛好,作為個性化推薦的基礎。
3.3 提升推薦的專業化水平
相對于高校或科研院所而言,公共圖書館自身的專業性較差,因此,僅僅依靠圖書館開展圖書推薦工作是遠遠不夠的。公共圖書館積極加強與高校和專業研究院所的合作是提升公共圖書館專業化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具體實施辦法是加強圖書館間的信息溝通和借鑒,并邀請技術和管理人員來館指導交流,優化公共圖書館的組織結構,按照讀者的個性化需求重新整合書籍,提升圖書推薦頻率,拓寬圖書推送形式。在圖書推薦方式上,公共圖書館不能僅依靠傳統的海報推薦形式,對于某些文學類書籍可在館內進行集中推薦,也可在圖書館網站設置專欄供廣大讀者參考;對于專業性書籍,除了對應的海報宣傳,公共圖書館還應通過郵件和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向讀者推送最新書籍。
參考文獻:
[1] 周正國.個性化書籍推薦系統探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2(11):184-185.
[2] 謝康.基于讀者個性化特征數據挖掘的圖書館書目推薦[J].現代電子技術,2018(10):84-86.
[3] 孫彥超,韓鳳霞.基于協同過濾算法的個性化圖書推薦系統的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5(4):99-102.
[4] 金華.高校圖書館閱讀推薦服務模式的探索[J].圖書情報導刊,2016(3):13-14.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