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夢雨

摘 要:近年來,環保行業的發展成為了全國上下關注的焦點。由于環保行業的特殊性質,PPP模式的出現極大推動了環保行業的發展。然而從2017年開始,受宏觀原因等方面的影響,環保企業受到沖擊。在對目前我國上市環保公司財務績效進行研究分析后發現,PPP模式下企業的各項財務指標在近幾年內波動較大,進一步深入分析后發現,除了有宏觀政策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管理戰略與風險控制水平的原因。環保行業需要更加合理規范的應用PPP模式,推動產業度過瓶頸期。
關鍵詞:環保企業;PPP模式;財務績效
中圖分類號:F2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5-0127-02
如今“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了社會發展的首要目標,社會公眾開始更多地關注環保問題,環保行業的發展也成為國家乃至整個社會所關心的焦點。PP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英文全稱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一般指政府部門與社會資本方建立合作關系成立第三方公司提供公共產品相關服務。由于PPP自身的特點,能夠適用于環保行業這樣的領域。盡管PPP項目在環保行業的應用為產值的提高、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可或缺的幫助,但PPP項目給環保行業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尤其是PPP項目巨大的融資需求使得環保行業在宏觀經濟下滑時更是遭遇巨大財務危機。目前,關于PPP對社會資本方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的融資問題以及項目的風險管理上,而由于時間性的問題,對環保上市企業的財務績效研究并沒有與時共進。因此,研究近年PPP模式下環保上市企業的財務績效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能為環保行業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幫助。
一、PPP模式下環保企業的發展現狀
(一)國家宏觀政策不斷出臺,推動環保產業不斷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暴露出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因此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以及國民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高。國家制定和修訂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政策和規范性文件,對環保產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2018年人大常委會相繼頒布了《中國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中國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國務院發布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2019年3月國務院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壯大綠色環保產業、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可以看出,環保政策措施由行政手段轉向了法律和行政雙管齊下的手段,充分調動了第三方治理污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環保稅、排污許可證等市場化手段陸續推出,也進一步給環保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契機。
(二)競爭格局尚待優化,民營企業陷入發展困境
環保行業由于自身的特有性質,融資需求大且項目建設期長,而民營企業缺乏國有企業那樣強大的資金池,融資問題成為了阻礙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自2013年以來,國家開始大力推行PPP模式,相關政策開始密集出臺,而PPP模式又適用于環保行業這樣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的行業。過去幾年間PPP模式給環保企業帶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同時環保企業的負債率也一路攀高。但從2017年開始國家加強了對PPP的管控,PPP模式下的環保企業開始迎來了發展新周期。但是,2018年受宏觀經濟下滑、“去杠桿”政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產業爆發出現金流緊縮、債務違約、應收賬款高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大部分環保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境遇發生了很大改變,不少企業陷入危機、難以為繼。2018年5月,隨著環保行業龍頭企業東方園林發債遇冷的事件及一系列資金問題的再度發酵,對環保企業產生了極大的沖擊,盛運環保、凱迪生態、神霧環保等多家環保上市企業出現債券違約,民營環保企業紛紛遭遇了還債危機,環保市場在2018年跌入灰暗。在這樣的境況下,環保企業通過引入國資、轉變業務結構、出清劣質項目等方式自救,整個環保行業處于洗牌期。
盡管隨著國資的入股,一批以東方園林為首的環保企業能夠重新注入資金從而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環保事業的發展,但激進的PPP模式和缺乏風險的管控能力使得一部分環保企業甚至是曾經行業的中流砥柱都無力回天。而隨著環保行業的不斷發展,除了國資入場,企業巨頭跨界進入環保產業的比比皆是。從萬科到中國移動再到碧桂園,從地產大鱷到電信巨頭再到建材龍頭,跨界企業帶著強有力的資源也開始進入到環保市場,環保行業在經歷前幾年的急速發展后面臨著重新洗牌的局面,PPP模式下民營環保企業發展困難重重。
(三)政企關系較為突出,企業受政府方影響較大
前文已提到,PPP模式適用于環保行業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的行業,所以環保企業大多采用的是PPP模式。PPP模式強調的是政府與社會資本方的合作,企業在參與政府招標并中標后,與政府方共同去建造一個項目。而環保企業一般進行的項目如污水處理、垃圾焚燒、固廢處理等環保項目都屬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為環保企業付費的,主要是政府。對于環保企業而言,政府是環境服務的購買者,扮演著甲方角色。企業與政府的關系直接對企業的中標數量和營業收入產生影響。所以,對于環保企業來說,建立和維護好與政府的關系,幾乎同企業自身的資金、技術實力同等重要。所以對于我國環保行業這樣特殊性質的行業來說,政商關系是其極為突出的特征。
由于環保行業進行的PPP項目要經過招投標后再與政府簽約,并且需要企業先行墊付較大規模的工程項目的前期投資,而環保PPP項目通常建設期時間較長,這中間由于換屆變動、政策變化對PPP項目都會產生極大影響,甚至會出現政府違約終止項目的情況,這對企業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可以看出,在我國目前應用PPP模式下的環保行業,政商關系影響大是極為突出的一個特征,對于環保企業來說構建核心競爭力不僅要關注資金、管理、技術,政企關系也是我國目前環保企業需要格外關注的一個方面,所以,處理好政企關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PPP模式下環保企業財務績效研究
從2015年國家開始大力推行PPP模式開始,環保行業在這幾年間利用PPP模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行業產值大幅度提高。但在急速發展之下,卻充滿了隱患。2017年國家開始加強對PPP的管控,對不合格的PPP項目進行清庫處理并加強對PPP項目入庫的管理。加之從2018年開始經濟下滑、宏觀政策變化等因素的影響,環保企業接連遭遇危機。盡管環保行業是我國發展的重中之重,國家也在不斷出臺扶持環保行業的政策,但急劇的PPP模式調整使得環保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進入了冷靜期,該如何繼續調整企業的發展模式成為了環保企業最為重要的問題。因此,本文在此部分以國泰安數據庫A股環保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在剔除了部分數據后,對其在2013—2019年部分重要財務指標進行統計及分析(見圖1與圖2),以研究PPP模式下目前環保行業整體的財務績效及其變化情況,從而梳理我國環保企業的財務狀況,并據此進一步分析指標變化的原因,相信能夠為環保企業今后應用PPP模式及其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幫助。
(一)應用PPP模式后環保上市公司規模在不斷擴大,平均總資產持續增長,平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在穩定增長
從圖1中可以看出,環保上市公司總資產平均數從2016年到2019年一直在穩步提高,增長率在20%—30%之間,且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除了2017年下降之外也開始逐步增長。盡管環保行業目前面臨著艱難的困境,但在國家環保產業宏觀政策的支持下環保上市公司仍然保持著一定的增長活力,PPP模式也確實在逐步推動環保行業的發展,擴大產值的提高,資產規模的擴大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提高也表明了環保行業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PPP模式下的環保企業現金“造血”能力不足
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近年來實施PPP模式的環保上市公司的平均公司現金流一直為負數,2017年的跌幅達到了34%,盡管從2018年開始有所提高,但仍為負數,并且平均營運資金從2016年開始也在下降。由于采取PPP模式的環保項目時間周期長、項目體量大導致了企業的現金流不夠充足,加之2017年國家對PPP項目進行了嚴格的入庫及清庫管理,導致許多環保企業的項目由于不夠規范而被退庫,環保企業陷入了投融資的困境,中斷了企業的資金鏈。2017年環保企業開始進入了“寒冬期”,現金流等相關指標也在2017年跌入谷底,環保企業現金“造血”能力的缺乏使得諸多環保企業陷入發展困境,也促使著環保行業的改革發展。
(三)PPP模式下環保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債務風險大,盈利能力欠缺
環保企業現金池的枯竭隨之引發的就是企業居高不下的負債率。從圖2可以看出,環保企業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從2016年的46.94%增長到了2018年的55.12%,2019年下降至47.18%。盡管由于環保行業的特殊性質,負債占比高是其特有的特征之一,但一路增長的資產負債率意味著企業的償債風險在不斷增加,其平均長期債務占營運資金的比率在近些年也為負數,甚至在2017年低至-176.03%,可以看出企業現金流不足的情況下還承擔著巨大的負債,為了償還無力支付的債務只能不斷舉新債還舊債。從統計數據中也可以看出,其平均利潤總額也呈下降趨勢,在嚴峻的發展情況與巨大的資金壓力下,環保企業總體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了約束。在這樣的情況下,2018年開始,諸多環保企業出現了債務違約的事件,包括以神霧環保、盛運環保為首的龍頭企業;2019年天翔環境、神霧節能、盛運環保、凱迪生態、神霧環保這五家上市公司累計虧損達到94.08億元;2020年神霧環保、盛運環保被宣布終止上市,神霧節能也已經宣布破產重整。
三、結論
PPP模式下環保企業的各項財務指標在近幾年內波動較大,除了有宏觀政策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管理戰略與風險控制水平的原因。但可以看出的是,PPP模式確實推動了環保企業財務績效的發展,只是尚未成熟的應用體系以及PPP模式的急劇發展使得環保行業陷入了投融資的困境。在經歷了2017年與2018年的“寒冬”后,環保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挑戰與發展,在國家越來越科學與規范的管控下,2019年環保行業整體的經營情況也開始優于2018年。
目前環保企業仍然處于政策紅利中,在資本市場的助力下,環保行業需要更加合理規范地應用PPP模式,回歸行業發展初心,創新產業技術,完善產業鏈發展,突破行業發展瓶頸,從而讓環保產業迸發出更多的活力,推向新的發展格局,創造出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喬冬月.PPP模式下環保企業財務績效研究[J].遼寧經濟,2020,(4):48-49.
[2]? 孫逢媛.PPP模式下H養生城財務績效評價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大學,2017.
[3]? 錢云霄.PPP模式在環衛行業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