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琳
摘 要: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掀起一場影響人類發展的變革,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信息化時代下,如何實現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如何利用現代技術實現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如何實現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是對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挑戰。我們應該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建立智慧課堂,推動財務管理專業數字化教學模式的創新,促進學生智慧化、數字化、創新性的發展,實現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培養的目標。
關鍵詞:人工智能;智慧課堂;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43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5-0084-02
“人工智能+教育”的改革與實踐對財務管理人才培養帶來了新的挑戰。研究智慧課堂對人工智能時代的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是實踐的意義。應用型院校高等教育正處于改革發展時期,對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與方法也在不斷探索之中,因此,對人工智能時代財務管理專業智慧課堂的理念構建,能夠促進教學過程智能化和學生智慧化,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效率,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從而達到人才培養所要求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是數據挖掘的意義。智慧課堂的教學環境不僅是通過拓寬智慧教學系統智能化的數據信息,更重要的是通過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活動進一步挖掘智慧教學數據的深度和廣度。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學習動態,不斷調整教師的授課模式,打造出適應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目標。
一、人工智能與智慧課堂的含義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一詞最初是在1956年美國計算機協會組織的達特茅斯(Dartmouth)會議上提出的,到目前為止,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2016年3月10日,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宣布將與Ki-ra System 聯手,將人工智能引入會計、稅務、審計工作當中。官方表示,這一科技創新將幫助員工從閱讀合同和其他文件的乏味工作中解放出來,減少閱讀時間,使得員工將精力投入到更多有價值的工作中,進而更加關注戰略方面的事務。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帶來了新的挑戰。“互聯網+教育”和財務信息化、數字化的迅速發展,使得財會人員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不斷轉化,給財會人員培養帶來了新的變革。
智慧課堂是在新技術的發展下應運而生的。智慧課堂能夠形成課前、課中、課后全方位的智能化、高效率、有真實數據分析的可視化的教學環境。智慧課堂的教學活動圍繞互聯網進行,通過線上與線下、課內與課外、現實與虛擬等方式,全方位結合時間、空間、方法要素;通過使用信息化教學平臺,運用智慧化數據分析,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自主性、個性化學習,使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并且能夠與老師進行時時互動,達到智能課堂和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
二、人工智能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影響
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使得傳統財務會計的確認、計量、報告工作逐漸被機器取代,降低了市場對財務會計工作的需求。信息化技術改變了財務管理工作結構,與此同時,提高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對財務管理人才的需求,使傳統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演變。財務管理人才能夠根據企業的財務報告,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和未來發展戰略,運用科學的財務分析方法,準確分析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成果,預測企業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并及時做出精準的財務決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培養能夠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已成為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等先進技術建設信息化服務平臺,實現信息化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提升財務管理專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發展對財務管理專業人才的需要。
三、構建智慧課堂教學模式下人才培養的新路徑
(一)構建智慧教學資源平臺
智慧課堂具有智能化的教學環境、智能化的教學模式、智能化的資源管理、智能化的教學評價、智慧化數據分析等特點。可將藍墨云班課、超星學習通、智慧樹等教學平臺引入課堂教學與管理,創建智慧教學資源,打造智慧教室,實現智慧教學模式。教師通過教學平臺上傳教學資源,教學資源的形式包括視頻短片、PPT、案例資料等等。課前,學生根據老師發布的教學任務提前學習課程內容;課中,老師根據學生的反饋情況重點講述學生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課后,老師對基礎薄弱的同學重點輔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智慧課堂實現了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宰者,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智慧課堂作為創新性、個性化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智慧教學模式。另外,教師在創建智慧教學資源平臺時一定要將課程與社會上的熱點話題相結合,選取有代表性、趣味性、多元化的教學資源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二)加強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借助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在智慧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資源發布隨堂測試,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發布課程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發布工作任務,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強化鞏固知識點,使學生能力達到提升;發布個性化總結作業,利用思維導圖軟件完成知識點的思維導圖,培養學生數字化學習與終身學習能力的養成。通過課前任務、課中筆記、課后導圖梳理這樣連貫的培養模式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智慧課堂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多方位構建“課前微課導學、課堂互動探究、課后個性輔導”的培養模式,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與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最終實現教學內容數字化、教學決策數據化、交流互動多樣化、評價反饋及時化、資源推送智能化,促進教師開展精準教學與個性化教學,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同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能高效的課堂,推動財務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
(三)共建雙師型教學團隊
學校可以聘請企業專家擔任專業導師。企業專家將企業的文化理念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直接傳遞給學生,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同時,學校可以選派教師定期進行企業實踐,提高教師的實踐水平,實現產學研一體化,進一步推動智慧課堂教育教學改革模式的創新,實現以培養技能和能力為宗旨的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四)依托企業的資源鏈,建立信息化技術背景下的校企協同育人模式
在財會專業智慧課堂教育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人工智能背景下企業的改革方向,調研企業與財務管理專業相關的新崗位、新技能、新要求,不斷融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智慧信息手段,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育人模式。
在人工智能時代,研究應用型本科院校財務管理專業智慧課堂的教育教學創新,有利于應用型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以滿足企業財務管理的人才需求供給,對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利于推動管理創新與會計改革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帶動當地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地方經濟的繁榮和發展,更有利于提升企業和國家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房芳.“互聯網+”環境下電商企業管理會計發展模式創新研究[J].現代商業,2016,(11).
[2]? 祝智庭.智慧教育新發展:從翻轉課堂到智慧課堂及智慧學習空間[J].開放教育研究,2016,(2):18-25.
[3]? 齊殿偉.人工智能背景下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與重構[J].會計教育,2018,(6):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