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梅 宋田田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態建設工作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同時也對兩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學認識和把握兩者的辯證統一關系,從工作隊伍的協調融合、教育手段的協同創新以及話語體系的協同革新等方面來推動兩者的協同發展,是應對當前各種社會思潮的嚴峻挑戰、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地位、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證。
關鍵詞: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形態建設;協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5-0148-02
我國高校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是意識形態建設的前沿陣地,承擔著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任務。新時代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識形態建設工作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把握兩者的辯證關系、聚焦兩者的協同發展,將對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保證高校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辯證關系
(一)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存在著相對獨立性
1.從范圍上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是從黨和國家的角度出發,針對整個社會而言的,甚至也可以進一步延伸到世界領域,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指出的“新時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就是要強化和擴展宣傳思想工作的職能,不僅要堅守政治思想和青年教育這塊傳統陣地,更要結合我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用馬克思主義和中國方案引領新時代的先進文化和理念。”[1]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則是從學校教育的層面出發,針對的對象主要是廣大高職學生。
2.從內容上看,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就是要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增強“四個自信”,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從而為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安定有序、民族永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和精神支撐。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主要是一種“政治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某個階級、政黨等特定的社會群體,按照其發展需求及其成員思想道德品質發展的一般規律,制定或形成的道德規范、政治觀點、思想觀念,并用這些對人們產生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影響[2]。可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范疇,教育教學工作中還始終要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引導和啟發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所以,它還包括教育對象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養等內容。
3.從方法上看,因為人們的意識是不斷根據自身的認知和需要進行選擇及建構的,也正是這種意識的選擇性使外部灌輸成為一種必然,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大多采用的是外部的理論灌輸法,如運用啟蒙、宣傳等方式來加強正能量傳播力度,深化人們對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認知感悟,培育人們正面的政治情感。同時,還通過制定完備的制度體系,建立嚴格的約束機制,使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規章制度成為大眾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高職思想政治工作面對的教育對象主要是學生,要遵循不同年齡段、不同層次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規律與特點開展工作,所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用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灌輸與啟發相統一的方式,以促進學生思想政治主體意識的轉變及行為自覺。
(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具有相互依存性
1.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服務于國家的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從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來看,政治上的統治者必定也會是教育上的統治者,為統治階級的利益和統治服務是教育的首要職能和重要任務。因此,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務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一方面其性質、內容都由黨和國家的意識形態建設工作規定,另一方面還要堅定黨和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方向,否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極有可能偏離方向、喪失立場。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明確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3]
2.高職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目標的堅強陣地。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目標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武裝全黨,引導人們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堅定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念。這就需要依靠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前沿陣地的廣大高校強力有效地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高校師生群體積極去宣傳、示范,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功能,增強人們的意識形態自信,堅信和踐行馬克思主義,確保我國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可見,鞏固我們黨和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則是堅強陣地和重要渠道。
3.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建設工作本質上具有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建設工作都集中反映了特定階級或社會群體的根本利益,因而它們在目標上具有一致性、本質上具有同一性。高職的思想政治教育與黨和國家的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在內容上都囊括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都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加強學習和堅守,目標都最終統一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服務。
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協同發展的對策
(一)工作隊伍的協調融合
意識形態建設工作關鍵在人,在于打造一支具有高度政治感、責任感、使命感的工作隊伍。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存在人員交叉現象,這將為兩者協同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首先,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意識形態工作者要保持聯系、及時溝通,加強和推進交流學習、分享經驗的平臺建設,以不斷創新改進各自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其次,要加強交叉人員的培訓工作,以提高工作人員的政治素養和工作能力,從而促進兩支隊伍更加協調融合。最后,作為身處工作一線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響應黨和國家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號召,不斷提高政治站位,時刻把握新形勢下網絡輿情的動向和特點,增強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不斷用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武裝頭腦,并切實做好引領新時代大學生始終不渝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旗幟鮮明地維護主流意識形態的工作。
(二)教育手段的協同創新
面對當前自媒體、文化工業和傳播格局等方面的迅猛發展和深刻變革,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而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手段方法的協同創新將是實現兩者融合協同發展的強有力武器。一方面,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都要力爭擺脫傳統的偏重理論灌輸的束縛。若還是僅僅浮于抽象空洞的宣傳口號和官方報道,就無法觸及到人們的內心世界進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鳴,更無助于提升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意識形態工作的凝聚力和親和力。所以,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過程中,要堅持灌輸與疏導相結合、統一思想與尊重差異相統一的原則,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群體的思想認識問題,不以權壓人、以勢壓人,針對思想觀念的差異性和多變性要及時有效正確引導和整合。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文化傳播的新技術,勇于拓展輿論宣傳的新工具,積極占領自媒體網絡思想主陣地,追蹤新媒體領域的思想輿論動向,有效發揮新科技在思想引導中的運用。
(三)話語體系的協同革新
新時代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如果在內容形式、語言風格等方面脫離實際生活,滿足不了新時代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就不能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也就無法獲得社會大眾真正的理解、認同和支持。只有通過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的創新,才能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緊跟時代的步伐,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因此,要實現兩者話語體系的協同革新,首先要從內容層面進行相互滲透和有效對接;其次,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意識形態工作者要樹立齊心協力、共同作戰的思想,加強與社會大眾的“互動”,共同突破傳達權威觀念、文件精神為主要目的固化模式;最后要充分尊重社會大眾的自主話語權,尤其是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和研究新時代的青年大學生群體喜聞樂見的話語表達方式,用更加先進的理念、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從而構建意識形態工作的“多元對話”新模式。
參考文獻:
[1]? 鄭一明.怎樣做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工作[J].人民論壇,2019,(7).
[2]? 陳冀東,王磊.意識形態視角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變革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8,(7):102.
[3]?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