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榮
(貴州橋梁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高性能混凝土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發達國家基于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提出的一種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為首要設計指標,這種混凝土有可能為基礎設施工程提供10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區別于傳統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強度和高體積穩定性等許多優良特性,被認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別是在橋梁、高層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顯示出其獨特的優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經濟合理性、環境條件的適應性等方面產生了明顯的效益,因此被各國學者所接受,被認為是今后混凝土技術的發展方向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根據原材料品質、設計強度等級、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藝對工作性能的要求,通過計算、試搜辛苦調整等步驟確定。進行配合比設計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對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總量應進行控制,C40以下不宜大于400 kg/m3,C40~C50不宜大于450 kg/m3,C60及以上的非泵送混凝土不宜大于500 kg/m3,泵送混凝土不宜大于530 kg/m3,配有鋼筋的混凝土結構,在不同環境條件下其最大水膠比和單方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的最小用最應符合設計要求。
混凝土中宜適量摻加優質的粉煤灰、磨細礦渣粉或磁灰等礦物摻合料,用以提高其耐久性,改善其施工性能和抗裂性能,其摻量宜根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通過試驗確定,且不宜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20%。當混凝土中粉煤灰摻最大于30%時,混凝土的水膠比不得大于0.45;在預應力混凝土及處于凍融環撓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摻量不宜大于20%,且粉煤灰的含碳量不宜大于2%。對暴露于空氣中的一般構件混凝土,粉煤灰的摻量不宜大于20%,且單方混凝土膠凝材料中的硅酸鹽水泥用量不宜小子240 kg。
對耐久性有較高要求的混凝土結構,試配時應進行混凝土和膠凝材料抗裂性能的對比試驗,并從中優選抗裂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混凝土中宜適量摻加外加劑,但宜選用質量可靠、穩定的多功能復合外加劑。
凍融環境下的混凝土宜采用引氣混凝土。凍融環境作用等級D級及以上的混凝土必須摻用引氣劑,并應滿足相應強度等級中最大水膠比和膠凝材料最小用量的要求;對處于其他環境作用等級的混凝土,亦可通過摻加引氣劑(含氣量不小于4%)提高其耐久性。混凝土抗凍性的耐久性指數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公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的規定。引氣混凝土的適宜含氣量和氣泡間距系數應符合規定。
對混凝土中總堿含量的控制,應符合規定。混凝土中的氯離子總含量,對鋼筋混凝土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質量的0.10%;對預應力混凝土不應超過0.06%。
混凝土的塌落度宜根據施工工藝的要求確定,條件允許時宜選用低塌落度的混凝土施工。
原材料管理為橋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建設的關鍵環節,其主要是對各類建筑材料問題進行管理,一般在工程項目開展以后,建設單位的職責和作用就發揮了效能,對施工各個環節進行管理和控制。嚴格依照合同要求和施工要求,做好材料的管理和檢測工作,高性能混凝土的組成元素一般是水泥、水以及骨料等,對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質量和鋼筋材質進行嚴格審查和監測,可以采用抽樣的方式檢測材料質量,一旦發現不合格產品,將原材料退回,且還需要懲罰相關人員。禁止不合格材料進入施工場地,依照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要求進行攪拌,以此保證公路工程建設的整體質量。
質量管理理念是質量管理模式創新的基礎和前提,樹立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可以為企業質量管理提供指導。質量管理理念的創新需要質量管理人員不斷吸收最新的質量管理知識,并且根據企業發展的現狀對質量管理理念進行創新。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建筑企業應該不斷吸納優秀人員,建立相關質量管理機構,選用專業團隊以及質量管理人員進行質量管理。建筑企業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要將質量管理理念貫穿于工程的始終,要對工程中的安全、質量、進度、成本、資源等進行有效質量管理,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方案,根據實際工程進展對質量管理模式進行調整,優化質量管理方案并且制定長遠的質量管理目標,提高公路橋梁施工工程的質量。
技術質量管理創新是公路橋梁施工工程質量管理創新的重要內容,技術質量管理創新是應用現代先進技術進行質量管理,改善傳統的質量管理模式,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質量管理的自動化和科學化,不僅可以減少質量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同時可以提高質量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對質量管理中的數據進行優化和整理,并且實現數據的共享,提高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綜合效益。質量管理工作也要提高專業化和技術化,質量管理工作中應該包括建筑學、質量管理學、經濟學等等內容,擴展質量管理工作的內容,提高質量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技術水平,提高技術質量管理技能。
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深入,公路橋梁施工工程已經成為保障民眾生活水平,推動郭明經濟發展的重要工程之一。建筑數量的不斷增長,建筑規模的不斷擴大都要推動了建筑行業的發展,但是工程施工工藝以及技術的水平和資金實力存在差距,阻礙了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因此在公路橋梁施工工程發展過程中,既要滿足客戶的需求也要提高工程質量,質量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趨勢已經向著信息化以及電子化的方向發展,應用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可以將工程信息進行實時的收集和整理,實現信息的共享,增進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聯系。質量管理模式提升自動化水平為建筑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建筑企業中工程質量管理模式的創新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在未來發展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最近幾年,我國公路工程建設發展速度十分快,橋梁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作為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對其要求極為嚴格。文章就當前公路橋梁堆石施工案例的實施,總結堆石自密實混凝土橋梁施工的技術,并提出了相關預應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措施,延長公路的使用年限。因此,本次施工對以后類似施工工程都有一定的借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