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祖高,陳 建
(貴州智恒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某公路工程在K1266+720處有一個五級邊坡,其高度為39.4 m,該邊坡在施工中就產生了滑坡,對其實施卸載后,因受到雨水及地層產狀等因素的影響,再次產生滑坡。結合現場勘察報告,滑坡體的滑移方向和路線之間為正交,在滑坡體的上部存在一條寬度為0.5 m的裂隙,部分位置的錯落高度在1.5 m左右,總方量超過10萬m3,是典型的中型滑坡。
從地質鉆探報告中可知,邊坡碎石以強風化板巖為主,其含量在50%左右,結構較為松散,為地表水的滲入創造了良好條件,粘聚力和內摩擦角都會由于含水量的改變而發生明顯變化。在強風化板巖層,節理與裂隙均發育,其產狀對邊坡自穩性不利,傾斜于路線的其中一側,地表水滲入后極易形成滑動面。
多數滑坡的產生都和降雨有關,從現場勘察結果可知,該滑坡所在區域的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由于地下水的存在,使巖石發生軟化,力學強度降低,導致構造疏松,受動力壓水處理作用后,產生下滑。另外,邊坡開挖會使重力失衡,此時受降雨作用后,表層將被軟化,產生積水圈。邊坡表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積水可持續進入到坡面深部,產生滑動面,此時在重力作用下極易產生滑坡。
在原地表進行路基的開挖,勢必會使地層受力狀態發生變化,原本處在平衡狀態的邊坡地層會因為開挖進入不平衡狀態,使路基失穩。此外,因施工活動往往比較強烈,比如通過放炮對邊坡進行修正等,還會對巖層造成一定程度的擾動,使原先的平衡狀態被徹底打破。
以滑坡的特性為參照,通過對圓弧滑動面進行的穩定計算來確定滑坡的穩定性。計算使用理正巖土軟件實施,計算分為正常與非正常兩種情況。經計算,在正常的工況條件下,安全系數比規范的要求??;在非正常的工況條件下,安全系數比規范的要求更小,這說明邊坡處在極限穩定狀態,必須盡早進行防護,否則滑坡將進一步擴張。
以滑坡的產生原因為依據,結合現場勘察報告,設計采用抗滑樁對邊坡予以有效防護。將抗滑樁的下部埋設到滑動面以下,并進入穩定地層,以此平衡抗滑樁上部所受滑動力,確保邊坡始終保持在平衡的狀態。在滑坡體發生下滑時,因會被抗滑樁阻擋,所以處于樁前的滑體將處在穩定的狀態。
通過計算,將抗滑樁確定為矩形鋼筋混凝土樁,尺寸為2.5×3.5 m。在二級邊坡平臺進行設置,樁身尺寸確定為2.5×2.0 m,按照4.0 m的間隔距離布置,樁身需要和邊坡上的主滑動方向保持垂直;嵌巖部分的長度,應達到總樁長的1/3以上。成孔時,需在澆筑護壁的同時配置鋼筋,以此保證整體受力性能,抵抗土體造成的擠壓作用。對抗滑樁配筋進行計算時,結果表明樁身的最大受力與最大變化都處于樁長1/2處的下部。對此,為實現安全性與經濟性目標,在樁長的1/2處以下進行雙排鋼筋的配置,同時在局部配置2~3根鋼筋,形成鋼筋束。為提高樁體的整體性,于樁頂處設置一個聯系梁,以此把所有抗滑樁聯系到一起。
根據邊坡所在區域的地形地貌,需對邊坡現有排水系統予以完善,包括修筑新的排水設施,對失效的排水設施予以修復等。首先,在和滑體后緣相距5 m的位置開挖一處環形截水溝,溝內用漿砌片石進行鋪砌。其平面布置應盡可能的保持順直,同時和徑流方向保持垂直,和主線路上的既有截水溝形成一個完整的排水系統,利用路塹頂部的截水溝使水及時的排出到邊坡范圍之外。除此之外,在挖方平臺表面增設急流槽與截水溝,以此加快邊坡表面上雨水的排除速度,減輕雨水對邊坡表面造成的沖刷。
待坡面上的構造物都完成施工,并保持穩定之后,為了進一步減小雨水造成的沖刷及侵蝕,需認真做好邊坡表面的防護設計,一般以植被防護為主,輔以必要的工程防護。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需要盡可能使用滿足當地氣候要求,且容易成活、根系比較發達的植被。
在邊坡的表面,因受到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很多細微裂縫,這些裂縫的存在會為雨水下滲提供通道或臨時的賦水空間。對此,設計中還要充分考慮裂縫處治。認真查找邊坡表面存在的細縫,然后將其夯填密實。一般情況下,針對邊坡表面的裂縫,在設計中都采用注漿的方法來填充和加固,針對坑洼部位,通過填平處理,避免雨水不斷下滲,對邊坡造成不利影響,引起滑坡等現象的發生。
(1)抗滑樁成孔施工中,為保證人員及設備安全,需采取隔樁跳躍的方法。鉆孔內部,應確保通風與照明良好,并盡可能保持干燥。在挖孔的過程中,需要和護壁相互配合,下挖1 m后立即護壁,待護壁的混凝土實際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80%后,繼續向下開挖,直到設計要求的開挖深度。
(2)樁體鋼筋以長度為12 m的規格為宜,這樣能減少搭接。孔內的鋼筋籠通過焊接而成,每個焊接點之間的搭接長度需要以施工工藝為依據確定,當采用單面焊接的方法時,搭接長度需要達到鋼筋直徑10倍以上,而采用雙面焊接的方法時,其長度應達到鋼筋直徑5倍以上。另外,對于束鋼筋的設置,需要與構造鋼筋相捆扎。
(3)施工需要在天氣情況良好且土體較為干燥的情況下進行。若施工中突然降雨,應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比如在邊坡的表面覆蓋一層彩條布,避免受到雨水的沖刷等。在施工中還要加強臨時防排水,比如在夏季多雨的時候進行施工時,應及時的把降水排除到邊坡表面以外,同時對垮塌到路床與邊溝表面的土體進行清掃。
(4)施工中應切實加強安全管理,保證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5)在施工過程中還應對現場核對與地質調查等進行加強,充分貫徹和落實動態設計,始終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對設計進行完善和優化,以此實現經濟適用和安全合理的目標,達到最佳的施工效果。
綜上所述,邊坡在公路工程中屬于常見的組成部分,而如果邊坡高度較大,則容易產生滑坡,對行車安全造成威脅。目前該邊坡處治已經順利完成,并正常運行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經檢測,邊坡狀況始終良好,這說明以上設計合理可行,實現了預期的防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