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詩民
廣東省交通運輸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510080)
公路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橋梁是公路的紐帶。 交通建設管理體制的完善,相關交通工程的建設質量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隨著未來車輛數量的增加、荷載等級的提高,現階段橋梁公路的耐久性、可靠性面臨著新的考驗,需要通過綜合評定和技術改造措施進行處理和優化,了解實際狀況。
在垂直荷載的作用之下,采用混凝土、鋼筋所構成的橋梁都會按照預應力的不同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橋梁的截面形式較多,需要按照結構體系、寬度、梁高、施工方法對橋梁進行綜合評估。從受力結構的角度分析,不同類型的橋梁也會面臨不同等級的考驗。
靜載試驗是對橋梁結構工作狀態進行測試的方法,將靜止荷載在橋梁上的指定位置測定過程作為參考依據,推測出結構在荷載作用下的工作狀態、使用能力。公路橋梁結構在正常工作中以靜力荷載為主,在設計分析和計算中也以靜載來考慮。 移動車輛荷載引起的動態增量部分只占據了全部反應的一小部分。 靜載試驗過程從零開始逐漸增加,直至達到荷載閾值后再逐步地卸載至零。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多布置一些測點,結合測試數據來分析結構的受力情況。
靜載試驗可以劃分為上部結構試驗和下部結構試驗,前測試針對的是主要受力構件,后者測試的是樁基承載能力。 按照試驗目的的差異,可以劃分為破壞性試驗和非破壞性試驗等。測點布設需要保障能夠成功測定內力控制界面的橫向、豎向應力分布狀態。 豎向測點在5 個以上,包含截面突變區域和上下緣區域。橫向截面的測點布設在截面橫向應力分布較大的部位,檢測最大應力的分布,確定荷載的橫向分布狀態[1]。
動載試驗的一般步驟和靜載試驗接近,但在測試項目上有所不同。 引起橋梁公路結構振動的荷載以車輛荷載為主,還包括風動荷載、地震荷載等。 橋梁結構在實際的荷載作用下,結構不同部位會產生動力響應,反映出結構在動荷載作用下的受力狀態。記錄數據信號來分析結構振動的內在規律,可綜合評價結構的動力性能。
動載試驗的內容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首先,對動力特性的分析,包括引起橋梁結構振動的作用力頻率和規律。 其次,橋梁結構的動力特性等模態參數;最后,橋梁結構在動荷載作用下的強迫振動效應,例如位移、沖擊系數等。
對于現代的大跨度橋梁結構,可以考慮使用脈動法進行試驗。 該方法可以反映出結構的固有頻率, 因為結構脈動本身是因為外界不規則干擾引起。 將多種頻率成分進行監測記錄,并統計它們之間的相位關系,也可以獲取到某一個固有頻率的振型。 橋梁結構在正常工作條件下,需要先考慮將車輛荷載作為試驗荷載,確定動力特性后,再進一步分析風荷載、地震荷載下的結構形式特點等[2]。
加載控制方法按照《公路舊橋承載能力鑒定方法》等制度的要求進行,按照橋梁設計目標來計算分析橋梁控制荷載,讓試驗荷載作用下的截面內力保持在一定范圍內。 一般橋梁的關鍵試驗點在于彎矩控制設計,所以布載方案中需要保障截面彎矩不超過設定范圍,即可以保證橋梁加載的安全性。 對于變截面梁橋,在確定應力控制截面之后設計出保障所有截面安全的布載方案。 必要時需要結合不同工況設計出獨立的布載方案,讓一個工況對應一個布載方案,每個工況對應若干個子工況。
橋梁結構的安全性將成為未來工作的研究重點,如何保證已經投入運營或即將運營的橋梁安全,需要借助工程檢測技術手段進行規劃管理。 當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結構荷載實驗,即靜載試驗和動載試驗。 結合橋梁的主要計算方法與實驗檢測的具體要求,可以總結基于不同工況的加載控制方案,提出多試驗工況下的加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