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星
(貴州省畢節公路管理局,貴州 畢節 551700)
以貴州省“十二五”以前的公路改造項目為例作具體分析,大部分為山區公路,海拔較高、相對高差較大,地質環境多屬于卡斯特地貌,在原來的施工階段多數主要采用的是四級公路技術標準,項目并未建設完善的排水系統以及安全設施,在自然因素的侵襲下發生較大的缺口,對過往車輛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存在較大的威脅。
(1)靈活運用技術指標,減少對土地資源的占用
在對山區公路的改擴建工程中,結合生態保護紅線的相關規定,在技術指標滿足設計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對土地資源的占用,遵循集約節約使用土地措施,用地指標控制在國家控制指標范圍內。在針對地形較為復雜的公路路段時,根據當地實際地形合理設計路線,在保障公路路基寬度實現二級公路標準,并針對回頭曲線或其他小半徑曲線公路路段充分發揮風力發電設備大件運輸時已加寬的路幅,盡可能拓寬公路的寬度,提升公路平曲線加寬值。與此同時,結合實地地形地貌、當地氣候以及降水情況等合理設計排水系統工程、相應的邊坡防護設施以及綠化工程,減少水土流失,盡可能降低對林地的破壞。
(2)加強對當地水源的保護
山區公路改擴建工程中若存在水井、泉眼以及其他類型的水資源等,應當根據相關保護要求進行避讓,若可以經過的也需采用相關方式對其進行有效的保護。若公路在建設過程中需經過水源保護區緩沖區地段,在施工階段應當在路測兩旁設置鋼筋混凝土護欄,并在此處建立中型或大型的應急沉淀池以及導流排流系統,防止施工中的廢水流入當地水源,影響水資源的質量。
(3)對廢料進行合理的回收和利用
大力發展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四新技術”應用,將老公路中的瀝青路面銑刨后再生,將其放置在新瀝青路面的下層,并回收老舊公路中的砂石應用到上路床調平層,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時增加廢舊材料的利用率。
(4)加強公路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
山區公路改擴建工程應當結合周邊的生態環境,結合當地的自然植物和氣候特點,采取“花、草、灌、喬”相結合恢復路基邊坡、邊溝外沿以及棄土場等地方的植被,加以景觀打造,加強綠化、美化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和統一性。
(5)有效處置地質災害
山區公路在經年累月的使用中可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進而反升沉降以及路面不平等現象,若公路在改擴建中無法對此處進行避讓,可以對此處的地質進行深入分析,并采用路基支擋、加固及防護工程有效解決地質災害對公路的影響。
(1)接受社會各界的監護和管理
在山區公路改擴建施工階段,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專門的項目管理部門,挑選環保負責人,組建生態環保領導小組,負責施工階段的所有環保工作,并制度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管理辦法,在項目施工地段設置總監辦,對施工進程中的環保工作進行監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按季度向有關部門遞交監理報告書。除此之外,施工單位在施工項目處應當設置明顯的廣告牌,向社會各界人士展示公路項目實施的主要情況以及相關負責人等基本信息,自覺接受來自社會民眾的監督和管理。
(2)提升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
施工單位項目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講述環保相關法律、政策以及施工主要技術等方面的內容,有效提升施工人員對環保重要性的認識,并利用相應的政策和規定約束他們在施工期間的行為。
(1)加強對施工路段周邊環境的保護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在施工期間若出現大面積的揚塵時立即采用灑水車進行降塵。當與山區當地的重要節日相碰撞時施工單位應當立即聯系當地的城管部門調配灑水車進行降塵,降低揚塵對當地活動的影響。二是在運輸各類施工材料時為了降低塵土,可以在運輸車上遮蓋帆布。三是對施工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調整,盡量避免夜間施工,減少對當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影響。四是對公路施工期間采用爆破方式進行嚴格的檢查和管理,并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避免炮損現象的出現。
(2)采用合理的方式減少當地水土流失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將公路改擴建施工中產生的廢渣以及廢料等集中運輸到指定地點堆放和銷毀,避免亂扔垃圾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二是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設計進行公路項目的土石方施工,所有施工材料統一調配和運輸,嚴禁在當地亂挖亂棄土方材料。三是在公路施工期間建立沉淀池并鋪設完善的排水管道,避免施工廢水流入當地水源,影響水質。四是制定嚴格的建筑材料堆放制度,所有材料有序擺放在指定位置,避免當地氣候因素影響施工材料的質量,盡量做到工完料清。五是對施工項目的流程進行有序安排,在公路兩旁設置完善的防護工程以及邊坡防護工程,并利用當地的植物和植被對路邊邊坡進行美化,加強公路與周邊環境的協調性。同時施工結束后要對臨時征用地以及棄土場恢復綠化或者復墾,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3)加強生態環境監測
在公路改擴建工程實施過程中,應當加強委托專業的環境監測、水土保持監測單位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以及水土流失情況進行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和方法,盡快恢復當地的生態環境。
施工單位在公路改擴建施工階段應當加強與當地相關部門的溝通與聯系,強強聯合,對公路損毀情況以及生態環境進行相應的勘查和分析。公路改擴建工程施工階段涉及多方面內容,可能會征用一部分林地和山地,以此應當委托當地的林業部門等進行施工后的植被恢復以及山地復墾等后續工作,確保公路項目的有效實施。
山區公路改擴建工程項目的實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和環節。其中最主要便是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問題。由于在施工中建筑材料、廢水、揚塵等方面因素的影響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施工計劃,從當地實際狀況入手,利用施工單位的環保責任統籌全局,制定完善的環保方式貫穿施工全過程,通過加強施工單位與當地相關部門的聯系對竣工后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在保障公路施工項目質量的基礎上節約資源,實現生態環境保護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