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曉敏,陳丹丹
(1.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第六人民醫院,廣西 南寧530003;2.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530001)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以沿單側周圍神經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皰為特征,常伴有明顯的神經痛。胸腹或腰部帶狀皰疹最為常見,約占整個病變的70%;其次為三叉神經帶狀皰疹,約占20%,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三叉神經帶狀皰疹多見。本病發病過程中神經痛明顯,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痛癥狀明顯加重。臨床多用抗病毒、消炎、營養神經、鎮痛等對癥治療[1]。中醫治療帶狀皰疹療效確切,但如何加快水皰消除,減少皮膚感染,提高遠期療效,降低神經后遺痛發病率是臨床中醫師需要解決的難題。筆者運用梅花針叩刺聯合自擬加味拔毒散外涂治愈帶狀皰疹1例,整理如下。
患者,女,67歲,于2017年1月15日就診。主訴:左胸脅部水皰伴疼痛半個月余。患者半個月前無明顯誘因發現左胸脅部水皰,起初少許并伴有輕微瘙癢,未予重視,自行予藥膏外涂(藥物不詳)。3 d后水皰面積擴大伴疼痛加劇,于皮膚科就診。診斷:帶狀皰疹,給予藥膏外涂、輸液、消炎、抗病毒、營養神經及對癥止痛等治療。治療10余日癥狀未見好轉。轉至中醫科門診就診。刻下癥:痛苦面容,舌紅,苔黃膩,脈弦,左側胸脅部前起乳房下至左肩胛下角處可見簇集狀水皰,皮膚潮紅。結合病史及檢查,西醫診斷:帶狀皰疹;中醫診斷:蛇串瘡,證屬肝膽濕熱。以疏肝利膽、清熱利濕為治療原則,給予梅花針叩刺聯合自擬加味拔毒散外涂。操作:患者取右側臥位,暴露左側胸脅部皮膚,水皰處皮膚常規消毒,采用單頭梅花針叩刺(叩刺范圍以水皰面積而定)至皮膚出血,再以無菌棉簽擦拭,行第2次常規消毒,隨后予自擬加味拔毒散(組方:蜈蚣10 g,五倍子10 g,冰片0.2 g,白礬5 g,雄黃5 g,研為細末)香油調和外涂患處,TDP燈照射半小時。開始3 d每日復診并予以上治療,治療3 d后,隔3 d復診。2017年1月21日四診:水皰已干癟,無滲液滲血,疼痛較前明顯減輕,僅夜間痛感明顯,持續約4 h,繼續予前法治療。2017年1月24日五診:水皰已完全結痂,皮損處皮膚顏色由鮮紅轉為暗紅,無腫脹瘙癢,疼痛以夜間為主,但不影響睡眠。繼續予梅花針叩刺及自擬加味拔毒散外涂。2017年1月27日六診:皰疹結痂處已完全脫痂,皮膚呈暗紅色,稍癢。疼痛進一步減輕,可安穩入睡。予加味拔毒散外敷及TDP燈照射30 min。2017年1月30日七診:患者皰疹處皮膚完全脫痂,皮膚顏色轉淡紅,無瘙癢、疼痛,結合體征及癥狀評估達臨床治愈。隨訪至今無復發及痛癢等不適。
按語: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具有神經和皮膚同時受累的特性,其典型臨床表現有單側性發疹、多數水皰簇集成群沿周圍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及伴有神經痛。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具有嗜神經及嗜皮膚特性,當患者細胞免疫功能降低時,體內的病毒被激活、活化,侵襲相關的神經及其支配的皮膚,導致皮膚表面出現簇集性丘皰疹、水皰和難以忍受的神經痛癥狀。中醫稱帶狀皰疹為“腰纏火丹”“蛇串瘡”,認為本病由于肝氣郁結,久而化火,或脾失健運,濕濁內生,郁而化熱,濕熱內蘊,致濕熱火毒蘊積肌膚而生。皮損消退,余毒留滯經絡,致氣血運行阻滯,或因久病纏綿不愈,致肝氣郁結化火,肝失條達,氣血運行阻滯,或火毒侵襲肝膽經絡,損陰傷津,致氣滯血瘀,不通則痛[2]。西醫治療本病多采用病毒抑制劑,但全身用藥只能縮短病程及皮損時間,不能根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外用藥療效更差。中醫外治療法不僅可直達病所,較快促進皮損痊愈,縮短病程,減輕神經痛及預后神經痛,且能避免抗病毒藥產生的不良反應。但中醫外治法治療帶狀皰疹大多采用單一方法,如針刺、梅花針叩刺,或以單方、復方中藥散劑外用,鮮有以梅花針叩刺結合中藥散劑外涂治療的報道。
梅花針叩刺可使局部濕熱得泄,邪有出路,同時使瘀血祛而新血生[3]。梅花針叩刺通過刺激病位皮損,疏經通絡、活血化瘀,調理全身經脈氣血運行;通過降低血清中NF-κB、白介素-6(IL-6)的水平,以減輕炎癥,保護神經,緩解疼痛[4];其可促進腦啡肽的分泌,明顯緩解疼痛[5]。此外,刺破水皰,排出皰液,可促進皮疹結痂,也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炎癥環境,促進皮疹恢復。自擬加味拔毒散是在二味拔毒散的基礎上加蜈蚣、五倍子、冰片混合而成。二味拔毒散出自《醫宗金鑒》外科篇:“此散治風濕諸瘡、紅腫痛癢、疥痱等疾甚效,用鵝翎蘸掃患處,痛癢自止,紅腫即消?!彬隍?味辛,性溫,有毒,歸肝經,具有辛溫走竄、通經逐邪的功效,為祛風鎮痛、攻毒散結之要藥[6]。《醫學衷中參西錄》云:“蜈蚣……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蓖庥脤函從[毒、瘰疬潰爛有效。相關記載如《本草本冊》中單用蜈蚣粉、《拔萃方》中的不二散(蜈蚣、茶葉共為細末)等。五倍子性味酸、澀、寒,入肺、胃、大腸經,有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收澀止血之功效。研究表明,五倍子的主要成分為鞣酸、沒食子酸、樹脂、蠟質等,鞣酸可在皮膚、黏膜、潰瘍處蛋白質凝固形成一層膜,從而保護瘡面,預防感染[7]?,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冰片具有消腫止痛、抗炎、促進瘡面愈合等作用[8]。
本案以梅花針叩刺病位皮損處水皰,活血排毒,聯合自擬加味拔毒散涂于患處,收斂止血,治療帶狀皰疹,收效顯著。分享該案例以期為研究帶狀皰疹的中醫外治法提供參考和借鑒,并為進一步探討有關中藥外用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理機制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