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圻
【摘要】新高考下,高〖HJ2.3mm〗中生涯規劃的教學方式和思路有了新的變化,該門課程主要是為了幫助高中學生完成學業并引導高中學生正確定位,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能力和對自我價值有所評估,促進高中學生身心健康,進而推動高中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探究了課程開設的背景以及相關的設計思路,并提出了優化課程效率的措施,以便增強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生涯規劃? 思路? 措施? 背景
高中生涯規劃是引導高中學生對自我價值以及自身的實力有清晰的認識和規劃,對于高中生而言,雖然思想認知逐漸成熟,對事物的判斷和鑒別能力也逐漸完善。但是總體而言,高中生的社會閱歷還比較少,對未來的發展還比較迷茫,自身的定位也不明確,因此在高中階段開設生涯規劃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教師應該積極更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適宜的教學設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進而增強教學效率。
一、高中生涯規劃課程開設的背景
在傳統的高考制度下,將學生的總成績作為劃分學生層次的唯一方式。很多高中生對未來的定位不清晰,缺少生涯規劃的意識,將全部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應試學習中,因此,在選擇專業或者學校時出現了盲目性,對高中學生的成長帶來了許多的困擾。有相關的數據統計顯示,超過40%的學生因選擇的專業而后悔,超過60%的學生會在畢業后,跨專業就業。形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是高中階段學校對學生開設的生涯規劃課程比較少,沒有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實際能力等做出全面的分析,使得盲目填報志愿。
二、新背景下高中生涯規劃課程設計思路
(一)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設計課程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正處于青春期,在心理上以及生理上都經歷著極大的變化,自我意識以及思維能力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成熟,更希望能夠展示自己的特長和優勢,也渴望得到教師以及學生的認可和贊揚。首先,從高中學生的自我意識來講,其正處在思考人生并展示個性的階段,雖然部分學生對未來的發展又大致的方向和目標,但是其也比較粗放,不夠精準。其次,從高中學生的價值觀來看,大多數高中生對人生的思考還不夠全面,雖然其思維比較活躍,但是行為也更容易沖動,價值觀還不成熟,缺少穩定性。因此,從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進行課程設計,有助于調動學生的能動性,鼓勵其自覺地參與到生涯規劃中,引導其自我定位、自我認知并自我發展。
(二)課程目標和內容設計
高中生涯規劃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有清晰的生涯定位和規劃,因此課程的目標也分為自我發展、生涯探索以及生涯管理的目標這三部分,讓學生對生涯有自我的判斷和感悟,并能夠堅定理想信念,不斷地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斗,這樣課程教學的效率才會更高。同時,從課程的內容設計來看,第一章主要是對課程整體的概述,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生涯規劃是什么、其目標和意義以及最后要得到的結果等。第二章的內容是引導高中學生自我認知和探索生涯規劃,借助生涯測試、評估以及自我分析等方式,全面的了解自身,包括興趣愛好、性格特征以及能力等。第三章主要是為學生介紹如何選擇方向,如專業、學校等,進而幫助學生了解職業發展和每個專業的特色與就業。第四章是為學生拓展生涯能力,包括對時間的管理、人際關系、情緒控制以及壓力釋放等方面的內容。最后一章主要是生涯決策,讓學生初步制定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
三、高中生涯規劃課程實現途徑
(一)體驗式教學
生涯規劃和其他的文化課程之間存在極大的區別,其更加凸顯實際性和生活化,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為學生講解書面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教師將生活情境代入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從實際的案例或者情境中體驗生涯規劃的內涵,進而為學生展示出一種更加真實的學習場景,這樣更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生涯規劃學習的興趣。首先,在課堂講授環節中,教師應該為學生講解常識性的內容,如普通招生、自主招生、選考、出國留學、志愿填報、大學介紹以及專業介紹等方面,并在講解中導入相關的案例,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和感知。其次,教師還應該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場景,讓學生從情境中感悟生涯規劃,如設置“興趣島”測評、“頭腦風暴”“生涯幻游”“性格測試”“理想漫游”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相關的測試與活動中,進而幫助學生全面的了解自己;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職場演繹,如“在三年之后你正在大學的校園里,請你想象大學校園里的景物、人文等,你最希望自己在哪所城市上大學”等場景。此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讓其進行演講討論,亦生涯規劃的認識,職業選擇,未來的發展等為討論的主題,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生涯規劃的認識,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
(二)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
生涯規劃課程與其他的文化課有極大的不同,其不能僅僅停留在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層面,還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活動,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并充分的挖掘學生的潛力和個性,啟迪學生的智慧,進而幫助學生能夠對自我有系統的認識和了解,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開展實踐活動時,首先,教師應該借助學校社團、學生會等平臺,以整個校園為基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如勤工儉學、創新大賽等,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中,如報刊小記者、廣播播音員;圖書管理員;實驗室管理以及報刊編輯等。其次,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開展校友會,邀請已經畢業的知名校友為學生開展講座,如企業家、科學家、管理學家以及經濟學家等,通過與已經畢業的校友接觸,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職業資訊和行業前景等,為以后的專業的選擇奠定基礎。
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到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中,如在寒暑假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以調查、參觀的方式了解職業環境以及崗位職責等。最后,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參觀后分享和交流心得體會,或者對職業的感悟與認識等內容,這樣生涯規劃的教學方式就會多樣化和具體化,避免教師在課堂上為主導的形式,有助于學生了解自我并展示個性,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三)發揮班主任的指導性作用
目前,生涯規劃教學主要是由政治教師或者心理教師來擔任,班主任介入的比較少,其實在生涯規劃教學中,班主任應該積極發揮指導性的作用,并尋求各任課教師的配合,形成統一聯動的良性循環模式。首先,班主任應該加強生涯技術培訓,并成為學生的導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并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生涯規劃是一門長期性和系統性的教學課程,不能僅憑幾節課時就完成對學生的規劃,其應該貫穿于整個高中學習階段,將學生的成長和班主任的指導相結合,清楚的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并為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指導方案,這樣生涯規劃教學的效率才會最大化。其次,班主任還應該積極與各科教師以及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掌握,通過相互的協作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方案。此外,在新高考下,班主任也應該及時認識到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并不斷學習,掌握生涯規劃指導的技能,將學生的生涯規劃和日常的教學活動相結合,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對生涯規劃有全面的定位和分析。
四、結語
在新高考下,生涯規劃教學成為幫助學生自我認知、自我定位、自我發展的重要課程,其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及選擇適合的專業和學校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首先,高中學校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生涯規劃教學的重要性,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位學生設計適宜的教學內容和方案。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出真實的情境,采用體驗式教學,鼓勵學生參與到分享和體驗環節中。此外,教師還應該為學生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親身感受生涯規劃的內涵。
參考文獻:
[1]薛春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07) :148.
[2]孟換房.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生涯規劃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9,(11) :41.
[3]程琪.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規劃學生手冊式校本課程開發[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30) :22.
[4]萬紅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設計研究[J].科學咨詢,2019,(09)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