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波
(貴州陸通工程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以某高速公路為例,公路工程的一個路段將采用混凝土路面。路面結構由碎石基層、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水泥混凝土面板和路緣石組成。以下重點介紹本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處理的技術措施。
本工程采用智能全站儀作為測量設備,用水準儀測量標高,保證線路的平順。在測量放線過程中,嚴格做到計算準確,放線嚴密。考慮到路面平整度和標高,相關人員應仔細測量,否則在后期施工過程中很容易影響路面的厚度,如果攤鋪厚度過低,也會影響正常使用,施工質量達不到標準;攤鋪厚度過高,影響工期,增加施工成本,降低企業效益。施工前應做好施工路面的清理工作,清除路面上的灰塵等雜物,為保證施工后的路面層間粘結奠定基礎。同時,根據施工要求,在水穩基層上澆筑慢乳化瀝青,以增強層間凝聚力,避免分層現象的發生,從而保證了施工質量。
本項目使用的礫石最大直徑不超過63mm。為保證施工有序進行,施工前應準備足夠數量的碎石和雜物,并根據各施工段的實際情況計算碎石量。施工用碎石由自卸汽車運至現場,卸料時應嚴格控制距離,避免材料過多或稀疏。根據試驗段確定的松鋪厚度,用機械設備均勻鋪筑碎石,直至達到預定寬度。
首先,采用8t雙輪壓路機對碎石進行預壓,最佳預壓次數為3~4次,使碎石基本達到穩定狀態。初始壓實后,填料可均勻分布在碎石表面,松散材料的厚度可控制在2.5~3.0cm左右,可采用手動方式均勻掃掠,然后用振動壓路機緩慢碾壓,將填料振搗到碎石之間的空隙中,碾壓方法與初壓基本相同,注入填料。路面兩側應多壓2~3次,以保證壓實質量。當礫石表面的所有孔隙都填充有填料時,可用15t振動壓路機壓實兩次。壓實前,可根據現場情況灑少量水,以提高壓實效果。
路面出現裂縫往往是混凝土路面的質量問題。路面裂縫的防治是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的重要的一項工作。混凝土路面裂縫的成因可分為溫度收縮裂縫和反射裂縫,以及反復碾壓出現的裂縫。在本項目的施工過程中,主要是預防是對第一種情況路面裂縫的預防。防治方法分為路面裂縫的防治和路面基層裂縫的防治。表面裂縫的出現與路面施工質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種裂紋的產生往往是由于疲勞裂紋和低溫引起的。一旦形成裂縫,雨水將通過裂縫直接滲入路面,破壞下層結構,影響道路的正常使用。對于第二種路面基層裂縫的預防,施工前,施工人員已經認真考慮基層裂縫產生的機理,選擇了更穩定的施工材料,了解材料含水量的基本性能,通過合理施工。施工中,有效減少了路面裂縫的發生。
在攤鋪碾壓工作正式開始前,對原材料、混合料等進行了取樣,檢查了各工序質量。最后一道工序合格后,才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控制施工質量。首先,在本項目中,選用了先進技術的壓路機,因為儀器的先進程度直接影響攤鋪質量,在本項目中選用了自動化程度強、性能高的攤鋪機,保證路面的平整度;攤鋪過程中,放置控制路面平整度的鋼絲繩。抽離基準面,每隔50t放緊線器,防止鋼絲繩松動,影響攤鋪質量。施工人員攤鋪時保持均勻的速度,同時材料的分布也繼續保持穩定,以避免路面不平整的發生;攤鋪前,預熱熨平板, 避免材料與
鐵皮接觸,導致溫度下降,影響路面平整度。在碾壓高速公路前,制定合理的碾壓方案。軋制通常經歷三個階段:初壓、復壓和終壓。預壓采用雙輪壓路機,二次壓采用雙輪振動壓路機。在初步壓實的基礎上,提高了道路壓實度。最后采用了膠輪壓路機進行碾壓,這是碾壓過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使道路得到壓實和美化。為了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在碾壓過程中還設置了適當的碾壓速度。在軋制過程中,施工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軋制長度,滾動距離應盡可能長。防止出現碾壓距離過短,接縫處會出現不連續現象,否則會影響路面平整度,大大降低路面質量。
高速公路作為我國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在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混凝土作為目前公路建設的主要原材料,通過不斷改進其施工工藝和技術,對路面質量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隨著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我國人口不斷增加,給交通行業帶來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因此,施工人員的技術越來越重要,公路施工企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生產設備,努力避免施工中出現質量問題,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