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順瑜
(貴州省黔東南州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處,貴州 黔東 556000)
瀝青路面因其平整度好,行車平穩舒適、噪音低、易維護而在公路建設中得到廣泛應用。瀝青路面作為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對公路建設項目的使用功能和總體服務水平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如何加強質量控制,提高施工技術水平,保證路面工程質量和使用壽命,已成為廣大公路工程建設者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在收集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相關資料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總結出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要點;對減少瀝青路面質量問題的發生,具有參考價值。
在公路路面施工中,材料準備是基礎工作,在引進材料時,為保證材料的質量,應選擇規模大、口碑良好材料供應廠商;對擬采用的瀝青、粗細集料等主要源材料要進行質量抽檢,從源頭上來保障路面施工的質量,避免有不合格原材料混入其中,影響到路面的整體質量。只有經檢驗合格后的原材料,才能用于施工。
在進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前,應對擬采用的施工設備進行仔細檢驗,保證設備能夠在施工期間正常運行。要保證運輸設備數量充足。對于所需要的灑油車、壓路機等重型設備要進行全方位的檢驗,以保證機械設備在施工過程中能夠穩定的運行。要在施工前,保障各個部件準備齊全,提前對設備進行養護和調試,盡可能的消除設備的運作故障,從而保障工期,提高瀝青路面施工的效率和施工質量。
在瀝青混合料的攪拌前,應充分運用以往施工經驗,通過抽檢和配合比設計來確定材料品種及瀝青混合料用量,保證瀝青混合料質量和配比滿足規范要求。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及生產配合比驗證。同時,應該根據不同工程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比例的混合料配比,在設計過程中,對每臺瀝青混合料拌和機,都要嚴格的按照目標配合比設計、生產配合比設計和試攪試鋪配合比調整等三個階段做好瀝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設計工作。
根據拌和站的生產能力和作業要求,組織輛運輸車,防止運輸過程中混合料離析,運輸車在料斗下裝料時,先裝車斗靠前部分,再裝車斗靠后部分,最后裝中間部分。并且運輸車輛在運往施工現場的途中,應盡量勻速行駛,避免顛簸。車廂內不能沾有積余的有機物質,并在車箱和底板噴涂一薄層隔離劑,不留有余液積聚。等候運料車多于半數后開始攤鋪。運輸車均采用雙層篷布和棉被進行保溫,車廂壁板安裝保溫板。到達攤鋪現場后,不得隨意揭開保溫覆蓋層,即將攤鋪時才允許揭開。進入施工現場前,運輸車輛須清洗車輪,避免車輪泥土污染路面;進入施工現場后,運輸車按照“施工通道”標志進行,在整個運輸過程中,按照現場的限速標識進行限速行駛。
攤鋪前安排專人清除下承層松土及雜物;攤鋪前檢查攤鋪機各部分運轉情況;調整好傳感器臂與控制線的關系,嚴格控制下面層厚度和高程;攤鋪機連續攤鋪,攤鋪速度在2.5 m/min左右;瀝青混合料攤鋪采用一臺攤鋪機全幅攤鋪,做到緩慢、均勻、不間斷的攤鋪,不準任意快速攤鋪后停機待料;攤鋪機的螺旋布料器應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在攤鋪機后設2人消除離析現象,應該鏟除局部粗集料“窩”,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補;攤鋪前要對每車的瀝青混合料進行檢驗,發現超溫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絕攤鋪,退回廢棄。攤鋪機熨平板使用電加熱,提前1 h開始對熨平板進行預熱,以不低于100 ℃為限。
每臺攤鋪機后面,緊跟碾壓,一次碾壓長度一般為50 m。碾壓段落層次分明,設置明顯的初壓、復壓、終壓標志;碾壓遵循試鋪路段的碾壓方案。穩壓充分,振壓不起浪、不推移;壓路機碾壓時重疊1/2輪寬;壓路機倒車自然停車,不許剎車;換擋要輕且平順,不要拉動基層。在第一遍初步靜壓時,倒車后原路返回,換擋位置應在已壓好的段落上,在未碾壓的一頭換擋倒車位置錯開,要成齒狀,出現個別擁包時,進行鏟平處理;壓路機碾壓時的行駛速度,第1~2遍為(2~2.5)km/h,以后各遍為(3.0~4.5)km/h;壓路機停車要錯開,相隔間距不小于3 m,應停在已碾壓好的路段上;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
起步接頭:對每天起步處的接頭進行預熱軟化,并在接頭處涂灑乳化瀝青,先進行橫向碾壓,后進行縱向碾壓。完工接頭:對完工處的接頭混合料進行補齊,補齊后全面碾壓,碾壓合格后將1 m范圍內的攤鋪層切割,清除切割后的廢料。
瀝青混凝土施工完畢后,在施工段落前后及時設置標志標牌,封鎖交通,禁止任何車輛設備通行。如須通行,則在溫度下降到50 ℃以下時可開放交通。
根據工程質量目標,結合工程特點,建立有針性的質量保證體系,制定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規范質量管理工作,使工程質量處于受控狀態。把技術交底制、材料接收制、質量自檢、互檢、專檢制、安全質量檢查制、分項工程質量評定制、質量事故(隱患)報告處理制等行之有效的質量制度貫穿到施工生產全過程,并維護其持續有效地運行,搞好質量控制。
施工過程主要控制以下幾點:(1)原材料控制:原材料質量的好壞是影響到整個工程質量的關鍵,因此,加強對原材料的控制非常重要。(2)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線不宜松動,需隨時進行檢查。控制點高度為20 cm,從每個控制點下返10 cm作為攤鋪的松鋪厚度。傳感器與鋼絲線必須接觸緊密,通過傳感器反應的數據調節攤鋪厚度。(3)料車運輸:料車裝料需按前中后三次裝料,避免離析;料車運輸過程中需用篷布覆蓋保溫,到達現場后,在前一輛運輸車卸料即將完成時揭開篷布,減少熱量散失,同時減少因更換料車時攤鋪機停頓造成的面層不平順。(4)邊部碾壓:邊部攤鋪不到位的地方需進行補料,補料完成后,用鋼輪進行碾壓。鋼輪碾壓過程中注意與路緣石的距離,避免壓壞或擠偏路緣石。邊部碾壓不到位的地方需用小夯機進行夯實。(5)壓路機碾壓:碾壓過程中,壓路機驅動輪面向攤鋪機,做到緊跟慢壓,不急走急停。先用雙鋼輪靜壓,靜壓完成緊跟膠輪壓路機碾壓,避免溫度散失過快。(6)溫度控制:常溫施工下,運輸到現場,溫度不低于150 ℃,攤鋪溫度,不低于145 ℃,開始碾壓的內部溫度,不低于130 ℃,碾壓終了,表面溫度不低于80 ℃,開放交通,不高于50 ℃。根據環境溫度變化施工溫度應適當調整。
瀝青面層作為公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是個系統的工程,由于各地區的施工管理手段、氣候條件及原材料不同,使得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要提高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管理水平及加強質量控制,需要對原材料、混合料及施工工藝等進行全面控制,加強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提高瀝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提高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