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梅群
(貴州省公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0)
路基主要為巖土結構物質,主要承擔公路載荷的作用,涉及寬度、高度及邊坡坡度的設計幾個方面。公路路基內容較多,如公路路堤及公路路床,具有線性結構,與自然接觸面積大,且對穩定性要求高。公路路基在設計及施工過程中需要以簡單易行的工藝展開,施工過程往往人力、資金消耗較多,任務繁重。公路路基穩定性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
施工技術難度較高。高速公路施工受制于地形的影響比較大,有一些路程幾十公里,有的甚至上千公里,這就牽扯到一些山地地形錯綜復雜,不易施工。并且工程的總周期比較短,這就給施工人員帶來很大的壓力,嚴重時還會影響整個項目的推進。施工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然災害、路面的承受力、土層天然承載能力等,所以說施工難度比較大,施工技術要求比較高。
原材料是一個工程質量的關鍵所在,符合要求的原材料才能保證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應該對原材料做出一些要求:一是對施工用土的要求:需采用亞粘土和粘性土,且塑性指數為15~20;土塊的最大粒徑要小于2 cm。二是粒料的選用:用于石灰穩定土的碎石料需選擇天然材料,常用的處治路床細料有:砂礫土、未篩分碎石、砂礫、級配碎/礫石、碎石土等;在實際的施工應用當中,碎石的最大粒徑不超過6 cm,中粒料粗顆粒占40%~60%,粒徑大小為2~6 cm,壓碎值不大于35%;砂礫土的最大粒徑不可以大于10 cm,其中作為中粒料的的粗顆粒占40%~70%,粒徑大小為2~10 cm。三是水和石灰土:路基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水是飲用水;使用的石灰的質量是超過Ⅲ級,技術指標符合規定的生石灰。
在路基穩定層的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機械設備有路拌機、平地機、推土機、裝載機、壓路機、小型夯實機具、自卸汽車等,關于這些設備的配置是以一臺路拌機為基準,然后根據工期長短和施工量的多少進行相應的調整。
軟土地基曾一度為困擾公路工程穩定性的軟肋,近年來我國在此方面的關鍵性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第一,灰土擠密樁的應用。主要用于軟土地層含水量過多或過少時。當含水率過大時,可以以石灰粉或干土粉吸取水分;當含水率過小時,可以預先將加固范圍內的土層填濕。回填料在控制水分的條件下,要充分攪拌均勻,填料用量應精確計算。第二,輕質路堤。采用輕質材料對路堤進行填充時,能夠降低對地基承載力的要求。硅鉆型粉煤灰的塑形低、粘度小,其液限為64%左右,含水量最佳值為37~41%,壓實性能較好。重型擊實實驗所測定的最大干容重是9~12 KN/m3。粉煤灰路堤邊坡表層1~2 m以粘土質包覆,對于邊坡的穩定十分有利。第三,水土合成材料加固。小于3 m厚的淺層軟土地基可以先鋪在地表上層,再進行路堤的填筑。可以取代常規方法的是,土工布在排水、分隔、過濾及提升固結速度方面作用較為顯著。厚度為3~5 m的軟土層處以土工布與砂墊層聯合構建,砂墊層厚度可以由50 cm降低至30 cm。另外,還有部分于路堤下面至地標之間安置多層土織物,克服地基滑動變形。另外,通過對填土速率的調整,并結合超載施壓,也可以使地基迅速固結。
由于路基的修筑對當地地層的平衡狀態進行了改變,因此在暴露于自然環境的情況下,需要采取各種防護措施來提升路基壽命。首先,坡面防護。其作用為防止坡面巖土風化、地表流水侵蝕等。如今,若干措施普遍開展,如種草防護邊坡,通過在M型、菱形、方形等砌石框格中種草。多數采用的是草坪植生帶, 將肥料、 草籽及土均勻混合后
置于土工織物中,草籽發芽可以起到固土作用,無紡纖維經自然腐爛過程,不會造成任何環境污染。其次,沖刷防護。在防護沿河路基邊坡上,多采用沖刷防護。過去常常以拋石頭、砌石、擋土墻及鐵絲石籠等方式進行直接防護,如今經過技術改進,通常采用具有高強度的土工格柵做石籠,以聚氨酯類土工織物或聚酯類土工織物做成護坡模袋,與土體的不均勻沉降較為適應。最后,支擋防護。支擋防護通常使用的防護措施為建立擋土墻。石砌重力式擋土墻在墻高較低、石料豐富及地基狀態良好的地方較為實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懸臂式、扶壁式及板柱式擋土墻在公路路基防護中應用較多。
每一個路段的基本情況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高速公路路基穩層的施工過程中,對于穩定層厚度的控制,要對路面的頂面標高進行嚴格的控制,通常是對左、中、右三點進行控制,然而這類控制方式會因為機械水平等其他原因的影響,從而產生龜背的現象,形成一種曲線坡,而不是八字坡,所以還要增加主車道外的高程。穩定層在碾壓之前一定要避免出現雨水的浸泡和淋澆現象,這樣的狀況會導致石灰土的失效,難以形成路面的板結;且會出現離析現象,導致路面找平的過程中出現大量的粗骨料,穩定層表面的松散會對找平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在進行穩定層表面的找平工作時,不可以使用素土或者是已經失效的石灰土,必須要使用新拌制的石灰土,從而避免出現穩定層表面在晴天時看著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