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鵬
(貴州智恒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1)以既有公路路線長度為基礎的設計原則。在改擴建公路設計工作之中,設計人員要以既有公路路線長度為基礎,禁止任意改造,保證公路路線設計更加合理,減少資源損耗。若既有公路路線長度比較短,無法滿足改擴建設計要求,設計人員要結合既有公路運行情況,找到既有公路路線中存在的病害問題,合理選擇路線延長方法,并有效解決新舊路線之間的銜接問題。如果既有公路的等級比較低,而且存在較多病害,設計人員可重新進行設計。若既有公路路線長度比較大,設計人員要以此為基礎,盡可能的保留質量達標的構造物。
(2)全面利用既有公路資源的設計原則。要想更好的降低改擴建公路建設成本,節省資源,在公路改擴建環節,設計人員要充分利用既有公路資源。例如,設計人員在公路改擴建設計前,需要深入到施工場地,加強勘察力度,科學評估既有建筑物服務水平與質量,針對質量達標的構造物,可有效保留。針對破損嚴重的構造物,可妥善處理。
(3)一般性設計原則。改擴建公路設計人員在遵守上述設計原則的同時,還要遵守一般性設計原則。公路路線改擴建設計要滿足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發展需求,減少環境污染。相關部門要有效引導車流,將車流科學分散,避免出現交通擁堵現象。改擴建公路的走向要滿足駕駛人員的行駛要求,減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出現。
第一,擴建路段的平面線位要靠近既有線路,如果處于隧道路段,擴建線路要滿足其與隧道間的安全距離要求。
第二,針對兩側拼寬段平面線形,設計人員要明確以下設計要求:(1)在路線設計環節,要將立交與橋隧視為控制點,利用分割帶邊緣點,進行有效擬合,并結合硬路肩邊緣點情況,做好相應的校核工作。(2)針對擬合最大偏差,控制點長度不宜超過10.0 cm,如果是普通路基段,其長度不宜超過20.0 cm。(3)根據長大圓曲線段的特點得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多圓曲線線形進行擬合。(4)擬合結束后,若圓曲線半徑和原來的設計相差小于3.0%,則可以采用原來的設計方案,并開展相應的指標驗算。
第四,結合單側拼寬段的特點得知,設計人員要結合既有公路平面線形,在滿足中央分隔帶布置要求的前提下,優化拼寬段平面線形設計方案。
第五,如果既有公路超高滿足規范標準要求,在改擴建公路超高設計環節,設計人員可按既有控制點橫坡控制要求,合理設置超高過渡段,若超高過渡段的坡度比較緩,長度較大時,則可以采取分段設計方法。
第六,針對改擴建公路主線分岔、合流,設計人員要注意以下問題:(1)分岔與合流設計要認真遵守車道平衡設計原則。(2)設計人員要根據交通組成,科學選擇分岔與合流方法。(3)分岔與合流段盡量布置在曲率半徑比較大的段落當中。設計人員還要結合改擴建公路主線分岔與合流情況,對原有的分岔、合流設計方案進行改進。
首先,若既有公路路基高度無法完全滿足設計水位要求,設計人員可以抬高縱面線形高度,也可以采取有關措施。當地面出現沉陷時,亦或是公路路基出現下沉現象,設計人員需要適當調整改擴建公路縱面。若加寬處理后的公路路基邊緣高度不滿足規定要求,特別是超高段內部,面積比較小,則可以采取防水墻處治方式。
其次,改擴建公路兩側拼寬路段,左幅與右幅均需要獨立完成縱面線形的擬合,在拼寬環節,設計人員無需考慮公路平面線形,要將公路縱面線形進行分幅設計,進一步提升公路擬合的準確性。
最后,在兩側拼寬縱面線形設計環節,設計人員要結合明示構造物的特點,加強協調設計。在改擴建公路擬合調坡設計期間,設計人員要結合路面寬度,合理控制路面的加鋪厚度,為了減少橋頭跳車現象的出現,設計人員還要在橋頭部位設置過渡段。
此外,由于受構造物限制與影響,如果改擴建公路的縱坡比較小,設計人員在滿足視距要求的前提下,經過論證后,按照設計速度行駛3 s行程,合理確定豎曲線的長度。
第一,結合改擴建公路結構特點,包括其功能需求,優化公路路基標準橫斷面設計方案。由于公路改擴建設計方案內容較為復雜,在調整期間,設計人員要慎重,在滿足改擴建公路穩定運行的前提之下,保證公路的各項功能得到更好體現。比如,針對不改變公路路基的寬度,將公路硬路肩作為行車道,此項設計方式存在較多爭議。結合大量的工程實踐得知,如果缺乏硬路肩,公路的緊急停車功能逐漸被弱化,當外界交通量比較大時,停車帶中的車流無法有序匯入到核心車流之中。
第二,針對公路當中的長大縱坡段,因為連續上坡會降低通行能力,故設計人員可以增加適量的爬坡車道。因為連續下坡特別容易出現安全事故,設計人員還要增加一定量的避險車道。
第三,如果公路中央分隔帶的寬度不同,設計人員要對變寬部位進行線形設計,受條件限制,可以采取變寬過渡段,漸變率不宜超過1∶100。
第四,受高邊坡或者上跨構造物的影響,會增加改擴建公路分段難度,因此,設計人員可以壓縮公路右側硬路肩,保證其寬度不小于1.5 m,采取變寬過渡段和良好的安全保障措施,進一步提升改擴建公路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第五,若直接采用既有路面,設計人員需要滿足路基超高設計要求的基礎之上,將拼寬段路拱橫坡與原來的橫坡有效連接。
除此之外,在改擴建公路橫斷面設計工作之中,設計人員要結合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特點,包括水文地質條件,加強公路橫斷面設計,保證公路橫斷面具備相應的強度與穩定性。由于地下水對公路路基強度與穩定性影響較大,設計人員需要制定出完善的排水方案,加強排水設計。在改擴建公路橫斷面設計期間,設計人員還要綜合考慮該地區公路兩側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加寬方法。通常來說,公路單側加寬施工更為便捷,在施工環節,作業人員僅需要對既有公路進行一側的加寬,但是,由于既有公路的兩側存在電線桿等建筑,為了減少大規模的拆遷,可以采用雙側加寬方法。
綜上所述,通過對提升改擴建公路路線設計水平的有效措施進行規范化分析,例如明確改擴建公路平面設計核心內容、改擴建公路縱面設計核心內容、改擴建公路橫斷面設計核心內容等等,可以保證改擴建公路路線設計方案更加合理,提升改擴建公路的整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