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農
(山西省交通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混凝土是路橋工程必不可少的材料,因此對其配比要格外重視,配比前要對原材料進行檢測,保證符合質量要求。配比要按照材料的成分和實際用途來選擇,符合工程的特點和要求。
澆筑技術對混凝土結構具有重要影響,澆筑前要對工具進行檢查,尤其是澆筑模板的尺寸、硬度、高度和平整度。澆筑過程應掌握好時間,不同用途的混凝土的澆筑時間也不同。澆筑完成后應留出足夠的時間凝固。
混凝土施工的養護工作同樣重要,對混凝土妥善保養才能使其結構保持完整,延長使用壽命。傳統的養護途徑如使用草簾覆蓋等。應根據不同混凝土的特點和應用時間來進行養護,如果時間足夠則可以延長養護時間,如果時間不足,則應提高養護頻率。
公路工程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技術存在不少問題。如路橋面出現裂縫,原因是混凝土彈性不足,或對混凝土的使用方法不恰當,受到壓力的形變能力較差,如果混凝土構建受到外力拉伸或受力不均時就會超出極限應力而開裂,公路和橋梁上車輛的荷載力較大,很容易使路面的載重量不平衡,長此以往普遍出現開裂。再如抗壓性較弱,結構強度不高,因為混凝土是多種材料混合而成,如果骨料本身彈性不夠,就很難使混凝土達到施工標準,部分砂石材料容易破碎,會造成抗拉力不強的情況。還有容易變形,由于熱脹冷縮的特性,混凝土容易在溫度變化較大時產生變形,或者由于鋪裝時沒有做好脹縫工作,導致混凝土應對形變能力較弱。
混凝土需要將水泥、砂、石等材料混合,材料的配合比例、攪拌過程等對混凝土的質量有重要影響。配合比例應根據工程所在地的環境條件和工程需要來進行設計,應在滿足彎拉強度和耐久性的要求下取水灰比的最小值,根據砂的細度和骨料種類確定砂率,根據水膠比確定水泥用量,按密度法或體積法計算砂石料用量,還可以采取正交試驗法進行最優配合比的選擇?;炷僚浜媳却_定后應進行試配和檢驗,對彎拉強度、坍落度、含氣量等進行試驗,依據結果進行比例的調整,達到質量的最優化。
攪拌是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的關鍵因素,是施工的首要步驟。優先使用間歇式拌合設備,設備應提前清理干凈。檢查攪拌材料質量和比例是否達標,生產前應進行試拌,根據黏性、均質性和穩定性確定最佳拌合時間。拌合過程中應根據溫度等因素對水膠比、均勻性、含氣量、濕密度等項目進行控制和檢驗,使成品符合質量標準的要求。在高溫條件下施工,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時間不得少于3 h,在低溫條件下施工,混凝土拌合物的終凝時間不能超過10 h?;炷恋臄嚢韫ぷ骶哂袑I性,需要有經驗、技術高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對攪拌質量嚴格控制。
對攪拌材料的運輸和攪拌完成的混凝土的運輸,應根據施工進度、距離、運量和路況等安排車型和車輛數。混凝土從攪拌機出料到鋪筑完成所允許的時間應符合相關規定,在不同攤鋪工藝、不同氣溫下要求有所不同,應根據具體情況安排運輸,保證施工質量和進度。
保障路面與橋面鋪裝工作的順利開展,前期準備工作應做好。對路面和橋面板復測獲得標高,當浮漿過多時要及時進行清除,橋面鋪裝層的厚度也必須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施工模板宜使用鋼模板,模板應平整光滑,空心板頂面比較粗糙,要提前處理。支模前應核對路面標高、面板脹縫和構造物位置。通過高度測量和水平測量安裝固定模板,要仔細清理模板上的雜物,注意管道的埋設工作,減少誤差。模板應穩固、平整地安裝,不能出現扭曲,相鄰模板連接要緊密,不能錯位。模板安裝完畢要進行檢驗,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模板安裝后表面應涂隔離劑,接頭用膠帶或塑料膜進行密封。攤鋪應采用專業的攤鋪機,在符合要求的溫度下進行。鋪裝作業應卸料均勻,布料與攤鋪速度相適應,設置有縱縫和縮縫拉桿的混凝土面層應在施工中及時安設拉桿。軌道攤鋪機應配備振搗器組,當面板厚度超過15 cm、坍落度小于3 cm時插入振搗。軌道攤鋪機應該配備振動梁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振搗和修整。表面整平后及時清除余料,使用抹平板完成表面修整。對混凝土路面的脹縫要設置補強鋼筋支架、脹縫板和傳力桿,脹縫與路面中心線垂直,縫壁垂直,縫寬一致,縫中不能連漿?;炷翝仓瓿珊髴皶r養護,如噴灑養護劑或進行保濕覆蓋,如遇雨天可用保濕膜、麻袋、草簾等覆蓋物灑水養護,不宜圍水養護。晝夜溫差過大的地區應采用保溫措施。養護時間一般要在14 d左右。
為提升路橋工程的安全性,有必要對路橋工程進行加固處理。最常用的是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即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纖維等能夠提升其強度的材料,提高混凝土強度,成為鋼纖維混凝土,鋼纖維可用鋼絲切斷法、薄板剪切法、鋼錠銑削法、熔鋼抽絲法進行加工。在加固過程中,二號轉子噴射機是不可或缺的設備,鋼纖維混凝土噴射厚度能得到5~20 cm,具有高效的修補能力。在路橋的路面鋪設中容易產生裂縫,鋼纖維混凝土可以有效減少裂縫產生,提升抗裂性和抗震性。將鋼纖維混凝土充分攪拌后通過泵送技術運至施工現場,一次性完成澆筑,最后進行抹平和振搗處理,要注意對鋼纖維混凝土混合材料的攪拌比例和坍塌度仔細檢查,防止材料出現問題。
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具有抗拉、抗彎、抗沖擊和抗疲勞等優良性能,已廣泛應用于路橋工程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對老舊的路橋進行改造時,鋼纖維的摻量要達到1%,還可以向其中摻入適量的硫鋁酸鹽或TS速凝劑,可以提高抗裂性。在施工實踐中對鋼纖維混凝土技術進行改革和創新能大大提高工程的質量。例如山西某工程的地下二層結構中創新使用超高強度鋼纖維混凝土施工技術,根據工程所在地的特點就地取材,應用當地所產的石灰巖、河砂等摻合水泥和膠料,通過適應性和強度試驗,確定膠料顆粒級配和品種配伍,降低水膠比,膠料用量600 kg每方,調整砂石級配,提高煤粉灰摻量,使鋼纖維在混凝土中均勻分布,抗研制出剪切型鋼纖維摻量高達3%的鋼纖維混凝土,具有強度高、抗離析能力強、韌性高等優勢,能夠有效抗拉、抗彎、抗剪、抗裂、抗疲勞、抗沖擊、抗爆破,可以應用于機場、橋梁、鐵路、礦山、隧道等建筑領域。
混凝土施工技術有著廣闊的提升空間,相關人員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加強學習,提升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掌握,同時勇于創新,探索混凝土施工上的新方法、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