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瑩(齊齊哈爾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5)
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動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道德品質強化的重要途徑。在高校的化學專業課程中,有機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形成完整、新穎、全面的教學體系,是高校化學專業教學的必然發展趨勢。因此,高校在構建化學專業課程時,就要深入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價值,強化自身“課程思政”意識,并始終基于學生學習和發展需求視角,探索全面實現“課程思政”的教學策略和方式,從而推動高校化學專業課程更良性的發展。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和發展的大背景下,人才培養目標已從“培養單一方面能力的人才”轉變為“培養全面型的人才”。而思想道德品質是人類立足于社會的基本素養,對社會發展、個人發展均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因此,高校的教育核心即為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課堂教學是開展專業課程傳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專業教師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既要傳授學生豐富的學科知識,又要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素質培養需求。高校專業教師深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與課程教學,讓二者相互促進,能夠真正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學始終、樹立立德樹人教育重心的目的,從而真正落實和貫徹國家教育方針。
現代教育領域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提出了更新穎、整體更高的要求,也提出了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教育改革戰略。因此,高校在進行專業課程教學時,既要完善教學方案,強化課程中所包含的專業知識,又要不斷優化課程體系,挖掘專業課程中所蘊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并體現與專業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實現專業知識傳授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統一。這不但能夠全面建設課程思政的教育體系,也能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從而滿足現代教育領域提出的全新要求。
教師在開展化學專業教學時,深入挖掘并運用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立體、直觀、準確地展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意義,能夠真正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融入到化學專業課程中,從而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過程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這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也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同時,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對學生產生更良性的推動作用,讓學生形成自主、積極探索化學專業知識的意識,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化學專業人才質量。高校化學專業教師有意識地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學深度融合,能夠全面建設出課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進一步實現專業人才的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所涉及和囊括的內容較多,知識層面較廣,內容也極為豐富,其中“哪些內容能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 “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與專業課程深度結合?”等問題都是目前化學專業課程研究的重點部分。但就目前的現狀而言,部分高校化學專業教師在取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時,未能形成統一的思想。尤其是針對化學專業中的不同課程來說,沒有構建出統一的教學體系。課程知識結構的差異,會使教學方式和手段出現不同,而能夠應用和體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也會出現巨大差別。部分專業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未能科學、有效、合理地選擇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構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從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與化學專業課程融入度不高。
在現代教育領域的引導下,不同高校均意識到了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采取多元措施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性。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合是一項全新的研究,處于發展初期。因此,盡管高校專業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與課程思政意識方面保持統一的意見,但對于“如何開展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未能達成一致,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專業指導方案也未能制定,從而使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仍存在一定困難。
化學專業課程中蘊涵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其中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化學專業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時,就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首先,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和準備時,要持續性整合專業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將專業知識和社會實踐問題有機結合,并引導學生以專業角度為切入點,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內容,從而使學生在接納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質。
其次,教師還要將“思政自我教育”理念滲透到化學專業課程中。專業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嚴謹、務實的科學態度,而這也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契合,是凸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教師就要有意識地使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真正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的過程中展開自我教育。
一方面,化學專業教師要積極地整合課程思政的相關案例,并以此為載體,引導學生認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深層意蘊。從而使學生在掌握專業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深化“為化學科學研究而奉獻自我的精神”。這不僅能夠使學生充分領悟到自我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也能夠真正意識到通過專業知識為社會做貢獻的責任。教師在分析課程思政案例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所知、所感、所想,從而使學生能夠逐步形成新觀點和新見解,真正讓學生將思想道德品質發展與專業水平提升有機結合。在學生針對化學知識和思政內容發表個體認知時,教師要始終保持正向、積極的態度予以引導,不以批判性態度或消極語言直接指出其中的偏差部分或遺漏部分,讓學生始終保有對化學專業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探索的濃厚興趣。另一方面,專業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以教材內容為線索,引導學生構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讓學生通過專業知識、化學學科的專業思想推動本體思想的發展,從而使學生不斷強化為祖國做貢獻的使命感,真正讓學生在豐富、多元、科學的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逐步成長為具有專業技能和良好思想品質的綜合性人才。
化學專業教師在學術方面和專業教學方面有著極大的權威性,對學生的學術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引導作用和推動價值,而教師的言行舉止同樣也對學生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因此,要實現化學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的目的,就要提升教師的自我修養和責任意識。
一方面,教師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要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并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個人素質提升建立橋梁,以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行為榜樣和思想榜樣,并通過先進的思想和正確的發展理念影響學生的成長,推動學生成長成才。另一方面,化學專業教師也要有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到化學課程教學的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價值,并在教學的各個方面體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從而使學生真正認知到思想政治教育與化學專業課程的連接性,進而全面貫徹和落實“教書育人”的根本性目的。
在傳統的專業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通過知識分享的形式,讓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或專業思想,并讓學生反復練習和運用,直至學生熟知和掌握。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會抑制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也很難全面激發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無法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因此高校化學專業的教師就要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枷鎖,優化化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全面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深化學生的思政探究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學科技能。
首先,教師可定期為學生開展“化學專業知識展示活動”。在主題活動準備階段,教師可先將該期的主題內容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有機結合,并引導學生以該主題信息為出發點收集、整理與之有關的化學知識,以“技能展示”的形式分享給班級中的其他同學。在活動開始時,教師可隨機邀請一名同學通過實驗操作或多媒體展示的方式進行個人分享,教師則鼓勵其他同學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該同學進行分享時,教師可鼓勵持有相同意見的學生進行補充和延展,從而讓思想政治內容更加豐富、飽滿和多元。接著,教師要根據各個學生的展示效果、專業知識與思政內容結合的成果、與主題的貼合程度為學生進行評分,以此裁判該次主題展示活動的優勝同學。最后,教師要以優勝同學的主題展示內容為載體,帶領班級學生深入感受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專業知識。
優化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僅能夠使學生進行深入和自主的思考,也能夠在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過程中,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體會化學專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化學專業的學術性,最終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化學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原因有兩點:第一,化學學科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其中所涉及到的科學知識既廣泛又多元。因此,教師就要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將所涉及到的學科專業知識劃分為多個階段,形成不同的教學環節,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教學需求。而在不同教學環節中,教師也要全面凸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教育理念,從而讓專業教學獲得持續性發展,真正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長久影響學生成長的目的。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極為豐富,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和意蘊也尤為深刻,故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同樣具有持續性,并非一就而成。教師在開展化學專業教學工作時,就要有意識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的各個部分與學科教育環節一一對應,從而使二者交相呼應,真正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穩定發展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高校化學專業的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高校學生道德品質優化、推動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途徑。故而,化學專業教師就要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不斷優化課程思政的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手段、革新教育內容,真正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校化學專業教學的方方面面,從而使“課程思政”思想在化學專業的人才培養中的應有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