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興安銷售分公司,內蒙古 興安 137400)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國有企業已經意識到了推進改革發展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更認識到了改革發展的時艱性。目前體制轉型和產業結構調整已經進入到了攻堅克難決勝時期,國有企業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全面推進自主改革創新,已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一些企業摸索成長衍生出的問題也凸顯出來,由于市場環境復雜多變,部分企業無法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缺乏市場競爭意識,經營機制不健全、不靈活,創新改革力度不夠,技術手段相對滯后,導致經濟效益下滑。面對新問題,國有企業遵循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經營理念由“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這需要國有企業不斷完善體制構架,形成靈活、機動、高效的經營體系機制,深入挖潛提效,積極打破企業創新思維的枷鎖,高效激發國有企業的生機與活力。
隨著互聯網等傳播新技術、新媒體的廣泛普及,傳媒格局和輿論機制發生了巨大變化,社會化信息輿論的傳播速度快、內容廣、方式新。諸多變化,對企業員工的思維理念影響愈加深刻,導致其人生觀、價值觀需求取向也呈個性多樣化。新問題的出現,各類文化思想理念的交織碰撞,對企業政工工作的有效開展提出了新的考驗。政工工作面臨愈加復雜的局面,穩定難度加大,任務加劇。這種情況下,政工工作更加繁重而緊迫,需要突顯其政治引領作用,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運用合理政策措施、技術手段,滿足員工個性化需求。
部分國有企業政工工作的開展存在弱化、淡化、虛化現象。個別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三重一大”等重要決策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注重經濟效益、產值業績,對政工工作在企業發展價值定位取向認識弱化忽視,影響了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對政工工作認識上還存在偏差,沒有認識到政工工作在企業思想文化建設中重要引領地位,工作缺乏前瞻性,計劃性不強,政策把握不準,落實執行不到位。對于企業發展中政工工作缺乏統一的整體規劃,存在臨時抱佛腳的現象,不懂得將企業的實際與國家政策相結合,對部署的工作任務安排執行、落實情況不了解,不夠深入細致,工作機制尚未完全理順,出現錯位和缺位現象。
缺乏創新意識,工作施行樣板化、程序化,無法滿足員工個性化需求,與廣大員工的期許還存在一定差距。同時尚未形成強大合力,部分國有企業的政工工作基本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向心力不足,創新能力不夠,工作形式單一,深度挖潛能力欠缺。
部分政工隊伍知識結構跟不上時代發展需要,觀念、理念滯后,缺乏工作熱情,對自我要求懈怠,缺乏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的能力。對工作性質以及履職盡責等方面的認識不到位,對發現的新問題缺乏細致了解,不能真正做到放下面子、俯下身子,體察員工生活工作情況,了解員工意愿訴求,未能把握工作的著力點。沒有運用“發現,整改,完善,提高”閉環管理模式形成勤于思考,善于總結的工作作風,缺少總結經驗、推廣經驗的意識和能力。
國有企業要強化政治站位,發揮政工工作導向引領作用,為企業的發展“扎根鑄魂”。 求實創新,進一步完善企業機制,打造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的政工人才隊伍,為企業的健康高質量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1) 強化國有企業政工工作,是構建現代化、高質量穩健發展企業的內在要求,也是國有企業提升品牌影響、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國有企業要充分發揮政工工作政治核心引領作用,深入學習宣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突出政治導向功能,提升政治組織能力,嚴格遵循黨的意志,自覺維護黨的權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推動企業聚焦主營主業,全面履行政治、經濟、社會責任。把發揮政工工作優勢同靈活運用市場機制結合起來,與生產經營過程融會貫通,形成合力,將黨的方針政策貫穿企業成長發展始終,為企業改革創新和發展壯大提供堅強政治保障。持續改進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政工工作內涵和組織方式,探索激發政治引領作用的新途徑和好方法,既不能缺位失位,也不能越位錯位,實現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2) 強化國有企業政治思想文化宣傳培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業績觀,不斷提高政工工作人員自身思想覺悟和工作能力水平,保持政治定力,緊跟新時代發展趨勢;提高政治站位,順應新時代發展潮流。通過開展整風肅紀活動,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環境,倡導刻苦鉆研、擔當負責、務實高效、守正創新的工作風氣,形成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圍。
政工工作要堅持深入企業基層一線,傾聽基層干部員工的心聲,在鮮活實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工作力度和溫度的提升,將政工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優勢,從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政工工作要高度重視社會輿論傳播,增加政治敏感性,維護黨和企業的良好形象,掌握輿論的主導權,面對問題順時應勢化解。
(3)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困則思變,變則通。做好政工工作要用發展的視角和眼光去看待問題,找準生產經營、企業管理的著力點,精準施策,推進政工工作理念、機制、手段創新。切實提高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以高效工作推動企業各項生產經營任務落實。充分吸收已有制度成果,結合企業實際,突出重點難點,積極探索把堅持黨的領導與完善企業管理發展創新有機銜接相互貫通,建立國有特色現代化企業制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創造力和抗擊風險的能力。企業應廣泛采用現代化方法和技術手段,推動政工工作新方式融合發展。合理運用信息化發展成果,充分利用傳統媒體持續發力,突顯新興融媒體影響力,集合大數據、云系統、平臺+等宣傳手段有力地推動中心工作,助推企業的政治思想文化宣傳工作闊步前行。
(4)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國有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新改革,構建高質量穩健發展,就必須建立高素質政工人才隊伍。國有企業要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培養“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的政工人才隊伍。要求政治思想覺悟過硬,能夠工作業務能力強,具備現代企業科學管理知識,善于根據新形勢企業發展需求科學決策,密切聯系群眾,廉潔自律,求真務實。堅持選人用人的正確導向,建立健全政工人員培養選拔、管理使用、考核監督制度辦法。按照公平、平等、競爭、擇優原則,優化人才資源配置。加強隊伍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術業務的培訓,提高政工人才隊伍文化底蘊和理論修養。
綜上所述,企業政工工作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建立健全政工工作的考核機制,確保責任落實到位,推動政工工作從“軟指標”轉變成“硬約束”。建立健全監督監察機制,健全完善政工工作考評問責制度,常態化開展工作,將全面從嚴治黨推向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