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瀛
(吉林省元麟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00)
化工行業關系著國民經濟發展質量、社會建設水平,是新時期不可或缺的行業之一。但是化工原料、化工產品會導致化工園區生產存在火災隱患,造成火災風險。而火災風險的產生,會影響化工園區、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效果,造成人員、經濟損失。因此,本文開展化工園區火災風險控制對策的研究,對優化園區火災預防手段,保障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有著重大意義。
化工園區火災風險控制中,相關人員在分析化工園區內誘發火災事故的潛在因素時,還需深入研究該類園區火災控制模式、火災評價手段。而在化工園區火災風險研究中,部分學者將其產生因素分為管理、環境、物理、人為等因素[1]。具體來說,化工園區內部的企業多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精細化工為主。企業生產原料、產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點,所以化工園區火災風險問題較為突出。具體來說,第一,原輔材料、產品、中間產品,以及生產設備、裝置具有誘發火災的危險性。第二,生產工藝、產品存儲、運輸期間產生的火災事故。第三,火災控制疏漏、操作及管理不到位產生的安全事故。火災風險的產生,不僅會造成化工園區的經濟損失,同樣會危及到園區內職工生命安全。因此,化工園區應強化火災風險控制力度,確保風險預防、應對的及時性與有效性。
化工園區內分布著多個企業倉庫、生產廠房,是可燃物、化學物品的聚集地。同時因為液態化學物品本身的流動性,以及液態化學物品的擴散性,導致化學園區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其蔓延、發展速度會變快。研究顯示,相對于普通區域的火災事故,化學園區火災發展速度是普通區域火災擴散速度的兩倍。并且燃燒區域溫度較高,熱量、火焰在傳遞中,會對周圍建筑物、設備造成損害。
在化學園區中,火災、爆炸經常同步產生。園區內石化企業,生產原材料、產物、中間產物,以及設備容器管理不當時,會誘發爆炸性火災。由于爆炸性火災具有較強的突發性,預防難度大,使得園區財產、人員疏散、轉移困難,容易造成更為嚴重的安全事故[2]。
流淌性是液體的特性之一。化工園區中含有大量液態化學物品,在其泄露時,會造成較大面積的火災事故。比如在石油企業庫房、儲運灌區,會產生流淌性火災。此類火災火勢蔓延較快,在大面積燃燒后,可能會引發爆炸。除此之外,化工園區多位立體性設備,所以園區內的火災事故,同樣具有立體性,該類火災撲救難度大、消防措施要求高。
為保證化工園區火災風險控制效果,減少園區損失。相關人員應及時優化園區消防布局,健全火災防范機制。首先,進一步完善、規劃化工園區內的消防、安全布局,配備基礎性防火、滅火設施。以此通過有效區域安排,增強園區預防火災、應對火災的能力。同時整合地區綜合性的消防、危險化學品救援力量,并且以化工園區為中心點,建設覆蓋園區主要存儲區域的危險化學品的救援基地。其次,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為化工園區提供信息化平臺,用以創新傳統消防手段。使內部人員在火災風險控制中,可借助信息系統,展開火災預警、演練、火災推演等工作。為管理人員準確評估火災產生因素、規律奠定基礎[3]。
化工園區應利用虛擬現實、GIS 地理信息技術,健全內部消防體系。具體來說一方面,化工園區需借助現代技術,完成火災危險源、應急監測、敏感區域保護、火災風險等級評價等數據庫。確保在火災發生后,系統可模擬火災場景,給出最佳逃生路徑,以及滅火方案。另一方面,相關人員應根據現有數據庫,建設火災防控模型,梳理火災風險控制要點,明確火災風險潛在因素較多的危險區域。繼而高效指導化工園區火災風險控制工作,提高園區火災防控水平。
化工園區的火災風險控制主體,在于園區管理人員,以及內部各化工企業。因此,為防范園區火災風險,需強化園區消防安全管理力度,重視企業消防監督工作。首先,管理人員應按照化工生產制度、規范標準管理企業生產。使企業在安全檢查中,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力度,了解自身安全生產責任。其次,管理人員應實時監控園區內火災危險源,對于火災事故隱患較大的企業,需及時提供整改指導。從而在職能部門、企業相互配合中,實現化工園區火災控制信息的共享[4]。
化工園區各企業應重視內部消防管理。積極協助園區負責人,排查內部火災風險隱患。而在化工生產中,應提高生產技術自動化水平,重點監控工藝點壓力、溫度,避免出現原料滴漏現象。除此之外,化工園區管理人員,在火災風險控制中,還應確保內部職工對火災應急知識、誘發因素、危險區域的全面了解。同時組織人員展開精準化的安全風險排查、評估工作,針對現有火災風險,分類構建安全風險數據庫,明確“紅、橙、黃、藍”等安全風險等級,突出園區內部重大危險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化工企業的重點控制區域,并且按照“一企一策”、“一園一策”的原則,在化工園區實行嚴格的安全風險管理工作。
化工園區火災控制的重點,在于火災預防和事故處理。因此,化工園區應在健全消防體系,構建火災預警模型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火災救援水平。使園區在火災事故產生后,能夠高效解決火災事故。
第一,化工園區應根據本地區城市規劃、消防站點,合理制定火災控制方案。并且在火災發生后,準確分析火災類別、危險等級,以此展開針對性的撲救工作。
第二,化工園區需總結以往火災控制經驗,結合各類火情建立蒸汽滅火、泡沫滅火系統。同時堅持統一指揮原則,落實操作性較強的救援預案。第三,在撲救工作中,化工園區需正確處理當前險情、潛在險情。同時利用企業聯防、聯動體系,確保火災處理的全面性。
意識是行動的指導者,在化工園區火災控制工作中,企業意識、人員意識,關系著火災風險防范措施的實踐效果。企業主要負責人是組織制定并推動實施安全技能提升培訓計劃的第一責任人。企業培訓計劃需覆蓋全員,將勞務派遣工、外包施工隊伍納入企業統一管理和培訓。要圍繞提升職工基本技能水平、操作規范執行、崗位風險管控、崗位隱患排查及初始應急處置能力,構建針對性培訓課程體系。化工園區政府管理人員還應提高化工企業安全意識,使其所管企業做好消防安全培訓,進而正確認識火災風險。
綜上所述,火災風險是化工園區常見風險類型,其危害性不僅會造成園區經濟損失,同樣會影響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效率,以及職工人身安全。因此,為加強化工園區安全風險控制,相關人員應優化園區消防布局,健全火災防范機制。同時強化消防安全管理力度,重視企業消防監督。進而在火災風險的高效處理中,維護化工園區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