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家盛
(棗莊市嶧城區應急管理局,山東 棗莊 277300)
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提高了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管理工作要求。我國是世界第一化工大國,具有較大的危險化學品年產量,考慮到危險化學品危害爆發的嚴重影響,強化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生產安全事故預防力度至關重要。
危險化學品事故一旦發生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相關統計調查顯示,危險化學品在使用、生產、儲存、處置廢棄物、經營和運輸中發生危險事故的概率分別為29%,17%,13%,7%,4%和30%,而發生在生產階段的危險化學品事故與企業安全管理力度不足、安全管理重視程度不高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基于此,要想切實提高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的安全管理力度,應該建設企業安全生產文化,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在建設企業安全生產文化的過程中,應該深度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在企業管理中注重價值導向,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
第二,應該設定明確的安全文化建設目標,企業相關領導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應該立足于危險化學品生產流程、生產環境以及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堅持問題導向,做出安全生產承諾,嚴格遵守危險化學品生產管理細則中的相關內容,對安全行為進行激勵,擴大安全信息的傳播和溝通效果,通過多種渠道傳播安全教育信息,普及安全生產知識。
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要想擁有優良的生產環境,必須構建安全監管機制,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在構建安全監管機制時,應該充分明確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管對象和主體,對安全生產監管法律法規體系建立明確認知,并嚴格遵循相關要求,實現安全生產監管責任的劃分,使安全生產監管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具有堅實的可實行基礎。
第二,相關人員在構建安全監管機制時,應該充分掌握事故致因理論、預防原理和系統安全理論,對危險化學品“出城入園”進行嚴格管理,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程度,與政府監管相連接,進一步掌握企業內部的基本情況以及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概率,切實保證安全監管機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三,在構建安全監管機制時,相關人員應該全面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細化監管的內容,建立配套機制,促進安全監管機制有效性的發揮。
相關統計調查顯示,2018年發生危險品化學事故的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分別為44家、82家和50家,在事故企業總數中,分別占據25%,46.6%,28.4%。由此可見,當前我國仍舊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危險品安全生產形勢,安全生產規范在企業安全生產環境建設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以下對安全生產規范的完善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企業相關領導人員和生產管理人員應該具備較高的安全生產管理意識,充分識別危險化學品生產體系和生產流程中的潛在風險、隱患,加強安全生產人員管理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對原有安全生產體系中的缺失和不足進行彌補,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規范的針對性。
第二,充分重視危險化學品生產環境中警示標語的布設,根據企業生產環境和危險化學品類型,在安全生產規范中合理添加相關新型警示標語和安全標志,引導企業員工對安全標志建立正確認知,充分重視安全生產隱患。
相關統計調查顯示,2018年全國共發生化工事故176起,死亡223人,其中大型事故11起,重大事故2起,分別死亡46人和43人,相比同期大型事故減少4起,重大事故起數持平,總體來看,我國在危險化學品生產中仍舊面對著較為嚴峻的安全形勢,要想進一步提高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事故預防效果,其應該有效加強安全培訓力度,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相關領導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應該嚴格按照《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中的相關要求,對工作內容和人員管理環境進行審視,有效地引進績效評價體系,對危險化學品生產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進行評價和考核,提升其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第二,當前,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生產量呈現了明顯的上升趨勢,生產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產人員應該緊跟企業的發展步伐,具備較高的安全生產能力,因此,可以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對危險化學品生產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幫助其掌握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危險認知能力。
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相關現代化科技已經在各個重要領域中得以廣泛應用,并取得了實質性的應用效果,基于危險化學品企業面臨的嚴峻安全生產形勢,可以通過引進先進的監管技術,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
第一,針對危險化學品生產體系的復雜性,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和安全管理部門應該合理地引進物聯網技術,通過在危險化學品生產環境中靈活布設傳感器,對生產設備運行狀態進行掌握,進一步分析危險化學品生產環境中的風險要素,從而合理地調整生產規劃,對相關危險化學品生產設備進行有效養護[1]。
第二,在危險化學品生產過程中,風險具有一定的疊加性,一旦這種生產風險爆發,將會對生產人員的生命產生威脅,影響生態環境,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可以有效地引進視頻監控技術,實時獲取危險品生產環境中的圖像信息,掌握生產人員的生產行為,從而進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力度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覆蓋面[2]。
危險化學品事故在生產企業的各個生產流程中都可能發生,當生產環境發生變化時,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概率將進一步提升,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部門應該定期實施隱患排查,以下對其提出相關建議:
第一,考慮到危險化學品事故發生的連鎖性特點,在隱患排查工作開始前,相關人員應該結合化學危險品的生產環境、生產流程建立排查方案,充分細化排查內容,針對容易發生大型和重大型危險化學品事故的區域,進行隱患的反復排查,并安排安全管理人員對該區域進行日常監管。
第二,在隱患排查過程中,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該充分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采用分級治理措施,保證隱患排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另外,還應構建相應的應急救援系統,避免危險化學品事故影響進一步擴大。
總而言之,安全是第一生產要素,在危險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生產企業應該具備較高的安全管理意識,全面強化安全管理力度,有效地解決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基礎性、源頭性、瓶頸性問題,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力度,構建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環境,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