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兆軍(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昆山分院,江蘇 昆山 215300)
中低壓天然氣經過橇裝調壓裝置變成壓力更低的天然氣供用戶使用。為保證該裝置的安全,國家規定撬裝式承壓設備系統制造時應進行監督檢驗。鑒于法規要求,進一步規范和明確天然氣橇裝調壓裝置的制造監督檢驗項目和檢驗內容,可按下述方法檢驗。
天然氣橇裝調壓裝置主要有入口法蘭、進氣管、入口壓力容器、連接管、閥門、壓力表、溫度計、流量計、出口壓力容器、出氣管、出口法蘭以及底座等組成。部件之間的連接主要通過法蘭連接、焊接連接。
受檢單位應該根據圖紙編制質量計劃,明確制造流程和檢驗內容及合格指標。監檢員審查質量計劃是否能涵蓋產品制造過程中的檢驗項目,是否存在缺項漏項。監檢員審查質量計劃完成后,確定檢驗項目與停止點、檢驗點、審核點。對橇裝調壓裝置安全性有重大影響的關鍵項目設置停止點。在橇裝調壓裝置制造、施工到達該項目時,監檢員現場監督該項目的實施,其結果得到監檢員的現場確認合格后,方可繼續制造;對橇裝調壓裝置安全性能有較大影響的重點項目,應設置檢驗點。監檢員一般在現場監督該項目的實施,如不能及時到現場,受檢單位在自檢合格后可以繼續制造,監檢員隨后對該項目的結果進行現場檢查,確認該項目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則整改;對橇裝調壓裝置安全性能有影響的檢驗項目,應設置審核點。監檢員通過審查受檢單位相關的自檢報告、記錄,確認該項目是否符合要求。監檢員對檢驗結果有懷疑或抽查結論為不合格時,檢驗員有權要求受檢單位進行復驗或補充試驗。
(1)產品設計。圖紙中的產品標準、規范應現行有效,且符合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系統中的管道設計應由持相應級別壓力管道設計許可證的單位進行設計或由系統中壓力容器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生產或設計中出現變更,設計變更手續應符合規定。
(2)生產企業的資質。質檢特函[2016]46號文件中明確指出撬裝式承壓設備系統應具有相應級別的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證或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連接的壓力容器類別不能超出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級別;連接的管道級別不能超過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證或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級別。生產撬裝式承壓設備系統期間,許可證應該有效。
(3)檢驗員的資質。檢驗員應該具有相應的壓力容器制造、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證或壓力管道安裝許可證。檢驗人員應具有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壓力管道檢驗員和壓力容器檢驗員以上資格證書。
(4)原材料或部件的審查。撬裝系統制造用的管道應提供的材料證明書原件或其復印件、復驗報告、材料入庫單等。對于外加工或直接采購的主要受壓元件(如膨脹節、鍛件等),應提供相應的產品合格證、產品質量證明書系統中的壓力容器或壓力容器部件應提供相應的監督檢驗證書。檢查閥門的驗收項目、質量證明書是否符合標準要求。
定期抽查有效的材料標志,包括材料制造標準代號、材料牌號及規格、爐(批)號、材料生產單位名稱標志及檢驗印簽與質量證明書是否完全一致,是否符合設計圖樣和工藝文件要求。
焊接材料應審核焊材的證明書原件或其復印件、復驗報告、材料入庫單等是否符合設計圖樣和工藝文件的要求。材料使用中若發生代用,代用手續應經過原設計單位的同意且手續符合規定。
(5)焊接工藝評定。制造單位現有的焊接工藝評定文件應該能夠覆蓋制造的產品。若現有的焊接工藝評定不能夠覆蓋現有的產品時,需要做新的焊接工藝評定。對于新做的焊接工藝評定,監檢人員應當對其評定過程進行監督。評定結束后,監檢員對焊接工藝評定報告及焊接工藝規程以及相關的記錄文件進行審核。對于評定合格的焊接工藝評定,監檢員應在其焊接工藝評定報告及焊接工藝規程上簽字確認。
(6)焊接工藝、焊工資質。編制焊接工藝文件,其選用的焊接工藝評定應正確有效。保證產品的每一道焊縫都能被現有的評定覆蓋。審查焊接檢查記錄,核對記錄上的電流、電壓、焊接速度以及焊工代號,確保有資質的焊工按照焊接工藝文件施焊。審查焊接返修工藝的執行情況。產品若存在返修應編制相應的返修工藝,焊接人員應按照返修工藝進行施焊,并有相應的施焊記錄。現場抽查實際進行焊接的焊工,了解其焊工代號以及現有的焊工資質,確定其是否有能力進行相應焊縫的焊接。
(7)無損檢測。無損檢測人員應具有相應檢測項目的資格。無損檢測報告中的檢測方法、檢測標準、檢測級別、檢驗參數和檢測結果應符合要求,簽字蓋章手續應符合程序文件規定。
當設備系統由特殊材料(高合金鋼、有色金屬、低溫材料、雙相鋼、鉻鉬鋼等)制造時,除焊接性能比較特殊以外,在無損檢測方面也應該注意。通常提高檢測比例、射線檢測級別、膠片的類別等方法來確定焊接的可靠性。監檢員對于此類材料制造的橇裝調壓裝置,在監檢時應更加慎重。通常增加底片抽查數量進一步確定系統的安全性。
(8)外觀尺寸檢查。壓力容器與壓力管道安裝結束后,現場核對單線圖,檢查工藝管道規格、走向與設計圖樣是否一致。若不一致看有沒有設計變更。若沒有設計變更的,應查找原因及時糾正,保證產品的安全性能滿足要求。支撐件、吊架等附件的安裝位置以及規格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檢驗附件安裝檢驗記錄。
(9)安全附件。檢查安全附件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及其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檢定證書等是否符合設計圖樣和法規的要求,并不定期實地查對實物。
(10)耐壓試驗、焊縫布置與焊接接頭表面質量。現場檢查產品耐壓試驗的試驗溫度、試驗壓力、保壓時間及其試驗結果是否符合規定。檢查壓力表的直徑大小、量程、精度等級、有效期應符合標準的要求。耐壓試驗結束后,審查耐壓試驗報告與試驗記錄的一致性。定期檢查耐壓試驗的試驗條件、試驗設備、試驗防護。
檢驗焊縫的布置及焊接接頭表面質量是否符合設計文件、焊接作業指導書和相關規范的要求。
(11)管道清洗、吹掃。天然氣橇裝調壓裝置制造完成耐壓試驗后應對管道進行清洗和吹掃。清洗和吹掃前編制系統清洗和吹掃方案。對不允許清洗吹掃的部件預先隔離或拆除。對清洗吹掃合格的部件填寫相應的記錄。監檢員應審核管道清洗吹掃記錄,必要時現場檢查其清潔度是否符合相應標準要求。
(12)泄漏性試驗。審查泄漏試驗報告,檢查產品泄漏試驗的試驗壓力、保壓時間、壓力表的有效期及試驗結果是否符合規定。定期檢查泄漏試驗的試驗條件、試驗設備。
(13)涂漆、絕熱、色標、靜電接地。系統完成泄漏試驗后,應該按照圖紙的要求進行相應涂漆、做絕熱、上色標等工作,并進行記錄。在系統明顯位置應有安全標志、起吊標志及其他警示性標志。監檢員應對涂漆、絕熱、色標記錄進行確認。檢查系統靜電接地是否可靠,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和技術文件的要求。
(14)質量證明文件。審查產品質量證明書等出廠文件,檢查內容是否齊全、正確,是否符合規定,提供的交貨狀態是否符合相關產品標準和合同的技術要求。
天然氣橇裝調壓裝置制造過程中各項檢驗數據滿足標準的要求,系統的安全性能夠得到保障,監檢員應在規定時間內出具監督檢驗證書,并按規定進行審核和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