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羽
反流性咽喉炎又被稱之為咽喉反流,屬于耳鼻咽喉科常見、高發性疾患,患者以咽喉疼痛、口臭、發音困難等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絕大多數患者對此類疾病并沒有完善的認知,因此會當做普通的慢性咽喉炎進行治療,而長期抗生素藥物的使用,不僅沒有有效地改善臨床癥狀,還會對自身健康產生直接影響。可見,明確病因并開展對癥治療至關重要[1]。為進一步體會應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臨床價值,特擇取本院耳鼻咽喉科2019 年3 月~2020 年4 月的71 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進行研究,具體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耳鼻咽喉科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71 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34 例)和觀察組(37 例)。對照組中男20 例,女17 例;年齡22~65 歲,平均年齡(43.50±18.23)歲;病程4 個月~3 年,平均病程(1.75±0.42)年。觀察組中男15 例,女19 例;年齡22~66歲,平均年齡(43.66±18.47)歲;病程5個月~3年,平均病程(1.88±0.63)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者;②符合臨床對反流性咽喉炎診斷標準者;③RFS 評分>7 分、RSI 評分>13 分者;④以往接受過規律治療但效果欠佳者;⑤耐受性較好、生命體征穩定;⑥血壓、血流動力學穩定;⑦患者及家屬對此次研究知情且為自愿參加[2]。排除標準:①合并急性咽炎者;②合并存在消化系統器質性病變者;③出現嘔血、黑便癥狀者;④妊娠、哺乳期者;⑤溝通障礙者;⑥認知功能障礙者;⑦合并消化道潰瘍、糜爛性胃炎者;⑧嚴重肝腎功能損傷者;⑨精神心理類疾病者;⑩合并嚴重急性感染者;呼吸功能不全者[3]。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完善臨床檢查,指導患者口服3 粒金嗓散結丸(西安碑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61020814),3 粒/次,2 次/d 即可,連續服用1 個月。在此基礎上指導患者進行發聲訓練,叮囑患者嚼口香糖對喉部肌肉進行放松訓練,之后給患者1 根吸管,指導其通過吸管練習吸氣、呼氣,后對呼吸情況進行有效評估,旨在平衡膈肌。借助朗誦詩文來增強咽腔共鳴,確保患者可以很好的控制發調。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指導患者分別在早餐和晚餐前30 min 口服40 mg 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379),20 mg/次,連續治療1 個月。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臨床療效[4]顯效:藥物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電子鏡下顯示咽喉部病灶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有改善,電子鏡下顯示咽喉部病灶縮小;無效:電子鏡下顯示咽喉部病灶加大,臨床癥狀加劇。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2 治療前后RSI、RFS 評分 其中RSI 內含聲嘶、咳嗽、吞咽困難等9 項癥狀,分值0~5 分,無癥狀記0 分,癥狀嚴重記5 分,最高分45 分。RFS 最高分26 分,分值越高說明癥狀越嚴重[5]。
1.4.3 治療前后嗓音聲學各指標 包括振幅微擾、基頻微擾、噪諧比3 項指標,在室內借助動態電子喉鏡進行聲波分析。
1.4.4 治療后生活質量 采用簡明健康狀況調查量表(SF-36)評價生活質量,共8 維度(36 條目),分值0~100 分,評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6]。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顯效26 例,有效10 例,無效1 例;對照組患者顯效20 例,有效8 例,無效6 例;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97.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526,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RSI、RFS 評分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RSI 評分(17.85±3.26)分、RFS 評分(10.28±3.25)分與對照組的(17.89±3.56)、(10.25±3.36)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494、0.0382,P>0.05)。治療后,觀察組RSI 評分(6.15±1.00)分、RFS 評分(5.12±1.23)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1.23±2.23)、(7.89±2.56)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2.5565、5.8863,P<0.05)。停藥8 周時,觀察組RSI 評分(6.23±1.25)分、RFS 評分(5.52±1.56)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4.23±2.25)、(8.56±2.4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8.7184、6.2887,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嗓音聲學各指標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振幅微擾(3.45±0.45)%、基頻微擾(5.44±1.12)%、噪諧比(0.55±0.15)dB 與對照組的(3.44±0.56)%、(5.52±0.85)%、(0.53±0.25)dB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833、0.3367、0.4126,P>0.05)。治療后,觀察組振幅微擾(1.22±0.25)%、基頻微擾(1.36±0.15)%、噪諧比(0.15±0.02)dB 均低于對照組的(2.20±0.56)%、(2.36±0.52)%、(0.28±0.05)dB,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6538、11.2075、14.6022,P<0.05)。
2.4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軀體功能評分(95.24±2.15)分、活力評分(88.36±5.27)分、心理衛生評分(88.13±5.34)分、軀體角色評分(90.17±1.35)分、社會功能評分(87.47±5.42)分、肌體疼痛評分(90.44±6.55)分、情緒角色評分(85.41±5.26)分、總體健康評分(89.32±2.12)分均高于對照組的(85.47±4.26)、(80.35±3.41)、(78.17±2.30)、(83.51±6.25)、(82.35±1.04)、(82.34±3.23)、(75.24±1.27)、(81.07±0.54)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咽喉部位至關重要,是連接呼吸道、消化道的重要通道,而咽喉部位臨近食管,因此極易接觸酸性物質導致黏膜受損。胃食管反流物質會通過食管上端括約肌到達咽喉部位,從而對咽喉部位黏膜造成損傷,分析受損機制:①食管下端括約肌松弛,導致食管收縮強度大幅降低,無法有效收縮食管,造成酸性物質頻繁反流;②咽喉黏膜喪失了自身的防御結構,導致酸性物質頻繁反流而損傷咽喉部位屏障。調查發現,反流性咽喉炎患者與正常人相較,其咽喉黏膜存在著大量的胃蛋白酶,導致咽喉部位黏膜受損[7]。
現階段臨床諸多研究發現,嗓音系統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與不科學用嗓、咽喉反流等因素密切相關。而聲帶息肉與反流性咽喉炎疾病之間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并且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質子泵抑制劑開展抑酸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療療效,并提升患者后期生活質量。如前所述,不科學用嗓與聲帶小結之間亦存在密切關系,長期不規范用嗓,極易導致聲帶充血、水腫,從而誘發聲帶小結、息肉等病變[8]。研究顯示,科學有效的發聲訓練措施,可治療聲帶小結。
此研究結果示: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RSI 評分、RFS 評分、振幅微擾、基頻微擾、噪諧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和停藥8 周時,觀察組RSI、RFS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振幅微擾、基頻微擾、噪諧比均低于對照組,軀體功能、活力、心理衛生、軀體角色、社會功能、肌體疼痛、情緒角色、總體健康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間接證實了聲帶小結、息肉和反流性咽喉炎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反流癥狀嚴重,會加重聲嘶狀況)。而對此類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可有效改善反流癥狀,減輕胃酸腐蝕(聲帶),緩解聲帶黏膜水腫的同時全面提高臨床療效。分析原因:質子泵抑制劑主要降低胃黏膜壁細胞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時減輕胃酸對聲帶黏膜造成的損傷。而埃索美拉唑鎂腸溶片則為典型的質子泵抑制劑,埃索美拉唑是奧美拉唑的左旋異構體,起效快、抑酸效果佳,治療反流性咽喉炎具有良好療效[9]。
綜上所述,在反流性咽喉炎患者治療中,建議在常規發聲訓練基礎上聯合質子泵抑制劑開展治療,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并提升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