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波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明顯上升,產婦妊娠中期受母體合并癥、胎兒畸形以及計劃外妊娠等因素影響,瘢痕子宮引產率也逐年上升,對產婦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剖宮產、子宮畸形矯治和子宮肌瘤剔除等因素,會導致子宮體部遺留瘢痕,最終引起瘢痕子宮。但由于產婦處于妊娠中期時,胎兒形體相對較大,骨骼系統逐漸發育、變硬,而宮頸管尚未成熟,難以擴張,導致宮縮誘發困難,易引起子宮破裂、大出血等情況,對產婦具有生命安全隱患。目前,在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時主要采取米非司酮、依沙吖啶等藥物治療,其藥物不同,療效均有所不同。據數據顯示,對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產婦藥物治療時,再加以護理干預輔助治療,可有效改善癥狀,減少出血量,促進和諧護患關系,提升滿意度[1]。所以,本次研究將對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產婦采取米非司酮+依沙吖啶治療時,再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并對其療效予以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2~11 月本院接收治療的58 例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盲選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9 例。對照組年齡21~35 歲,平均年齡(26.35±2.89)歲;孕周14~26 周,平均孕周(18.52±3.12)周。實驗組年齡20~34 歲,平均年齡為(26.29±2.92)歲;孕周15~27 周,平均孕周(18.49±3.09)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完整;②經尿常規、心電圖和肝腎功能檢查,無異常情況;③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準予研究。排除標準:①藥物過敏者;②生殖道急性、陰道感染急性期;③非自愿參與研究。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采取凝血功能、血常規以及肝腎功能檢查。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護理+依沙吖啶治療,先消毒腹部,給予羊膜腔穿刺,使用9 號腰穿針,注射2 ml/kg 依沙吖啶(江蘇迪賽諾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696),治療結束后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指導患者按時用藥,觀察患者各項癥狀和病情變化情況,若出現異常問題,及時告知醫師處理。
1.2.2 實驗組 采用康復護理干預+依沙吖啶聯合米非司酮治療。依沙吖啶用法和劑量與對照組一致,再給予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3551)口服治療,3 次/d,50 mg/次。同時,再給予康復護理干預措施:①術前護理。首先評估患者心理狀態,針對情緒緊張、焦慮等患者采取心理輔導,積極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心理變化情況,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向患者講解引產知識、術中易引起的情況和預防措施,消除心中顧慮,減輕心理負擔,使患者保持身心放松,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和認識,幫助患者樹立健康意識。其次是病情觀察,術前詳細評估患者病史、孕產次以及各項身體狀況,觀察胎兒方位以及產婦宮底高度,掌握適應證以及禁忌證情況,監測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若出現異常問題,及時處理。并于術前使用苯扎溴銨擦洗陰道,2 次/d,連續擦洗3 d。檢查產婦宮頸發育情況,避免分娩過程中引起宮頸裂傷。②術中和用藥前護理。指導患者空腹狀態下服用米非司酮藥物,并告知服用后易引起的不良反應情況,注意休息,防止因嘔吐對藥物吸收造成影響。同時,再給予依沙吖啶注射治療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要求。幫助產婦采取仰臥位姿勢,30 min 后左右翻身,便于藥物均勻分布于羊膜腔內,有助于產程發動。若產婦規律宮縮后,可隨即送入待產室,觀察產婦宮縮強度、間隔以及持續時間,觀察子宮頸擴張情況。胎兒娩出后,根據患者情況采取清宮手術,檢查子宮壁瘢痕部位程度完好與否,并記錄軟產道情況,若有裂傷需立即縫合。③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觀察宮縮、陰道流血量以及性質,要求患者保持會陰干凈、衛生,擦洗會陰部2 次/d。并根據情況,合理控制飲食,可攝入高維生素、高蛋白和易消化食物,少喝湯汁,有助于減少乳汁分泌。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宮縮發動、胎兒娩出時間和產后出血量;軟產道損傷、妊娠殘留物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軟產道損傷包括子宮破裂、會陰裂傷、宮頸裂傷。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90 分;一般滿意:60~89 分;不滿意:≤59 分。滿意度=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宮縮發動、胎兒娩出時間和產后出血量對比對照組宮縮發動時間為(33.97±9.28)h、胎兒娩出時間為(13.28±4.78)h、產后出血量為(182.99±48.51)ml;實驗組宮縮發動時間為(21.45±5.28)h、胎兒娩出時間為(6.95±2.31)h、產后出血量為(123.88±30.45)ml。實驗組宮縮發動時間早于對照組,胎兒娩出時間短于對照組,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315、6.421、5.558,P=0.000、0.000、0.000<0.05)。
2.2 兩組軟產道損傷和妊娠殘留物發生情況對比對照組中,2 例宮頸裂傷、4 例會陰裂傷、2 例子宮破裂,軟產道損傷發生率為27.59%(8/29);妊娠殘留物發生率為48.28%(14/29)。實驗組中,1 例宮頸裂傷、1 例會陰裂傷,軟產道損傷發生率為6.9%(2/29);妊娠殘留物為17.24%(5/29)。實驗組軟產道損傷、妊娠物殘留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50、6.340,P=0.037、0.012<0.05)。
2.3 兩組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11 例滿意、10 例一般滿意、8 例不滿意,滿意度為72.41%(21/29);實驗組16 例滿意、11 例一般滿意、2 例不滿意,滿意度為93.10%(27/29)。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50,P=0.037<0.05)。
依沙吖啶具有較強殺菌防腐效果,通過羊膜腔注射,操作相對簡單,可使絨毛以及蛻膜變性壞死,改變雌二醇與孕激素之間平衡狀態,大量釋放磷脂酶,花生四烯酸逐漸轉化為前列腺,對內源性前列腺素(PG)分泌增加起到刺激作用,有助于宮口擴張、子宮收縮[2,3]。再加之,因產婦妊娠中期,宮頸堅硬未成熟,導致宮口難以擴張,易增加軟產道損傷、子宮下段瘢痕裂開情況。并且,妊娠中期產婦胎盤變厚、增大,蛻膜絨毛發育尚不成熟,瘢痕處局部組織結構、內膜相對于正常子宮有差異,也會導致壞死胎膜附著于宮壁,增加產后出血量,增加妊娠物殘留發生率。米非司酮則屬于受體水平抗孕激素藥物,能夠抑制子宮肌活動,加快膠原分解,且對于前列腺素脫氫酶也具有抑制作用,能夠減少前列腺素降解,抑制膠原合成,促進宮頸軟化擴張[4]。而將米非司酮、依沙吖啶聯合治療,米非司酮可先軟化擴張宮頸,宮頸在成熟狀態時,使規律宮縮便和宮頸口同步擴張,從而減少宮頸擴張阻力,縮短產程時間,避免瘢痕子宮破裂情況,確保瘢痕子宮引產有效性、安全性[5]。并且,米非司酮既能促進宮頸成熟,又能釋放內源性前列腺素,從而加快產程時間,避免因依沙吖啶藥物時間較長引起的胎膜殘留率,使療效更優。因多數產婦產前伴有焦慮、浮躁等情緒,且長時間受疾病困擾,心理變化較大,導致依從性較差。在產婦引產治療時再加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能使療效發揮最大化。術前根據心理評估情況,采取心理疏導,改善產婦不良情緒,減輕心理負擔,并給予術前病情觀察,了解和掌握患者情況,術中積極配合,采取術前陰道準備工作,有效減少術中宮頸裂傷情況。術中幫助產婦采取舒適體位,有助于藥物均勻分布,縮短產程時間,同時,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發現異常問題,及時處理,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術后,告知患者手術結果和注意事項,加強飲食指導,保證每日營養攝入量,提高機體免疫力,對于產后預后具有積極作用。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宮縮發動時間(21.45±5.28)h 早于對照組的(33.97±9.28)h,胎兒娩出時間(6.95±2.31)h 短于對照組的(13.28±4.78)h,產后出血量(123.88±30.45)ml少于對照組的(182.99±48.51)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315、6.421、5.558,P=0.000、0.000、0.000<0.05)。實驗組軟產道損傷、妊娠物殘留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50、6.340,P=0.037、0.012<0.05)。實驗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50,P=0.037<0.05)。
綜上所述,對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產婦采取米非司酮聯合依沙吖啶治療+康復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出血量,加快產程,減少軟產道損傷,提高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