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中石化華北石油有限公司錄井分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6)
早在一百多年前,研究人員就發現在火山巖中存在油氣藏,但是由于對火山巖儲層進行識別和特征研究的難度相對較大,因此,研究人員對于火山巖儲層勘探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但是隨著油氣勘探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地震勘探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使得火山巖儲層的勘探以及特征分析成為了研究的重點,同時,火山巖儲層勘探也是促進我國油氣資源產量不斷提高重要研究領域[1]。對于松遼盆地長嶺斷陷而言,其具有明顯的火山巖儲層特征,為了了解該區域內的油氣分布特點,十分有必要對儲層特征及油氣特征進行深入分析,為下一步的油氣開采作業奠定基礎。
松遼盆地的長嶺斷陷位于松遼盆地的南部區域,屬于深層的中部斷陷帶,該斷陷帶的總面積達到了1.3×104km2,是整個松遼盆地中面積最大的斷陷帶。長嶺斷陷在東部位置處于華字井斷凸相連接,在南部位置處與隆起區相連接,在西部位置處與斜坡區相連接。長嶺斷陷主要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營城組、沙河子組、火石嶺組以及登婁庫組,其中,營城組為油氣資源的主要儲層。2005 年,我國首次對該區域進行油氣資源開采,在隨后一段時間內,多口油氣井獲得氣流,這說明該區域內儲存有大量的油氣資源。通過對長嶺斷陷進行勘探后發現,在長嶺斷陷的營城組、火石嶺組以及沙河子組內含有大量的天然氣資源,儲存有天然氣資源的儲層都輸于火山巖儲層,對于營城組而言,火山巖主要呈現酸性和中酸性,裂縫的發育相對較為成熟;對于火石嶺組而言,火山巖主要呈現中基性,儲層內的性能相對較差。在另一方面,對長嶺斷陷接近火山口位置處的火山巖進行深入研究后發現,該區域位置處的火山巖物性相對較好,天然氣含量較為飽和,對于遠離長嶺斷陷火山口的火山巖而言,其物性相對較差,天然氣的含量相對較低,例如長深1井與長深3井相比,長深1井與火山口之間的距離相對較短,含氣量相對較高。這主要是因為靠近火山口位置處的儲層呈現出斷裂發育的特征,同時,該位置處還含有大量的裂縫和孔洞,進而為天然氣的儲層創造了良好的條件[2]。
通過對松遼盆地長嶺斷陷進行平面分析后發現,對于營城組而言,在其沉積時期,火山巖得到了良好的發育,進而形成了59 個火山巖體,這些火山巖體的面積各不相同,總面積達到了4400km2。在長嶺斷陷內,火山巖主要是沿著地層內的裂縫分布,在東部區域和南都區域,火山巖都呈現出了酸性特征,其它區域的火山巖主要呈現出中基性的特征。從總體上分析,長嶺斷陷內的火山巖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其中對于油氣資源儲存十分有利的酸性儲層位于東南部區域和中部區域,其它區域受到火山巖酸堿性的影響,物性相對較差。
由于火山巖儲層與其它類型儲層存在很大的區別,因此在研究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多種疊后處理軟件對地震勘探結果進行處理,在對地震勘探結果進行處理以后,再利用脈沖反演技術對火山巖的基本形態進行有效的刻畫,并使用三維軟件,就可以對該區域的火山巖儲層進行立體化的顯示,最后,通過使用多種類型的火山體雕刻軟件,就可以對儲層分布情況進行解釋。通過使用這一系列的步驟對松遼盆地長嶺斷陷火山巖儲層進行深入研究后發現,長嶺斷陷內的長深7 井、長深22 井以及長深23井處于同一條南北走向的相帶中,該相帶的火山口發育相對較好,同時,該相帶屬于火山口與火山沉積帶的轉換帶,長嶺斷陷內的長深15井與火山口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屬于火山沉積帶與火山溢流帶的轉化帶,該分析結果與反演后的結果一致,證明了長深15井所處位置處的火山巖發育相對較差,儲層物性也相對較差。通過對長嶺斷陷的反演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后發現,長嶺斷陷內的腰深3井內砂礫巖的波阻抗相對較高,其數值遠高于火山巖的波阻抗,同時,與長深14井相比,腰深3井在西部位置處的300m 左右出現了砂礫巖尖滅的狀況,長深14 井內的波阻抗數值相對低,遠低于砂礫巖波阻抗的數值,這說明長深14井和腰深3井相比,長深14井所處位置處的物性相對較好[3]。
通過對松遼盆地長嶺斷陷火山巖進行地震勘探后發現,該區域平面較大面積內都分布有砂體和火山巖巖體,并呈現出了縱向分布的特征,進而在該區域內形成了一種網狀的油氣資源運移系統,這為油氣資源的聚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該種類型的運移系統能有效的提高油氣資源的聚集效率,同時,在砂體和火山巖之間存在疊合的發育區,在疊合的發育區內存在油氣資源的運移通道,大多數油氣資源都儲存在運移通道中。在地層中,烴源巖與儲集層之間呈現出了面接觸的特征,面接觸有利于提高油氣資源的排出效率。在長嶺斷陷的東部區域,砂體主要呈現出了向盆地內充注的基本特征,在軸向上,砂體與斷裂帶之間相交,這有利于砂體疏導油氣資源,并使得油氣資源向斷裂帶的高點位置處移動。在長嶺斷陷的東部位置處還存在大量的水系,進而形成了三角洲與神湖相互交錯的狀況,該種狀況有利于烴源巖內的油氣資源被充分的排向砂礫巖中,并在砂礫巖中呈現側向移動的特征。由于砂體、火山巖以及構造帶之間出現了疊合發育的狀況,這位油氣資源的移動創造了通道,火山巖的有利區域主要處在構造帶的高點位置處,油氣資源也可以沿著構造帶的構造脊進行長距離的移動。綜合而言,對于長嶺斷陷而言,其油氣資源的運移具有很強的優勢。
在另一方面,長嶺斷陷內也具有很好的油氣資源儲層條件,在長嶺斷陷內主要存在兩個發育較好的封蓋層系,其中一個封蓋層系屬于油氣資源直接封蓋,其中,登婁庫組的泥巖就屬于該種類型的封蓋層系;另一個封蓋層系屬于間接封蓋,其中,青山口組的泥巖就屬于該種類型的封蓋層系,間接封蓋層系與火山巖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遠,正是由于距離較遠,所以間接封蓋層系都具有很強的異常壓力,能有效的防止天然氣出現擴散問題。登婁庫組的厚度達到了3000-3600m,同時,該層組內曾經出現過很多次的構造運動,這促進了天然氣藏的形成。同時,營城組在形成以后,油氣資源的構造圈已經基本停止了活動,這使得早期的地層斷裂運動也不會儲存的油氣資源產生破壞作用,通過對目前的勘探結果進行分析后發現,長嶺斷陷內次生油氣藏的規模相對較小,原生油氣藏的規模相對較大,這也證明了以上分析結果。
通過本次研究可以發現,對于松遼盆地長嶺斷陷火山巖儲層而言,營城組火山巖主要呈現酸性和中酸性,裂縫的發育相對較為成熟,火石嶺組火山巖主要呈現中基性,儲層內的性能相對較差。接近火山口位置處的火山巖物性相對較好,天然氣含量較為飽和,遠離火山口的火山巖物性相對較差,天然氣的含量相對較低。同時,長嶺斷陷存在很好的油氣資源運移及儲存條件,這為油氣資源的聚集創造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