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欣欣
(山西省交通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在隧道病害治理過程當中,通過應用雷達探測方法,能夠幫助相關人員進一步了解隧道襯砌混凝土施工質量,以及隧道襯砌裂縫發育情況,并結合隧道圍巖特征,制定出較為完善的病害治理措施。為了保證雷達探測方法在隧道病害治理當中得到更好運用,本文深入探討雷達探測方法應用要點。
隧道變形屬于結構性病害的一種,隧道通常會沿著車輛運行方向出現沉降,進而引發隧道的變形。因為隧道出現變形病害,其內部的支護結構受力不集中,容易引發較為嚴重的結構性破壞。通常來說,隧道支護結構病害分成兩種類型,分別是由施工縫所引起的病害,比如隧道管片之間的施工縫,另一種是由隧道變形引起的病害,比如隧道出現不均勻沉降時所產生的裂縫。
所謂非結構性病害,指的是對隧道的支護結構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但是,對隧道自身的穩定、安全運行會產生較大影響的一系列病害。如果隧道出現非結構性病害,很可能是隧道內部材料受損,或者隧道線路出現老化與磨損現象等。
探地雷達方法被廣泛的應用到隧道病害治理工作中,雷達系統通過向探測物體發射出電磁脈沖,該電磁脈沖能夠穿出介質表層,一旦遇到目標物,或者是不同的介質界面,會快速的被反射,雷達系統能夠將接收到的反射波,有效的疊加,經過疊加、濾波等處理后,準確的計算出電磁脈沖傳送到目標物所使用的時間,進而精確的計算出目標物的實際深度與具體部位。電磁脈沖傳輸時間主要由物體自身導電性來決定。
隧道病害檢測期間,因為隧道襯砌出現大面積裂縫,或者隧道襯砌后背出現孔洞,在裂縫與孔洞周圍區域,會形成劇烈的反射電磁波,進而幫助相關人員更加準確的判斷出隧道病害具體位置。當前階段,隧道病害檢測當中所采用的探地雷達系統,已經完全實現功能數字化控制目標,同時具備多種天線,能夠適應多種檢測深度需求,設備實現微型化目標,可以顯著縮短隧道檢測時間。
結合大量數據得知,雷達電磁波在介質當中的傳播速度,受介質自身的介電常數影響較大,如果介質自身的介電常數較大,會降低雷達電磁波傳輸速度,反之亦然。而介質自身的介電常數不但和自身性質相關,而且和介質自身的含水率息息相關,介質含水量會對反射電磁波產生較大影響,如果介質自身含水量顯著增加,介電常數也會增加,電磁波傳輸速度明顯下降,反射電磁波波長逐漸減小。
(1)做好數據分析與處理工作。運用雷達探測方法進行隧道結構檢測,重點是利用高頻率電磁方法進行探測,在采集數據時,為了保持反射波自身特點,其頻帶記錄較寬,但是,隧道內部的雷達探測數據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所以,為了減小隧道內部因素對雷達探測產生的不利影響,提升雷達探測結果的精確性,相關人員要做好數據分析與處理工作,準確記錄下各個樁號的具體位置,保證隧道剖面翻轉數據參數更加準確。
(2)做好資料解釋工作。探地雷達系統接收數據之后,要求相關人員對其檢測到的各項數據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將接收到的各項隧道數據在系統中進行回放顯示,加強系統分析,解讀出各項信息內涵,并準確的判斷出信息異常,利用雷達透視掃描,重點觀察隧道內部電磁波強弱情況,根據圖像當中的頻率特征,準確判斷出隧道內壁是否出現較大的安全隱患。
此外,相關人員也可以采用雷達專用軟件,將收集到的各項數據信息進行高效處理,探地雷達所接收到的反射波不同,其所反映的信息也不同,因此,相關人員要根據探地雷達彩色掃描圖,合理確定反射波,從而更好的確定介質電性差異。
(3)明確隧道脫空區檢測要點。因為空氣和混凝土的物理性質差異比較大,使得兩者的介電常數存在一定差異,隧道工程施工期間,如果隧道襯砌混凝土回填質量不滿足規定要求,混凝土和圍巖間容易出現較大縫隙,在此時期內,電磁波經過空氣和混凝土界面,通常會產生特別強的反射信號。脫空區面積越大,相關人員能夠在雷達圖像當中清晰看到,雷達圖像當中的反射波呈現弧形,反射波具備同相軸特點,表明混凝土層下部較多。
為了保證相關人員更好的確定隧道病害所在位置,在運用探地雷達探測方法時,相關人員要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提升放線的精確度,保證探地雷達系統能夠安全的運行。
第二,保持測距輪與隧道壁之間的距離滿足規定標準要求。
第三,保證雷達地質天線穩定運行,避免其出現故障。
第四,保持隧道表面的光滑度滿足規定標準要求。
第五,嚴格控制測距輪使用時間,如果測距輪的使用時間過長,容易產生較大損耗。
第六,定期校正波速,每隔一定距離,或更換隧道之后,相關人員均需要校正波速。
第一,注漿加固治理措施。在隧道圍巖加固過程當中,注漿治理措施較為常見,可以顯著提升地層穩定性與圍巖承載能力,保證隧道襯砌結構處于穩定的受力狀態。通過采用隧道注漿加固治理措施,可以保證巖體裂縫與空隙完全填滿,不斷減小隧道地層自身的透水性,保證地下水得到有效阻隔。
第二,錨桿加固治理措施。在隧道病害治理期間,通過采用錨桿懸吊與組合梁等方法,將加固圍巖視為固定端,保證隧道病害襯砌結構可靠連接,不斷提升隧道圍巖結構自身的承載能力,進而減少變形現象的出現。
第三,套襯治理措施。運用探地雷達檢測方法得知,隧道襯砌表層出現很多縱向貫穿裂縫,該貫穿裂縫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施工強度不達標引起的,隧道襯砌表層出現嚴重的漏水現象,降低隧道穩定性。在治理過程當中,可以采用套襯治理措施。
第四,襯砌結構病害治理措施。針對小型裂縫,若沒有出現滲水現象,可以采用水泥漿嵌補,也可以提前鑿出坑槽,涂抹適量的水泥砂漿。為了避免砂漿固結后發生收縮,在砂漿制作期間,相關人員可以添加15%的微膨脹劑。如果裂縫寬度比較大,則可以采用錨網噴治理措施。
綜上所述,通過對雷達探測方法的應用要點與注意事項進行多角度分析,例如做好數據分析與處理工作、做好資料解釋工作、明確隧道脫空區檢測要點等等,可以保證雷達探測方法在隧道病害治理中得到更好運用,加強隧道病害預防性治理,進而提升隧道病害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