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遠

當年羅麗奪得世錦賽冠軍。
1993年,羅麗在第七屆全運會上獲得高低杠冠軍,本打算退役。有一天,她訓練結束,不經意間聽到主管教練王群策和省隊教練的電話:“羅麗的高低杠水平一流,讓她再堅持一年,參加明年世界體操錦標賽再退役吧!”當時,她退役主意已定,一聽這話,心想:“體操訓練那么辛苦,好不容易熬到頭了,又要繼續堅持……”
盡管這樣,羅麗還是選擇了堅持。
1994年體操世錦賽,羅麗面臨的對手十分強大,既有1992年奧運會高低杠冠軍陸莉,也有世界名將霍爾金娜。羅麗并不畏懼,但有段小插曲,讓羅麗難以鎮定。在開賽前一小時訓練中,王群策臨時決定讓她增加難度。羅麗知道,這樣一來,成功概率會降低很多。她的情緒出現波動,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經過教練組商量,最終決定動作按照原計劃進行。峰回路轉,羅麗緊繃的心情一下放松了。
決賽打響,羅麗穩定沉著,大回環、屈體中穿腿、反吊前空翻抓杠……42秒鐘里,整套動作如行云流水,完美發揮。落地的一瞬間,她知道成功了。羅麗戰勝霍爾金娜,把冠軍攬入懷中。她回憶說:“站上世界冠軍領獎臺,升國旗、奏國歌時,我就像獲得全國冠軍一樣平靜。不過,能讓五星紅旗飄揚在異國賽場上,我覺得很自豪?!?/p>
那一屆世錦賽,羅麗雙豐收,既成了世界冠軍,也擁有了兩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低杠動作:“羅回環”和“羅麗連接”。
那年羅麗19歲,在體操女運動員中已屬高齡,做出兩個獨創動作困難重重。剛開始練“羅回環”時,她經常在訓練中飛出場地,身體“嗖”的一下鉆到了場地旁凳子下面。更痛苦的是練“羅麗連接”,其中有個跳轉540度的動作,她經常在杠上撐空受傷。有位烏克蘭教練來隊交流,他說,羅麗不可能學會。羅麗答道:“我一定能行!”果然,她在一周內就學會了,烏克蘭教練對她豎起大拇指。由于這一難度動作是在她暫回自己所在的貴州隊時練成的,到國家隊后,王群策一時不知道怎么保護。沒有辦法,羅麗只得自己訓練。她多次從高低杠上摔下,有一次頭磕到地板上,得了腦震蕩。還有一次,她的頭磕到杠上,舌頭被牙齒咬斷了,只能縫上接著練。羅麗說,想起這些,至今還有些后怕。
世錦賽奪冠后,羅麗覺得當初的堅持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她天生力量一般,柔韌性不佳,深知不是練體操的料,最終靠著毅力成功了。
1995年,羅麗低調退役。幾乎沒有人知道她在哪里,在做什么,至今網上幾乎沒有她的消息。

現在的羅麗
國家隊很多運動員退役后,都留在北京,羅麗卻離開奮斗過的地方,走進深圳大學就讀香港法專業,開啟了另一種生活。長期受運動隊紀律嚴格約束,一進大學,她覺得很自由,也感到各種壓力,尤其是學習。繼續留在學校完成學業,還是中途退出,身邊沒有人幫她出謀劃策,連父母也幫不了忙。羅麗很迷茫。有人問,如果再作一次選擇,你還會從事體育嗎?她回答:“會?!苯涍^反復考慮,她撥通貴州體操隊的電話,表達了回去當教練的想法。
1998年,羅麗回到貴州體操隊執教,熟悉的體操房,熟悉的教練,一切都是那么親切。雖然這是老本行,但轉型當教練,她覺得需要學習如何科學訓練,如何和隊員交流溝通。執教中,羅麗請教身邊的資深教練,也琢磨著改進一些不合理的訓練方法。當年,她為發展難度動作使勁訓練,受了重傷也堅持。當教練后,她盡量讓隊員少受傷,學習動作循序漸進。羅麗發現自由體操舞蹈表現力不足,像做廣播體操一樣,就一直在思考加大舞蹈的表現張力。有一名隊員的自由體操表現力較強,羅麗就嘗試在她身上有所突破。她經常觀看視頻,自學印度舞、現代舞,把不同舞蹈的風格加入自由體操中。后來,那名隊員在李寧杯賽中獲得自由體操第二名,這對師徒兩人是不小的鼓勵。
羅麗是過來人,深知發展動作難度需要扎實的基本功。面對打退堂鼓的隊員,她用親身經歷鼓勵他們。平時,她像媽媽一樣悉心照顧隊員。有人發燒了,她大半夜陪著去醫院。有些女隊員來例假,她就和男教練商量,為她們減少運動量,少練一些腹肌動作。訓練中,為了保護運動員安全,羅麗經常累得腰酸背痛,卻從來沒有放棄。她一心想著如何幫隊員又快、又狠、又準地完成每個動作。羅麗的辛苦沒有白費,她的隊員在全國比賽上多次獲得前三名。
運動員出了成績,羅麗卻選擇離開教練崗位。2011年,她走上貴州省體育局人力資源崗位,從事行政工作。羅麗說,丈夫也是一線教練,夫妻兩人忙于訓練,無暇顧及家庭。在新的崗位上,她主要負責考試招聘、監考等工作,覺得輕松很多,能按時下班,雙休日有大量的時間照顧家庭。
2014年,因丈夫工作調動,羅麗也從貴州來到上海體育局崇明體育訓練基地,從事運動場館保障工作。為了確保運動員安全訓練,避免受傷,她經常和同事一起細致檢查每個訓練館,發現一個小問題,也要及時修復,小到高低杠上的一顆螺絲松動,天花板上滴下來的空調水,都不放過。崇明島氣候濕潤,擊劍館的地面一到冬天就濕滑。她請來專業人員用抽濕機抽干。這樣的工作說來不難,但必須非常細致。夏天,有些教練覺得空調溫度太低,有些教練卻覺得太高,難以協調。羅麗建議,每個場館固定溫度,不要隨意改變。

夫妻二人,忙而快樂。
在上海工作生活了5年,羅麗還是有些不適應。上海的飯菜以清淡為主,她是貴州人,喜歡重口味,經常讓家里寄辣椒。身在異鄉,羅麗很想念父母,每周都要給他們打電話,也多次萌生把父母接到上海生活的想法。父母還是喜歡在貴州老家過日子,她也只有逢年過節回家看看,每年安排父母來上海游玩。媽媽喜歡吃大閘蟹,她就多買幾只新鮮的。羅麗喜歡唱歌,業余時間經常在全民K歌軟件里一展歌喉,最近錄制了一首《一言難盡》,歌聲一出,頗有幾分專業歌手的風范。不過,因為崇明島地理位置比較偏,她幾乎很少去KTV,說起來有些遺憾??臻e時,羅麗會和過去的隊友天南地北地聊天,期待和他們的重逢。有幾次回到昔日的國家隊,看望王群策教練,師徒一起回憶過去,展望未來。
退役25年了,羅麗一路經歷了很多,積累了不少經驗。她說,只要有毅力,投入精力,退役轉型不管選擇哪條路,都能走好。
責編 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