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1月2日,記者從山西省科技廳獲悉,省科技廳編制印發了《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確指出,重點研發計劃的管理遵循“市場導向、科學布局、聚焦需求、規范高效”的原則,面向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開展高新技術、農業、社會發展以及國際合作等領域科技攻關與技術研發,聚焦產業“卡脖子”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推動科學技術成果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為規范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實施,實現科學、規范、高效、公正的管理,進一步完善科技計劃管理制度體系,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山西省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辦法》要求,省科技廳編制了此《辦法》。重點研發計劃的管理包括:項目全年常態化申報與受理、項目分批評審與立項、項目實施與管理、項目驗收與報告、項目監督與保障等內容。
《辦法》對項目主管部門的主要職責、項目管理專業機構的主要職責、項目組織單位的主要職責、項目承擔單位的主要職責進行了詳細要求,并對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申報與受理、評審與立項、實施與管理、驗收與報告、監督與保障進行了詳細說明。
《辦法》要求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申報需具備以下基本條件:為山西省行政區域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包括中央駐晉企事業單位),通過組建產學研聯合體申報項目;國外、省外的單位也可參與項目的揭榜招標;在相關研究領域和專業應具有一定的學術地位和技術優勢;具有完成項目必備的人才條件和技術、裝備條件;具有與項目相關的研究經歷和研究積累;具有完成項目所需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具有良好信譽度,無失信行為。
此外,《辦法》還強調項目承擔單位有:不履行保障項目研究條件職責的;未對項目申請(負責)人提交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的;不依照本《辦法》規定實施項目的;縱容、包庇項目申請(負責)人弄虛作假的;擅自變更項目負責人的;不配合項目主管部門和項目管理專業機構管理的。截留、挪用財政資助經費等情形之一的,由項目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撤銷原資助決定,追回已撥付的資助經費;情節嚴重的,通報批評,將承擔單位信息記入不誠信檔案,3~5年內不得申報或參與申報省級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