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婷

石掌印 ■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每當聽到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一陣陣爽朗的笑聲傳來,長治市平順縣杏城鎮站道村的村民們就會欣喜地喊叫著:“石書記,您來了呀!”
村民們口里親切的石書記,原是平順縣教育科技局一名普通的員工,2019年6月被派到站道村擔任第一書記。剛進村,雖然已做好心理準備,他卻還是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破敗不堪的房屋、擁擠臟亂的街道……
“當時只有一個想法—— 一定要改變村子的現狀,讓村民們過上好日子!”2019年12月25日,石掌印對《科學導報》記者這樣說道。
用愛心幫扶每一位貧困戶,用激情做好每一件事。這是石掌印第一次來站道村時給自己立下的誓言。“村民們掙錢就是靠種地、外出打工,村里你窮我也窮,看著眼前的黃土和大山,大家根本改變不了啥?!睆娜氪迥翘炱穑朴∫豢潭紱]閑著,他挨家挨戶地進行摸底排查、了解情況,晚上寫日志為貧困戶找貧因、尋對策。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他就對村里每戶的情況如數家珍。
“貧困戶鮑陳虎就是典型的因病致貧代表。全家靠種雜糧、玉米、土豆和中藥材為生。家里一共7口人,妻子有病,大兒子、兒媳婦身體殘疾,無法自理。小孫子在杏城讀小學,二兒子、三兒子都沒有結婚,在外地打工?!痹诘弥敿毲闆r后,石掌印詳細整理相關資料,主動向鮑陳虎的妻子解釋醫保政策,徹底打消了鮑陳虎一家的后顧之憂。他激動地說:“石書記真的是個好書記,為了我家的事情,真是沒少費心?!?/p>
貧困戶張弄恒,今年80歲,耳聾眼花,無法正常溝通,兒子張明顯、張愛顯都沒有娶到媳婦,張愛顯還身患殘疾,父子三口相依為命??紤]到張弄恒家的實際情況,并結合村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積分兌換制度,石掌印將一些閑置房屋周邊區域衛生統統劃分給了張愛顯,讓他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換取更多的生活用品。
石掌印的所作所為讓村里人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真是個好書記啊”“自從石書記來了以后,我們對以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面對接踵而至的贊揚,石掌印心里踏實極了,他說:“村民都是淳樸的,只要你真心對他們,他們也會真心對你,而且這些都是我該做的,也是必須做的。”
站道村位于平順縣城東南37公里處,全村共有7個自然村,53戶161口人,貧困戶17戶58人,現已全部脫貧。為了防止返貧現象發生,扶貧隊經常召開會議鼓勵老百姓創業增收。為此,省林業和草原局扶貧工作隊積極想辦法,為村里引資金、上項目,發展特色產業。
為了讓老百姓有正確的思想觀念,石掌印在晚上利用農閑時間召集老百姓宣講一些國家扶貧政策,面對面地進行交流溝通。在會上,他經常講:“我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就是來為你們服務的。我們的服務到不到位評判權在你們手中。只要大家需要我們,我們定會盡力而為?!笔朴灾岳?,動之以情,“咱們都是一家人,站道村能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責任在我們身上,也在你們身上,更重要的是你們的支持,沒有你們的支持,我們的工作就沒有后盾和力量。沒有你們的支持,我們就如魚兒缺了水一樣,很快會死掉的?!?/p>
站道村包村干部、村支“兩委”、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四支力量來自4個單位,因此在工作中經常存在這樣那樣的分歧。面對這種情況,石掌印一貫主張求同存異的原則。工作隊總體目標是脫貧攻堅,工作方法是想辦法為百姓排憂解難,讓老百姓得到實惠。特別是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本著造福一方、服務百姓的原則,石掌印統籌協調,以村委會牽頭,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目前已完成自來水入戶工程,村里入戶道路硬化工程,村民院落周邊硬化工程,主干道路兩邊沿線美化工程?,F正修建的文化廣場和小游園也為下一步鄉村振興打下良好的基礎?!笔朴”硎尽?h3>胸中有溝壑 為百姓謀發展
石掌印一直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光暫時脫貧不行,還要結合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用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2018年初,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扶貧工作隊出資以單位捐款的形式推出“愛心勵志扶貧超市積分卡”扶貧舉措?!斑@個超市是省林業和草原局購物組建的,村民通過參加村里公共衛生或其他勞動,根據勞動量完成情況給予積分兌換物品,1分相當于5元,村民領上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杜絕等靠要現象,通過勞動來獲得幫扶?!闭f起幫扶工作隊投資建的愛心超市,石掌印滔滔不絕,“目前已經完成4個月積分兌換,發出5千元的物品,前不久又購入超市3千元物品準備2019年最后2個月的活動?!薄斑@項活動真的很不錯,一方面獲得了勞動成果,另一方面也把自家環境衛生整治好了,一舉兩得。”村民鮑陳虎欣喜地說道。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站道村的一件件好事、實事,順應著村民多年來的期盼,讓老百姓的生活好起來、收入多起來。如今的石掌印還是處處賠笑臉、拉資金、跑項目,一趟不行就兩趟、三趟、五趟……在“第一書記”的崗位上,他始終踐行著“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的思想理念,切實幫助著、解決著村民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困難,石掌印總說:“為站道村老百姓辦實事是我工作的原則。在扶貧路上,我沒什么豐功偉績,也沒什么豪言壯語,只是默默前行著,憑自己的愛心和真情為村民們做些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