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欣
“下面進入比賽的最后一個環節,有請反方四辯為反方做總結陳詞,時間為三分鐘?!痹捯魟偮?,緊張、局促以及一絲興奮隨著我清晰的心跳聲翻滾。我站了起來,冰冷的手里緊攥著一張寫滿了不同字跡的紙:“謝謝主席。大家好,我們今天討論的是‘求而不得和‘得而復失兩者對于不同的人的感受,首先……”
一辯、二辯、三辯、四辯,陳詞、質詢、小結、自由辯論、總結陳詞……
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2018年10月4日那個日子。那天,我和三個陌生的小伙伴坐在一起,認真閱讀著辯論社社長發來的比賽說明,開始研究這一個個陌生又熟悉的名詞所對應的位置和職能。接下來,我們將并肩作戰,迎接升入高中后的第一場正式的辯論賽,也是我的第一場辯論賽。
大約三年前,我通過綜藝節目《奇葩說》,初識了“辯論”這位獨特的朋友。“辯論”為我打開了一個奇幻的語言世界,我被它溫文爾雅與劍拔弩張同在、細膩感性和冷靜理性共存的氣質吸引,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高中社團招新,我果斷申請加入辯論社。
第一場辯論賽,是我最難忘的比賽。看到“得而復失更痛苦還是求而不得更痛苦”這個題目時,我本能地選擇了前者,然而,我卻抽到了“求而不得更痛苦”的持方。可能因為自己的人生經歷不足,也可能因為自己很幸運,一直以來小小的夢想,努力一下總能實現,所以我沒有真切地感受過“求而不得”,對于這個持方,我深感無能為力。百般糾結之下,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經歷真的是有意義的嗎?經歷的意義……忽然,《奇葩說》中的一個觀點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經歷是最重要的,使唐僧成為唐僧的,不是經書,而是取經的路?!蔽疑钗豢跉猓拖滦膩黹_始思考。
那就一步步來,先從字面意義上去解讀,我們翻開字典找出“求而不得”的漢語解釋,再頭腦風暴思考歷史上有哪些“求而不得”的悲劇,接著挨個闡釋自己對于題目的理解……討論完這些后,天色已經暗了,桌上是一張張寫滿了筆跡各異的字的紙。我扭頭看著窗外的點點星光,那一刻我對“取經的路成就了唐僧”有了更深的理解。
題干分析好了,隊友之間卻出現了分歧——辯手如何分工?有人認為四個辯手應分別闡述我方觀點,有人認為一辯提出我方所有論點,其他隊友詳細論證;有人贊同辯手位置由抽簽隨機決定,有人想根據性格和喜好來分配位置……為了更好地理解規則,感受辯論賽的氛圍,我們又相約在一起認真地觀看了一場專業的辯論賽。那短短的30分鐘,不僅讓我們見識了辯手們出口成章、妙語連珠的口才,了解了比賽中的論述環環相扣的重要性,更讓我們對每個位置的分工清晰起來。原來每個位置都不簡單:一辯在陳詞時要清晰、嚴謹、全面論述我方觀點,為四辯更詳細的論述留有余地;二辯、三辯則要彼此配合、呼應,臨場質詢對方一辯的觀點,與對方正面交鋒;接著一辯進行質詢小結,抓住對方漏洞,強化我方論點;最后,四辯進行總結陳詞,條理清晰并且更為全面地重申我方觀點,指出對方觀點中存在的缺陷。
大家對自己和隊友的性格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我因為相對比較成熟穩重而成了四辯。我們都試著從原有的觀念里走出來,齊心協力寫一辯和四辯的辯論稿,幫二辯和三辯思考對方可能提出的論點和對我們的質疑。
很開心,那次比賽的結局并不是“求而不得”,我們取得了勝利,我也很榮幸地獲得了比賽生涯中的第一個個人榮譽——“全程最佳辯手”。那一刻,我完整地體會到了辯論的快樂。“四辯”也一直伴隨著我走到了今天。
后來,我還參與和觀看了很多場辯論賽。“人生不能重來是人生之喜還是人生之悲”“綜藝節目該不該承擔道德教化的作用”“喪文化是當代年輕人的解藥還是毒藥”……這些大大小小的辯題,或腦洞大開,或貼近生活,總是能帶給我一些對于生活的思考。
經過一年的歷練,我從一位辯論新手成長為“全程最佳辯手”,繼而被推舉成為新一任辯論社社長。在我和社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制作了舞臺劇,嘗試推進校際辯論比賽。從簡單的參與者轉變為主要的組織者,我發現原來所有看似簡單的事,以及所謂的高光時刻,背后都會經歷很多艱難,要付出很多努力。我感受到那些時刻,是我人生中被賦予使命和責任的時刻。
在辯論場上,我們講道理,堅信理不辯不明,理越辯越清,不畏權威,擁有自己的態度;在辯論場下,我們學習與他人溝通和磨合,切身體會團隊合作的力量。場上唇槍舌劍,場下莫逆之交。
“辯論”就像是生活中與我不期而遇的朋友,和它相處,我有過實現夢想的歡樂時光,有過經歷艱難之后的快樂成長。感謝這位可愛的朋友為我的人生留下了如此珍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