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尚柱 畢秀麗 李學勇 閆磊 李愛英
摘要:本文介紹了山東省平陰縣玫瑰鎮莊科村“鄉風文明銀行”做法及成效。
關鍵詞:鄉村治理 鄉風文明 銀行
近年來,山東省平陰縣積極探索鄉村治理的有效方式,在玫瑰鎮莊科村建立的“鄉風文明銀行”,通過積分制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
一、莊科村基本情況
莊科村位于玫瑰鎮政府東南4公里,現有耕地面積790畝,全村共130戶、412人,黨員24人,村“兩委”成員4人。
近年來,莊科村探索建立“鄉風文明銀行”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引導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提高。通過良好的道德規范,引領農村社會風氣轉變,推動鄉村和諧發展,實現排名倒數的墊底村到省級文明村和省重點打造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的逆襲。
二、莊科村建立“鄉風文明銀行”的主要做法
德治在鄉村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與自治、法治相互補充,促進了農村社會的穩定以及農民生活質量的提升。近年來,莊科村克服無經驗可查、無資料可循、無人員指導的困難,大膽創新,建立完善以文明積分為主要內容的道德激勵約束機制,創立并推廣“鄉風文明銀行”,全面引導村民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探索鄉村德治新途徑。
(一)一套標準,讓文明行為有依據
積分標準是鄉風文明銀行成功與否的關鍵。莊科村鄉風文明積分標準經過與縣委宣傳部、縣、鎮文明辦商議,多次“兩委會”、“兩議會”座談商討,公開征集意見,數易其稿,制定出包括加分項目、減分項目、一票否決項目,三大項50小項的積分標準。文明積分標準鼓勵積極向上的行為,像孝敬父母、好媳婦、好婆婆,遵紀守法、按時參加黨員活動日,婚事新辦的,都給予加分;對庭院衛生臟亂差、隨意亂丟垃圾、焚燒秸稈、違法違紀的,都給予扣分或者一票否決。通過對文明行為加分、不文明減分,強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導農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
為增加積分標準的知曉率,莊科村召開全體村民大會,發放百余份積分標準貼畫,參加會議的村民每人記10分,同時在村內大喇叭里循環播放播放鄉風文明積分標準音頻。為了增加群眾對活動的了解和信任,莊科村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組織村民義務打掃村內環境,維護綠化帶,對參加的村民給予每人10分的積分,并及時兌換洗化用品。自此,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參與到鄉風文明銀行活動中來。
(二)權力下放,群眾的事情群眾辦
莊科村鄉風文明銀行以村民為核心,以家庭為單位,把文明積分管理權下放,由莊科村鄉風文明銀行小組負責鄉風文明積分的積分登記和結算。村鄉風文明銀行小組由經過村民推選的名譽好、威信高的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組成。領導小組對文明積分具有“裁判權”,可結合村莊實際,適當調整積分標準,經鎮鄉風文明銀行辦公室審批通過實施。莊科村積極吸引鄉賢回鄉,今年60歲的丁傳金當過小學老師,曾是鎮民政所和經管站的骨干,現在已成為莊科村鄉風文明銀行“助理員”,和其他6名“助理員”一起承擔村里鄉風文明銀行日常管理。
文明積分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累計,一戶一冊,一戶一本積分臺賬。積分的獲得主要通過自身申報、典型推薦、民主評議,最后進行積分公示,無異議后可進行積分兌換,用積分換取物質獎品。通過把積分管理權力下放讓群眾參與治理,提高了群眾參與村莊治理的積極性,讓文明積分更加公開透明,更加具有權威性,真正發揮出文明積分的道德教化和引領作用。
(三)有效激勵,讓文明行為固化成文明習慣
有效的物質激勵,有利于激發群眾參與的熱情。莊科村鄉風文明銀行以文明積分量化文明行為,儲蓄文明行為。文明積分可兌換物質獎品。
具體實踐中,莊科村根據群眾需要和農時進行兌換,群眾可以在積分公示后自由選擇積分兌換額度,兌換相應物品。同時,莊科村把文明積分作為年度星級文明戶評選、好媳婦、好婆婆等典型模范評選的判斷依據?!按迕耜愒聮缴锨г謾C一部交到村里、并找到失主主動歸還;村民張現芹鄰里關系團系,為70多歲獨居老人上門送溫暖……”在莊科村鄉風文明銀行積分臺賬上,認真記錄著群眾的文明行為和獲得相應加分文明積分。
目前,莊科村鄉風文明銀行已經進行了11次兌獎,發放農具、家用電器、洗化用品等獎品累計金額達到8萬余元,村風民風得到極大改善。使用文明積分,讓好人在道德上得贊譽的同時,也在物質上得實惠,有利于文明行為固化為文明習慣,培育了文明村風和良好家風。
(四)長效運營,文明養成久久為功
道德教化需要久久為功,鄉風文明銀行的長期運營需要資金的保障。在活動前期,玫瑰鎮財政專項撥款用于鄉風文明銀行先行村積分臺賬和宣傳彩頁的印制、宣傳音頻的制作。莊科村支部書記張健帶頭捐款,個人捐出5000元;黨員干部和部分群眾積極響應,有錢的捐錢,有力的出力,還有群眾為村里捐了價值幾千元的綠化苗木,成立之初就籌集資金4萬元成立鄉風文明銀行基金。
三、莊科村“鄉風文明銀行”帶來的效果和價值
莊科村“鄉風文明銀行”活動開展以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城鄉環境面貌得到極大提升。活動開展之前,莊科村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作的主要辦法是花錢,找人、找車、集中清掃,但后期管理跟不上,讓鄉村環境整治陷入了“村兩委忙得團團轉,群眾不領情不參與”的無限循環。活動開展之后,莊科村以村莊環境提升為重點,鄉風文明銀行把個人衛生、庭院衛生、街道衛生納入全鎮鄉風文明銀行計分標準,以戶為單位劃定衛生責任區,衛生區環境保持情況將直接計入該戶鄉風文明銀行積分賬戶。通過積分項目、積分標準的靶向引領,原來單純靠村兩委單打獨斗的村莊環境整治,變為人人參與的整體提升,實現了美麗鄉村‘高顏值長久保鮮!
同時,黨員干部的威信力和群眾的集體意識不斷增強。鄉風文明銀行文明積分讓干群溝通更頻繁,村莊面貌的改善也讓群眾對“村莊是我家”的集體意識得到強化。以往征地中,或多或少存在群眾搶栽搶種、漫天要價的情況。2019年,莊科村依托黨支部成立合作社,村集體流轉土地200余畝,發展玫瑰產業和林果種植,在沒有地面附屬物補償的前提下,群眾主動簽約率達到100%。在村兩委的號召下,群眾自愿出資入股合作社,入股資金達56.2萬元。鄉風文明銀行道德激勵約束機制的建立和推廣,為莊科村鄉村振興筑基固魂。
(作者單位:山東省平陰縣農業農村局)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