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承認自己比較中庸與軟弱,不敢得罪別人,可我確實覺得那個被孤立的女生有不足的地方,但也認為孤立的行為是狹隘卑鄙的。我本想做調和劑,到頭來卻被所有人孤立。我的想法有錯嗎?
寢室里的一個女生因為脾氣差被孤立了,但我覺得她只是常常用壞脾氣、大嗓門來引起他人更多的關注,尋求他人的關愛。我有空時不介意聽她說話,談到孤立情況時,我會批評其他人的行為;然而,在其他同學面前,為了融入大家,我也會指出她的討厭之處。結果我的這一行為被其他同學看作是兩面三刀。我承認自己比較中庸與軟弱,不敢得罪別人,可我確實覺得那個被孤立的女生有不足的地方,但也認為孤立的行為是狹隘卑鄙的。我本想做調和劑,到頭來卻被所有人孤立。我的想法有錯嗎?如果我的想法是對的,又該如何讓同學們理解我呢?
——傷心十捂
時間會證明一切
恒成立:高二分班后,我的好友被排擠了。我和她沒有在一個寢室,但每次聽到室友說她的缺點時我都很糾結,因為室友說的很多都是我以前忽略的細節。仔細一想,室友說的也沒錯,可是她終究還是我的好友,她會在我沒有分到好座位時給我寫小紙條說加油。經歷了這么多,我開始思考,得出的結論是: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我還是照常和我的好友一起聊天玩耍,慢慢地,其他人也開始和我們一起玩。
保持自己,不人云亦云
王欽依:孤立不是絕對、永恒的,也許被孤立的女生只是暫時不被人喜歡,所以沒必要為了融入別的小群體而去附和。如果是我遇到了同樣的情況,我會保持中立狀態,和被孤立的女生做好朋友,但在別的群體說這個女生壞話時閉口不談,或者直接和她們說這個女生不是有意這樣,她也有很多優點之類,這比在群體里附和地說壞話要更真實。所以,保持自己,不人云亦云很重要。
章怡樂:索性把所有的事都攤開來說,既承認這個女生有缺點,也分享她的優點。在和好朋友交談時表示對別人的喜愛或者厭惡也很正常,沒有必要一定要兩邊討好,因為不敢得罪別人,藏著缺點或者優點不說。
傳聲筒和牽線人
章曉越:男生之間大多不會有“隔夜仇”,前一天有矛盾了,第二天拍一下背,加一句“一起上廁所吧”,或者找個中間人說一嘴,矛盾就說開了。我建議傷心十捂可以時不時和被孤立的女生交流,問一問她的想法,再把她的想法傳達給另一方,同時也把另一方的想法傳遞給這個女生,再幫助她改正大嗓門的壞習慣,做一個傳聲筒,然后去努力解決雙方的矛盾。
邵陽:如果是我,我覺得更合適的方法是做一個牽線人,讓女生自己嘗試著和孤立她的群體和解。比如,我會先和被孤立的女生交好,慢慢嘗試帶著這個女生一起參與幾次集體活動,讓她暫時融入一些,讓別的同學看到她的優點,包容她的存在。接下去,我會讓被孤立的女生自己嘗試和孤立她的同學交談,把事情說開,我只是起一個牽線搭橋的作用。
被孤立者有話說
魏佳怡:初中三年,我幾乎全部時間都是被同學孤立的。班主任知道后派了班長和我交流。也是通過班長,我才知道原來我的一些無意間的動作會給同學們留下不好的印象。之后,我努力做了改變,被孤立的情況也有所轉變。我想說的是,孤立不代表著敵對,同學間會接觸、碰撞、摩擦,再到融合,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前提是一定要和其他同學有直接的交流、聯系和改變,就像班長給我的幫助一樣。
毛敏杰:我經歷過和文中被孤立的女生一模一樣的事。我的聲音偏女性化,男生們覺得我不倫不類,做任何事都不會帶上我,也不會和我聊天。幸運的是,一個朋友會和文中的“我”一樣愿意聽我說話,表達善意,我覺得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結果有一次,我偶然得知了他會在其他男生那里說我不好的地方,我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我問他:“你為什么要這樣?”那個男生告訴我,班上的男生對我的偏見太大,如果直接反駁他們,他們只會嗤之以鼻;如果他先說我的缺點,然后告訴他們每個人有缺點也有長處,再慢慢地分享我的優點,他們會比較容易接受。后來我發現這個同學的確是這么做的,最重要的是,這個辦法的確奏效了。我覺得也許文中的“我”用的是跟我的朋友一樣的辦法,只是需要用更長的時間才能體現這種辦法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