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飄

馬路創新聯合創始人兼CFO曹抒陽。馬路創新的優勢主要落腳于技術上。其一,馬路創新自有的核心集群調度軟件算法。其二,馬路創新掌握了VSLAM(視覺定位導航)技術
在素來倚重人力的中國物流行業,新冠疫情使行業機器化變得更加緊迫。
在倉儲物流諸多流程中,一旦某一環節的一個場景發生了新冠案例,企業必然需要立刻停工排查,整個鏈條就會受到牽連,即使是一刻的停工,其帶來的整體損失也是難以計量的。
如何防止這種問題的出現?替代人工的機器人成了一個迫近的選項。
馬路創新聯合創始人兼CFO曹抒陽向創業邦說道,新冠疫情直接加速了許多大客戶工廠自動化的進程,不少企業甚至制定了明確的自動化率達成的時間。由此,在中國已經發展數年的大規模集群機器人行業迎來了強勢發展的新機遇。
成立于2016年的馬路創新,是一家服務于智慧倉儲和工業4.0領域的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自主研發底層技術與核心模塊,在大規模集群調度算法、視覺導航技術等前沿方向均有較大優勢。
從公司創立至今,馬路創新已經累計獲批及申請專利近百項,并于2019年獲批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現有員工140余人,其中研發人員占比近一半。 目前,馬路創新在電商、零售、制造、醫藥等行業均有落地,已有京東、國美、奇瑞·捷豹路虎、大眾一汽、耐克、新華制藥等客戶案例。
據悉,馬路創新目前的商業模式分為項目采購和租賃兩種模式,分別通過硬件售賣和出租獲利。截至目前,企業累計營收已達過億元人民幣。
據頭豹研究院一份AGV報告顯示,在國內市場份額上,馬路創新位居第四。同時,在一份4月份發布的垂直行業榜單中,馬路創新的綜合競爭力位列國內AGV行業前十。而早在2018年,公司還獲得了工信部“中國產業創新榜最具發展潛力50強”的榮稱。
目前,馬路創新也正在積極布局智能化程度更高的AMR(自主移動機器人)領域。馬路創新還曾與中國移動、中興通訊等企業聯合發布了《室內定位白皮書》,在視覺導航、自然導航等核心技術上積累了一定的優勢。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即自動引導車,主要應用于物流行業和工廠制造的各種搬運場景。
AGV搬運機器人能夠通過特殊地標,例如電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沿規定路徑行駛,自動將物品運輸至指定地點。(本文中AGV與大規模集群機器人等意,以下為方便理解統稱為AGV)
提到AGV,很難繞開電商物流巨頭亞馬遜。2012年,亞馬遜“大手一揮”,耗資7.75億美元收購了Kiva機器人。在采用了Kiva機器人和相關方案之后,亞馬遜工廠分揀效率提升了50%,機械臂與物流機器人的組合更是提升了幾倍的效率。正是看到了機器化、自動化給物流行業帶來的變革,以及電商物流在中國蓬勃市場存在的可能性,才有了馬路創新及其現在的成就。
從核心團隊可以看出,馬路創新既掌握了視覺導航和機器人算法、數據庫的核心技術,也有業界和金融界深耕多年帶來的產業應用的商業洞察。在人力配置上,馬路創新擁有技術與商業相結合的優勢。
在創始人團隊中,馬路創新聯合創始人兼CTO王悅翔曾在法國Vinci集團工作,擔任大數據部分項目負責人,研究全法公路出入車輛數據分析、識別和追蹤。馬路創新COO尹慧昕畢業于復旦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并獲得了經濟學本碩學位,主攻企業運營、倉儲租賃及電子商務。馬路創新聯合創始人CFO曹抒陽獲得復旦大學物流管理學士、法國ESSEC商學院企業金融碩士,曾在法國凱輝基金投資團隊任職數年,在物流及自動化領域具有豐富的研究經驗。
從核心團隊可以看出,馬路創新既掌握了視覺導航和機器人算法、數據庫的核心技術,也有業界和金融界深耕多年帶來的產業應用的商業洞察。在人力配置上,馬路創新擁有技術與商業相結合的優勢。
目前,馬路創新的產品矩陣主要由10余款不同形態和性能的AGV組成。這些AGV載重能力從10千克到3,000千克不等,續航時間在5~10小時之間,并且能夠實現智能自動充電,從而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運行。
根據企業的需求,以上述產品為依托,結合算法軟件,馬路創新自主開發了兩大解決方案,可滿足各種倉儲、產線作業場景的需求。
第一,倉儲無人化解決方案,該方案由“貨架到人”“貨箱到人”“發貨分揀”產品構成。
“貨架到人”以多款移動機器人作為載體,智能系統平臺為大腦,可實現“貨到人”揀選作業。工人只需在工作站進行簡單的操作,即可完成標準化的揀選作業流程,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運營管理成本。
“貨箱到人”采用夾抱式伸縮貨叉,支持紙箱和料箱為單位的混合揀選,配合視覺識別技術,能夠實現無碼識別取放貨。同時還可定制雙深位機型,減少50%巷道面積,降低倉租成本,提升倉儲柔性及效率,適用于拆零揀選與整箱揀選等多種業務場景,滿足各式倉儲需求。
同時,“貨箱到人”還提供可靈活定制的料箱立庫,基于導軌貨架和自主機器人組群的協同作業,實現貨箱的高速存取、上架入庫、庫存管理、下架出庫等功能。
此外,“貨箱到人”還擁有即插即用、高密度存儲、高吞吐量、模塊組合柔性拓展等功能特點,適用于物流倉儲中心的拆零揀貨、整箱緩存等應用。
“發貨分揀”以專業的移動機器人底盤,配合翻蓋、皮帶、輥筒等多種上裝形式,實現海量包裹的快速分揀與歸類,通過移動機器人與工業級讀碼設備的協作,可自動識別包裹,并運送至對應的分揀口。
第二,產線自動化解決方案,由“整托/料車搬運”“料箱搬運”產品構成。
“整托/料車搬運”替代全部傳統叉車和人工搬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通過不同型號的機器人作業,可適應不同高度的對接機構及不同重量、不同尺寸的載具,滿足產線搬運、貨架存取、高位存取、集存儲等多場景搬運需求,并且可自動對接移載機器人、升降機構、立庫等設備。
“料箱搬運”根據不同的料箱尺寸,可使用輥筒、輸送帶、夾抱等作業形式,自動對接流利式貨架、輥筒機、輸送線等外部設備,完成產線自動上下料、自動化生產設備對接、各條產線間流轉、倉庫到產線直接流轉等場景。
在談及賽道所面臨的激烈市場競爭時,曹抒陽認為,大規模集群機器人的市場空間非常大,目前需要一批頭部企業用堅實的落地應用案例,打開傳統物流等行業想象力,從而進一步拓寬自動化的應用范圍。
馬路創新針對具體廠家情況,綜合利用上述解決方案系統,成功落地了大量案例,其落地行業主要有物流和工廠兩大類。
在物流方面,以某零售電商平臺為例,其倉庫的分揀區面積有5,400平方米,SKU為2萬以上。在應用了馬路創新系統后,工人總需求數降至原有近四分之一,從150人降至40人,同時,單人揀貨效率從每小時100件躍升至600件。該案例經歷了多次峰值考驗,平穩運行近3年,是國內較早的規模化集群應用案例。
在工廠方面,馬路創新承接了奇瑞·捷豹路虎整車廠的部分工廠車間,總面積8,000平方米,SKU達到4,000以上。據曹抒陽介紹,這是全球整車廠領域最大的智能化AGV改造項目。這一項目落地后,該工廠的線邊倉(用于暫存生產物料的區域)使用面積減少了25%,人工減少了40%,同時揀選效率提高2.5倍。
在談論到物流和工廠場景這兩大類場景的差異時,曹抒陽認為,電商物流最看重效率,在要求穩定性的同時,較為重視方案應用帶來的經濟效益。以上面的車廠方案為例,工廠的要求更多、更細,對AGV廠商本身全方位的競爭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車廠當然看重成本和效益,然而最主要的是大型車廠作為高端客戶尤為重視AGV場合的安全性。汽車制造主要依靠流水線工作,作業流程一旦中止,立刻會影響上下游的生產線,即使是短時間的停頓,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巨大的。
因此,車廠提出了各種類型盡可能完備的故障處理要求,要求一旦出現意外情況,AGV廠家要有詳盡的備份方案能夠及時排除故障,保持流水線正常速度的運轉。
在招標過程中,馬路創新以技術和方案完備的優勢,經過近五個月的審核流程,在十多家競爭的競標公司中脫穎而出,最終拿下該項目。據悉,該項目從交付到現在已經平穩運行了一年多,這充分證明了馬路創新的方案擁有符合工業級應用要求的穩定性。
植入新一代導航科技,深入理解客戶需求
在競爭力上,曹抒陽認為,馬路創新的優勢主要落腳于技術上。其一,馬路創新自有的核心集群調度軟件算法。其二,馬路創新掌握了VSLAM(視覺定位導航)技術。相比于傳統的AGV采用的磁條或二維碼,VSLAM技術使得方案開展無須部署任何的輔助識別裝置,而是通過深度攝像頭與掃描系統繪制周圍的環境地圖,實現智能化導航。
曹抒陽告訴創業邦,相較之下,VSLAM技術具有柔性化的特征。在以往的方案中,使用磁條導航時,AGV只能沿著固定的路線行進。而使用二維碼時,一旦導航標志遭到損壞,導航就可能失效,因此存在著安全隱患。區別于這些方式,VSLAM在許多制造業場景中,一方面相對靈活,而不只是單純地沿著固定路線行動;另一方面,不會像二維碼方案遭到損壞后埋下隱患。
除了技術上的優勢,深入理解客戶也是AGV廠家一大競爭力點。曹抒陽以奇瑞·捷豹路虎整車廠為例,馬路創新詳細地分析了零配件的數據,包括對現時和歷史交易情況做了仿真模擬,針對突發情況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同時,為了保障方案落地,馬路創新對工廠自身的工藝流程也提出了要求,說服他們在流程上做了一定的改善。因此,在深入了解目標客戶后,馬路創新就能夠提出相應的改善建議,以強落地性的方案,很好地理解了客戶的真實需求。
在談及賽道所面臨的激烈市場競爭時,曹抒陽認為,大規模集群機器人的市場空間非常大,目前需要一批頭部企業用堅實的落地應用案例,打開傳統物流等行業想象力,從而進一步拓寬自動化的應用范圍。
在融資情況上,馬路創新于2017年11月獲得京東6,000萬元的A輪融資,當年投后估值約為3億元人民幣。曹抒陽告訴創業邦,馬路創新對投資保持開放的態度,歡迎合作伙伴對接資金和資源,未來將尋求適時機會進行新一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