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友

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積極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堅持人民信訪調解法治思維,探索“基層治理理信訪、人民調解解矛盾”的信訪矛盾法治機制,形成了信訪矛盾縣、鄉、村三級聯動調解法治信訪氛圍,把基層矛盾糾紛導入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走入了法制化道路,鋪就了基層治理法制化建設、法治化治理的“崀山大道”,大大提升了預防調處化解矛盾糾紛的基層治理能力。
建立信訪矛盾人民調解“四個三”工作機制
近年來,“讓信訪矛盾調處邁入高速化的崀山大道”,新寧縣信訪工作者們帶著這份思考,“于無聲處聽驚雷”,在“脫貧致富”的拼搏中用汗水喚醒了春天的花蕾,建立了訪調聯動的信訪矛盾人民調解“四個三”工作機制。
一、落實三個保障,健全組織架構。新寧縣堅持頂層設計,全方位構建社會矛盾糾紛調解機構框架。一是組織保障到位,成立訪調聯動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下設辦公室,信訪、司法、法院等部門聯動指導工作開展;全縣各鄉鎮對應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層層傳導責任、級級壓實工作。二是制度保障到位,出臺了訪調聯動工作實施意見,建立聯合會商、情況通報、研判預警、跟蹤回訪機制,明確聯調范圍、工作流程以及相關要求。三是經費保障到位,制定了《新寧縣人民調解“以獎代補”實施辦法》等文件,每年財政預算近四百萬元,加大矛盾調處和積案化解工作獎勵力度,根據化解案件影響及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發放辦案補貼,對優秀工作者予以表彰獎勵,充分調動各級工作積極性。
二、健全三個機制,織密工作網絡。新寧縣動員群眾參與,竭力貫通縣、鄉、村三級干群血脈,暢通同頻呼吸的思想脈絡。一是建立三級調解機制,主要是建立以縣訪調聯動指揮辦公室為龍頭、鄉鎮調處中心為主干、村級訪調工作室為基礎的三級工作平臺。縣級層面成立由縣信訪局局長兼任主任,司法局、人民法院、信訪局分管副職任副主任的縣級訪調聯動辦公室,為訪調無縫對接奠定了組織領導基礎。鄉鎮層面以信訪辦為基礎,整合公共法律服務站組建訪調中心。村級設立調委會,確保對村級矛盾第一時間介入調解。全縣共建立基層調解組織316個,配備專兼職調解員512名,實現了縣、鄉、村三級矛盾糾紛調解組織全覆蓋、矛盾糾紛“全鏈條解決”。二是健全部門聯動機制,核心是堅持部門聯動,狠抓初信初訪事項調解,關口前移、手段前置,在縣群眾信訪接待中心設立訪調對接窗口,凡是初次來訪,信訪與調解窗口接待人員第一時間共同梳理、共同甄別,適合調解的快立、快調、快結,實現信訪與調解無障礙對接,聯合接待、聯合調處,初訪矛盾就地解決,不形成新的積案。三是建好社會力量參與機制,重點是組建志愿服務隊伍。選取信訪信息員、在職法律工作者、平安志愿者組建調解志愿者隊伍,提高矛盾糾紛信息排摸率和實時掌握度;積極開展基層自治,廣泛發動“鄉賢”“五老”力量人員參與矛盾糾紛的調解。
三、推進三項建設,夯實工作隊伍。新寧縣推動干部隊伍法治化、流動化、職業化培養,多方位組建調解專業化隊伍。一是建設“人才智庫團”,分縣、鄉鎮和部門、村(社區)三個層級,由法律人才、農村社區“五老”人才、部門聯合人才三支隊伍組成。法律人才隊伍由熱心公益事業,有一定工作經驗,善于做群眾工作的資深律師、法律工作者以及司法部門矛調經驗豐富的專家組成,主要負責對涉及法律范疇的重大、疑難、復雜信訪問題進行調解,為依法依規開展訪調聯動活動提供堅實的法律服務保障。農村社區“五老”人才隊伍由政治素質強、群眾威信高、懂法律、通政策、身體好的“五老”(即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組成,主要參與調解農村或社區糾紛,實現以群眾易于接受的“身邊人”解決好群眾的“身邊事”。部門聯合人才隊伍由部門中素質高、經驗豐富、業務熟練的中層以上干部組成,主要負責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特別是處在部門之間邊緣地帶,責任劃分不夠清晰,僅靠單一部門單位無法得到妥善解決的問題。二是建立“流動調解庭”,進一步方便群眾,及時就地調處全縣各類重大矛盾糾紛,變坐等糾紛上門的“門診制”為“出診制”。調解庭明確一名庭長,抽調司法局、法院、檢察院、衛健局、法律援助中心、鄉鎮法律服務所、鄉鎮司法所等矛盾調處經驗豐富的36名工作人員組成首席調解團,根據矛盾糾紛的類型、復雜程度組成調解庭赴現場實地調解,力爭把問題解決在群眾家門口。三是組建“11家專調委”,組建旅游、工商、醫患、民商事、交通事故、物業、土地流轉、婚姻家庭、民間金融、環保、勞動爭議等11個行業性、專業性信訪事項調解化解委員會,把破解調解難題的突破口放在容易產生糾紛的熱點行業上,有的放矢地解決專業疑難。
四、力推三步調解,切實解決信訪問題。新寧縣依靠工作前置,把調解窗口前移,務實源頭穩控、抓實過程管控、夯實結果程控。一是訪前調解,源頭減少信訪發生量。注重發揮調解前置作用,對于醫療糾紛、交通事故、意外傷亡等適合調解的突發事件,在矛盾還未激化,沒有進入信訪渠道之前第一時間介入,開展調解工作,協調賠償事宜、提供法律援助,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減少因意外事故引發的信訪事項的發生。二是攻堅調解,解決突出難點問題。重點梳理進京赴省重復上訪及上級交辦的案件,采取信訪、調解、職能部門“三方會商會調”的方法,從歷史與現實、全局與局部,全方位、多角度分析問題的成因、性質,集中力量打“殲滅戰”。三是事后調解,減少信訪積案存量。篩選信訪事項已經三級終結仍然纏訪、鬧訪、非訪等涉訪違法行為人,在依法進行教育訓誡、打擊處理的基礎上,通過仔細甄別,將存在法律盲點或政策缺失,以及屬歷史遺留性問題一時暫未能解決的,納入訪調聯動攻堅范疇,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進行化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寧縣通過推行“四個三”工作機制,健全縣鄉村三級矛盾調解機制、充實專兼職調解隊伍、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搭建訪調聯動高架橋,為信訪矛盾調處鋪就了人民調解的“高速路”。如今邁步崀山大道,一路暢通無阻,路寬了、路平了、路直了。當我們深入其間探索“崀山經驗”時,深深感悟到的是基層治理法治化、訪調聯動法制化后的更快捷、更平穩、更安全的舒適感和幸福感。
鋪就人民調解的“高速路”
一、訪調聯動,人民調解信訪矛盾,問題“不堵車”,讓群眾多了份通暢感。新寧縣把“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化作“人民調解為人民”的實踐,積極推進群眾積怨化解。黃金鄉大龍村村民華某江系該鄉老上訪戶,上個世紀90年代承包了縣綿羊開發工程指揮部發包的楓楊公路某路段。1991年10月,信訪人帶領施工隊施工時,被城步縣金紫山林場胡家坪部分群眾以山界糾紛為由,將其子華某國打死、華某河及其他幾人打傷。事后,發包方僅支付了死者安葬費及傷者的住院費、誤工費。信訪人不服,多次赴各級上訪,但因城步方面態度強硬,未有結果。2002年,信訪人用炸藥炸毀了城步縣金紫山護林點一角,被判處緩刑。信訪人心中不服,竟將家中唯一房產變賣,以作上訪資費。2012年,縣人民政府開發風能資源,引來國電國力湖南新能源公司開發有限公司在黃金鄉投資興建。信訪人以公司當時開發的地點系其家中子侄以生命與鮮血換來為由,要求該公司予以補償,并在道路設置關卡,阻礙車輛通行。為徹底化解這一沉疴已久的信訪積案,縣信訪局、縣矛調中心多次派員赴黃金鄉實地了解案情、聽取信訪人訴求,在促使黃金鄉人民政府為其解決低保待遇、危房指標、護林員指標、建房木材等政策和待遇的基礎上,考慮其家庭和本人的實際困難,為其一次性解決了37萬元信訪救助金。信訪人華某江表示滿意,一起歷時三十年的信訪積案案結事了。
二、訪調聯動,人民調解信訪矛盾,思想“不顛簸”,讓群眾多了份平穩感。新寧縣把“政府主導”的思維融入“思想開導”的群眾調解工作中去,深入消減群眾苛責心理。金石鎮田中村羅某因病要求該村衛生室工作人員到其家中診治,工作人員為其進行了輸液治療。三天后羅某死亡,其親屬認為與衛生院工作人員用藥不當存在直接關系,要求進行賠償,并上訴到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決田中村衛生室賠償5950元。但羅某親人不服,向市中院提起上訴后又申請再審,均被駁回;隨后輾轉赴省、市有關部門越級上訪。縣訪調中心受理該案后,批轉至醫療糾紛專業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專委會仔細查閱了醫療卷宗,并對案情進行了全面分析,認為衛生室存在一定過錯,不應在輸液尚未結束時離開病人家中并囑咐親屬拔針,但并不是引起當事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后經調處人員與死者親屬多次溝通、磋商,經過專業分析、法律疏導,最終協調達成一致意見,死者親屬自此息訪罷訴。
三、訪調聯動,人民調解信訪矛盾,方向“不撞車”,讓群眾多了份安全感。新寧縣把“攻堅克難”的勁頭轉化為“鐵杵磨成針”的堅韌,慢慢柔化群眾強弓硬弩。金石鎮居民劉某,以時任房管所干部楊某用侵占其私有房產為由要求補償宅基地,常年在各級上訪。2020年6月,信訪人與妻子一道在省府上訪并滯留多日、大吵大鬧,勸返回新寧后又在縣委武裝部內爬墻、鬧訪。縣公安局對其進行了裁決行政拘留,但因超過年齡限制未能執行。縣訪調聯動辦公室將該案作為重點案件進行辦理,年內先后召開協調會議十余次,并多次到其家中下訪,進行政策和法律解釋,聯絡親屬對其進行親情疏導,通過協調人社、房產、住建等多個部門及金石鎮人民政府,并反復與信訪人進行溝通和協商,最終達成了調解意向,促使這一困擾政府十余年的“老大難”“硬骨頭”案件案結事了。
新寧縣用人民調解信訪矛盾的法治思維,護航了“以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訪調聯動化解矛盾糾紛的“崀山經驗”搭建了信訪工作法治化、群眾化的橋梁,正如“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作者系湖南省邵陽市新寧縣信訪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