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山西藥茶:探索茶產業技術新業態

山西藥茶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悠久的農耕文明賦予了山西藥茶厚重的底蘊,科學的加工工藝成就了山西藥茶獨有的魅力,山西藥茶具有廣闊光明的發展前景。在突破山西藥茶研發技術瓶頸過程中,一方面要基于原有6大茶系技術基礎上作更新改造,另一方面需注重應用現代技術,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發展理念,培育山西藥茶走健康養生、營養價值、質量安全、科研創新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茶文化作為中國獨特的本土文化,已經不僅限于中國,茶葉、咖啡和可可并列成為世界公認的三大飲料。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于上古,有的認為起于周,起于秦漢、南北朝、唐代的說法也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無“茶”字,直到《茶經》的作者陸羽,將“荼”字減一畫寫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說法。近代以來,茶的保健養生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各種降壓茶、減肥茶及午時茶的大量涌現,使得藥茶的種類和作用不斷豐富和擴充。
所謂藥茶,是在茶葉中添加食物或藥物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療效的特殊液體飲料。廣義的藥茶還包括不含茶葉,而是由食物和藥物經沖泡、煎煮、壓榨及蒸餾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代茶飲用品,如湯飲、鮮汁、露劑等。
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中國現有糖尿病患者約1.14億,2030年全球或超5.5億。目前,糖尿病無法根治,通常依靠口服降糖藥或打胰島素來控制病情。如此龐大的糖尿病和高糖人群迫切需要一種有效、健康、安全、經濟的新降糖藥物。
桑葉是公認的一種具有調節血糖的食材,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應用于臨床。在《神農本草經》中,桑葉被稱為“神仙草”。國家衛生部1993年認定桑葉為“藥食同源”植物,國際食品衛生組織認定桑葉為“人類21世紀十大保健食品之一”。
根據桑葉降糖生物堿茶的臨床實驗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血糖顯著下降,有效率高達76%。同時,桑葉紅茶對便秘亦有肯定的療效,臨床實驗顯示便秘患者的癥狀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有效率高達95%。

目前,農業藥材生產存在受傳統田間技術限制而致栽植道地藥材品質下降的問題,發展生態化高品質原材料生產是培育山西道地藥材之本。山西道地藥材生產要堅持“人種天養”生態種植理念,通過培育優良品種、指導藥農科學種植,加大科研投入、規范種植體系,提高制藥工藝、傳承和創建本土品牌等路徑,促進道地藥材持續健康發展。此外,在合理判斷所選藥茶是否合適時,要將藥材的道地與性狀相結合,減少道地藥材非地道化品質問題,保證藥茶品質優質化、本土化、真實性,實現山西道地藥材規范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產業目標。
山西藥茶聚藥性之精華,傳茶道之神韻,兼具藥的功效、茶的味道。它是以道地中藥材為原料,采用藥食兩用的植物葉、花、根莖、果實為原料,經加工制作的單品或拼配品,采用類似茶葉泡、煮的方式,供人們飲用的產品。山西藥茶為千年本草賦予了茶品的清香,借悠然品茶體驗著保健的功效,成為獨具山西原創特色的優勢品牌。
當前,全國可作保健食品使用的中藥材有144種,山西就有66種,適合做藥茶的有62種;全國藥食同源的中藥材有110種,山西有59種,適合做藥茶的有40種;全國20種中藥材可作為新食品原料,山西有7種,適合做藥茶的有4種。特別是黨參、黃芪、連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山西藥茶在全省范圍內已經形成了包括太行山、太岳山連翹葉茶基地,晉南邊山丘陵區槐米茶、菊花茶基地,呂梁山沙棘葉茶、晉東南桑葉茶、黃芩茶、黨參茶基地等在內的6大優勢區域。

“山西藥茶”戰略的提出直溯茶的核心功能,在幾千年茶文化沉淀過程中,茶的工藝、茶的產業、茶的行業發展到現代已經成為世界人民共同認知的健康飲品之一。提出“茶的味道與茶的功效”合二為一,將茶在老百姓生活起居中所起的作用顯性化,并在此基礎上深度開發,藝術創新,這是時代的趨勢,是歷史賦予山西這一中藥材大省的契機。
企業在打造產品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確定系統標準,原材料基地的種植、采摘、加工流程的標準化,做到安全溯源、質量保證。二是以山西“茶文化”為背景,打造“茶的味道”“藥的功效”。三是注意三個關系。第一個是注意“茶”與“藥”的關系。山西藥茶戰略的提出是一個系統工程,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做到有根有據。企業在打造產品時,尤其是與茶類植物配合制成復方茶時,一定要遵循中醫藥的規律,避免出現相反的情況。第二個是在單方藥茶中,所選原材料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一株植物體內的根、莖、葉、果實在食用過程中會出現功能相反的功效,在打造單方藥茶時一定要分清原材料的性、味,做好成分測試,形成標準,控制好質量。第三個是在復方藥茶中,配比之間的關系。幾種原材料組合起來的藥茶,一定要遵循中醫藥的規律,形成配比得當的關系。

紅茶具有養生功效、消炎功效、解毒功效、提神功效與清熱功效。隨著紅茶養生功效與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提高,加之其具有獨特的品質特征,桑葉紅茶越來越受到世人歡迎,市場呈逐漸回暖態勢。在藥茶產業技術創新中,企業應堅持“抓特色、育龍頭、出精品”的發展理念和“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思路,著重從技術轉化、產品應用、市場推廣等方面發力,實現“線上線下”雙重銷售,構建順暢通達的現代茶產品流通網絡。
桑葉是植物之王,有“人參熱補,桑葉清補”之美譽。在《本草圖經》中,桑葉被稱為“神仙草”。桑葉紅茶大幅提高了桑葉的降血糖藥用成分,經多次發酵技術祛除了桑葉中對人體腸胃不適成分,克服了桑葉性寒、苦澀及無法長期飲用的缺點。桑葉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應用于臨床。1993年國家衛生部確定桑葉為“藥食同源”植物,并被國際食品衛生組織列入“人類21世紀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為人類綠色新食品源。

野生凍綠葉藥用價值極高,并含有鋅、鐵、硒等人體所需營養元素,止痛消炎、潤腸通便、排毒養顏效果明顯;通過精深加工,按照相關配方調配,制成的凍綠葉茶具有消腫、消食、止痛等方面的功效。下一步,企業將繼續打響品牌知名度、嚴把產品質量關、強化科技研發,依托豐富的凍綠野生古茶樹資源,建設集茶葉生產、銷售、茶藝于一體的文旅產業項目,打造茶葉全產業鏈,為市場提供優質安全藥茶產品,以“探秘凍綠葉藥茶 暢享健康好生活”為目標,向全省乃至全國打出一張山西藥茶新名片。
凍綠葉是屬于一種灌木作物,主要生長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向陽山地、丘陵、山坡草叢等地。凍綠葉別稱“黑午茶”,主治跌打內傷、消化不良。野生凍綠葉藥用價值極高,經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報告顯示,其中富含黃銅4.2%,黃銅的作用就是抗氧化、美容,還可以抗癌。它的含量比同類茶葉高出一倍多,還包含鋅、鐵、硒等人體所需營養元素。
如今,山西藝瀧本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充分挖掘利用凍綠葉的藥用功效,推出紅茶、綠茶、巖茶等茶飲系列,還不斷加大科研力度,提取出對人體療效明顯的元素加工制作成潔面乳、面膜等具有藥用價值的保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