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博|文
(作者單位:陜西美鑫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當前,世界經濟深度調整,中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需要弘揚企業家愛國敬業、遵紀守法、艱苦奮斗、履行責任、敢于擔當、服務社會的精神,所以聚焦企業家精神具有時代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發市場蘊藏的活力。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p>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經濟發展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為企業家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舞臺,也帶來新挑戰。在這個階段,尤其需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奮發有為、砥礪前行,引領和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活力。國有企業家作為新時代發展創新型經濟的中堅力量,更應該肩負起黨和國家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把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與企業家精神融會貫通,展現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家精神,在改革發展中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
新時代國有企業家,思想認識要高起點。作為國有企業家,必須要以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為己任,產業報國,奉獻社會。一是要有很強的業務能力、管理才干,還要體現黨和國家賦予中央企業特殊使命的要求,講政治、有信念、守規矩、講道德、能奉獻、有作為,不僅要勇于擔當,更好地肩負起經營管理國有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重要責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還要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努力為推動地方的長期繁榮穩定作出貢獻。二是要有深厚的家國情懷,對國家和人民具有深情大愛,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有更高更遠的理想追求,對國家有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以及使命感,能夠做到是非上有高覺悟,取舍間有高境界,進退中有高追求!

新時代國有企業家,立品修為要高境界?!抖Y記》講,君子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個人修為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礎。古往今來,凡是有所作為的為政者無不重視道德修養、品質歷練。作為國有企業家,提高個人修為,要做到“三個始終”。一是始終堅持學習。一方面要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堅定理想信念、固守“四個自信”,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堅持科學指導思想和正確前進方向。另一方面要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通過對法律法規、經營管理、人文科技知識的學習,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二是始終嚴格自律。要“慎始”,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保瑘詻Q防止邁向腐化墮落的第一步。要“慎獨”,別人監督不到的時候能自覺管好自己。要“慎微”,不以惡小而為之,從細節做起,從小事防起。要“慎交”,慎交友、交好友。三是始終弘揚工匠精神。所謂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突出地表現為敬業盡責的工作態度、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專注執著的精神特質。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只有堅持工匠精神,不斷改進技術、打磨產品,才能在長期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成功。
新時代國有企業家,履職盡責要高標準。國有企業家在管理崗位上,責任大、任務重,要能順應職務、崗位等各方面新的要求,盡快實現角色轉變,更好地履職盡責,必須具有三種精神:一是要有不畏艱險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創新精神是國有企業家最基本、最內在的素質特征,需要國有企業家適應發展需要,創新內容方法,內化精神修養,不斷解放思想,增強破解難題謀發展的意識和本領,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二是要有開闊思維國際視野的開放精神。隨著中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國有企業家必須具備戰略思維能力,擁有國際化視野,能夠更為全面深刻的認知和把握世界經濟發展態勢,抓住國際市場機遇,不斷拓展企業發展新境界。三是要有尊崇法律的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企業家創新精神得以保護和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國有企業家必須遵守國際法、公司法、環保法、質檢法、稅收相關法規相關條款,堅持依法經營,財務管理合乎法律法規,生產經營過程中合乎安全要求,產品質量合乎綠色要求,對外排放要合乎環保要求。
同時,在推動國有企業在改革創新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國有企業家一定要理解和處理好三個關系:
一是理解和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三者之間的關系。做強做優做大企業,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國企重要的經濟責任,但不是唯一責任。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出現了唯“經濟效益論”,認為經濟效益好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甚至為了片面的“經濟效益”,不惜打擦邊球、踩紅線、破底線,教訓深刻。國有企業家在為企業創造業績的同時,應當有大局意識、全局觀念,維護好國家利益、人民利益和集體利益,履行好“政治”責任;要成為企業文化的代言人和傳播者,實踐對社會大眾的承諾,樹立企業良好的企業形象,履行好“社會”責任,推動企業走得更遠、更加穩健。
二是理解和處理好信任和監督的關系。“嚴管就是厚愛,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對國有企業家要“信任”不能“放任”,既要“嚴管”又要“善管”。在生活上要多關心、工作上多幫助,正風肅紀要抓早抓小抓經常,形成一種工作常態。同時,國有企業家自己要常敲“廉政鐘”,常聽“批評話”,學會在監督下創業干事,要理解接受監督也是接受企業對自己的一種愛護。
三是理解和處理好創新和容錯的關系。當前,中國和全球都處于經濟轉型期,國企改革進入了攻堅階段,即將面對的是一系列的困難和挑戰。雖然企業目前的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但我們仍有一些公司面臨虧損、減員等方面的壓力,過去我們制勝市場的一些生意邏輯、商業模式、經營思路,在新的發展環境中已經明顯不適用了。這就需要我們的國有企業家摒棄舊念,敢于創新,以勇于擔當、銳意改革的精神沖云破霧、破除萬難。在創新的過程中,我們要保護那些敢做有為的優秀國有企業家,把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改革的無意過失與為謀取私利的故意行為區分開來,要為國有企業家干事創業解除后顧之憂,營造直面困難勇于擔當、推動改革敢于突破的良好氛圍,形成支持改革、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最大限度調動國有企業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總之,培育新時代國有企業家精神,不僅依賴于企業家積極作為,主動內化精神修養,不斷解放思想,也需要健全國有企業家激勵與約束、信任與監督的制度體系,形成鼓勵國有企業家敢闖敢試的容錯機制,為國有企業家干事創業營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