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添(北京京高氣體有限公司,北京100194)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也在不斷的提高。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我國的各個行業和領域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這其中,化工行業整體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從實際意義上來講,化工行業當中的很多方面都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風險,尤其是在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方面,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入手,采取適當的措施有效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從根本上避免和消除安全問題及隱患,保證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
從實際意義上來講,危險化學品自身具有極強的腐蝕性、毒性以及易燃易爆性,如果管理不當,很容易引發嚴重的安全事故,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同時也會對環境造成極為嚴重的污染。當前,危險化學品運輸問題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成為了社會公共安全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文圍繞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展開一系列的討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危化品道路運輸風險評估是當前有關專家和學者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同時也是從微觀的層面對化學品運輸監管系統以及區域聯控建設的重要理論依據。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危化品運輸風險評價研究工作正式開始,到目前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模型,從總體的角度來講,可以將其分為靜態條件下風險評估和度量模型及時變條件下的風險度量模型。
在風險評估度量模型方面,有關專家和學者提出了基元路段這一概念,將風險細化為財產風險、人口風險以及環境風險,對不同的風險類型分別進行度量,在此基礎上制定了風險度量模型[1]。此外,還有專家提出了在重點有滿意解,同時也能夠避免評價近似性風險精確度量模型。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用事故致因理論以及事故后果模型對業態化學品運輸風險進行辨別,并對其做出危險度評價也是當前主要的三維度評價模型之一。最后一種是將風險分級引入到度量模型當中,從而可以實現對有害品風險度量的分析和研究,如此能夠有效的克服先前模型當中所存在的計量誤差。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當前在時變條件下風險評估模型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對較少。有關人員制定了估計人口風險的模型,以此能夠獲得有害物品在運輸過程當中的最小人口風險和最佳的出發時間。在此基礎上對時變條件下有害品運輸過程當中的其他風險度量模型展開相應的研究,如此可以為危險品運輸風險評價工作提供了切實可靠的科學依據。
從總體的角度來講,風險評估以及度量模型可以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對危險品運輸風險進行測評,需要注意的是,風險影響因素不僅體現在人口、環境、政府、企業以及社會這幾個方面,可以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細化和拓展。上文所描述的諸多模型并沒有對風險屬性以及相應的動態時變條件進行充分的考慮,因而在風險評估以及度量模型方面依然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時變條件下風險模型相關研究較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相應的理論體系。特別是時間因素對于風險以及成本所產生的影響復雜程度相對較高,尋求時間因素和風險以及成本之間所存在的精確關系是相關工作人員接下來所要研究的重點內容。
從實際意義上來講,危化品運輸相關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為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當中的安全性以及區域聯控提供切實的技術保障。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需要涉及到諸多的技術手段,其中主要包括了RFID、GPRS、3S、GSM 等,有關專家和學者針對其中的單個技術已經展開了陸續展開了科學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首先,提出了4 層危險化學品運輸安全智能管理系統的架構,并對ITS 技術在危險化學品公路運輸過程當中的實際應用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方案。此外,還有專業人士在理論層面上進行分析,研究出將GPS、GIS、GPRS以及GSM等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結合應用,以國家ITS框架作為基礎,制定了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信息系統的總體框架。還有相關工作人員針對RFID、GPRS 以及GPS 三種技術的特點進行融合,形成了能夠實現對車輛進行跟蹤監控的系統框架,從而進一步提升了相關技術手段應用的全面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盡管人們在GPRS 以及GPS 等方面技術手段的應用相對成熟,但是在RFID 等相關技術方面的應用依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就技術應用層面而言,當前主要被應用于對車輛的跟蹤以及監控方面,并沒有對數據分析、突發事件的防范以及預警等機制進行充分的分析和考慮,從而使得相關技術的應用范圍過小,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技術平臺,自然也就無法從整體上對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工作進行整體的監控[2]。
人們在危險品運輸風險方面的研究盡管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歷程,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逐漸暴露出了很多新的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此有所重視,下文對當前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發展趨勢進行闡述。
在以往的研究當中,所應用的數據材料通常只是局限于一個很小的范圍,且數據相對分散,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研究的過程當中,相關工作人員并沒有對其進行宏觀的分析和對比。正因為如此,勢必會導致統計規律以及所建立的模型有效性無法得到切實的保障。在綜合化的研究趨勢之下,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該對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以及不同事故種類的相關數據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時也要將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定量模型大多集中在選線以及風險評價兩個方面。在大區域整體路線的規劃、預警、調度、監管以及聯控等方面所建立的模型研究則相對較少。模型考慮條件不夠全面,其中還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以及突發因素并沒有得到深入的考慮和分析,在日后的工作當中,相關專家和學者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范圍,從宏觀的角度對所有可能產生影響和限制的因素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進而能夠切實的保障所建立的模型可以更加符合實際[3]。
當前,統一監控平臺依然處于研究的初級階段,省內以及省間的聯控機制并沒有建立,相關機制的研究和建立依然需要一段時間,并且短期內還不能大規模的投入使用。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因為不同地區的政策以及技術條件和水平的影響,使得很多信息資源根本無法得到有效的共享,網絡建設重復,所應用的技術手段相對單一,存在著嚴重的聯而不動的問題,對我國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管理工作的發展造成了直接的影響與阻礙。
前文以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為主線,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描述。從總體的角度來講,危險化學品運輸過程當中的安全性對很多方面都產生直接的影響,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積極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方式,從根本上保證和提升運輸過程當中化學物品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