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 趙波 谷闖 邊士成(錦西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遼寧 葫蘆島125001)
錦西天然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為一家大型化肥企業,年產成品氨30 萬噸,尿素52 萬噸,合成裝置采用布朗工藝流程,工藝復雜,技術先進,自動化程度高。
合成氣壓縮機100C2是合成氨生產系統的重要設備,軸瓦溫度過高會造成機組聯鎖停車,并會引發軸瓦損傷、軸承損壞等一系列不可逆轉的惡性事故。2018年3月,100CT2蒸汽透平止推軸承瓦溫(TI512)出現高報警。經過系統排查,發現潤滑油總管上油溫度55.7℃,振動位移監測值無變化。如不做出改善措施,隨著夏季的到來,環境溫度逐步升高,軸瓦溫度將會影響到壓縮機機組過夏,甚至會影響工藝系統的連續運行。

圖1 合成氣壓縮機透平圖
合成氣壓縮機100C2 為離心式壓縮機,主要流程如圖1所示。
合成氣壓縮機的透平100CT2 為抽氣冷凝式透平,高壓蒸汽管網來的溫度515℃、壓力12.5MPa 的高壓過熱蒸汽經主汽閥XV112 及高壓調節閥PV253 進入透平100CT2 膨脹做功,在透平中膨脹做功后的蒸汽一部分在36bar、348℃的條件下經過單向閥XV127 抽出,作為中壓蒸汽管網供汽,另一部分蒸汽經過透平低壓閥PV132進入到透平的后段繼續膨脹做功,最后經過透平的末級葉片排入到表面冷卻器中冷凝,由冷凝液泵提壓后送至水氣精制系統循環利用[1]。
TE511、TE512兩個探頭同時顯示溫度高,排除探頭故障指示不準的原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換熱器利用循環水對油進行換熱,隨著裝置的運行,換熱器容易出現堵塞、結垢等問題,降低換熱面積及傳熱推動力,導致換熱效果不好,透平潤滑油上油溫度高,從而造成軸承溫度不能被有效降低,最終使TE512出現高溫報警。
循環水的溫度直接影響換熱器冷卻效果,致使潤滑油熱量無法有效移除,進而影響透平上油溫度,在換熱器效率無損失的情況下,循環水溫度高,傳熱推動力減小,同樣無法有效將油品冷卻至設計溫度范圍。
上油管路有一¢10限流孔板,對軸承的上油量起到限流作用,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孔板的大小直接影響上油量。上油量較少,軸承熱量無法有效移除,繼而造成軸瓦溫度升高。
軸位移增加,會使軸承間隙縮小,上油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油流量也會相應較少,造成軸瓦溫度高。

圖2 增加的外循環冷卻器
先后增加兩臺外循環冷卻設備(如圖2中紅色部分)作為降低油溫的輔助設備。流程為從油泵出口管線引出一股潤滑油,經過外加油冷器冷卻后直接并入軸承上油壓力表根部,這股較低溫度的潤滑油將直接降低進入止推軸承的油溫,同時降低軸瓦TE512溫度。
環境溫度升高時,為防止油溫受環境溫度影響而升高。在油冷器上方安裝噴淋管線,通過噴淋達到降溫效果(如圖3 所示)。

圖3 潤滑油冷卻器增加噴淋
并且從監測情況來看,此舉措起到了一定的降溫作用。
循環水的溫度,對換熱效果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與水汽車間協調,繼續降低循環水溫度,最大限度的調整一循二循配比,保證合成循環水量、水溫,從而增強油冷卻器的換熱效果。
止推軸承的上油管線壓力表根部增加輔助上油管線(φ 10mm不銹鋼管),增壓冷卻后,軸承上油壓力提高到0.1MPa,軸瓦溫度下降3℃,此措施雖取得一定效果但未達到預期目標。事實證明此項措施有效,但受管徑限制上油壓力已無法繼續提高,達不到更好的效果。整改措施:增大上油管尺寸,更換輔助上油管線為1/2//不銹鋼管,更換后上油壓力可提高到0.15MPa以上。調整后溫度可以下降到113℃左右。
上油孔板尺寸為¢10,導致孔板上油量小,通過查找圖紙,檢修測量,對標學習等多方向研究考證,最終決定增大孔板尺寸到¢13,從而提高軸端上油量,最終達到降低軸瓦溫度的目標。
大修檢查軸瓦間隙、瓦塊磨損情況,保留數據,對軸瓦間隙加以確認,進行重新調整。
改造后軸瓦溫度由119℃以上報警值降至115℃并保持穩定,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使機組順利的度過了夏季高溫天氣,達到降低軸瓦溫度TE512的目的。

此次處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多種措施并行,最終達到了預期目標,保證了合成氨裝置平穩度過夏季高溫天氣。降低上油溫度、增加上油量等措施,是從工藝的角度,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保證裝置的連續運行,達到處理方案預期效果,同時為以后遇到此類問題提供參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