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荷蘭鹿特丹默威港建成了世界上首個“漂浮農場”,利用它來養殖40 頭Meuse-Rhine-Issel 奶牛,目的是幫助該市持續生產更多自己的食品。雖然海面上不是修建農場最理想的地方,但為了保障鹿特丹城市居民食物的可持續供給,有必要把農場建在居民區附近。這樣其實也縮短了產品的運輸距離,減少了交通污染。
這次漂浮農場的成功經驗為下一階段的漂浮蛋雞農場鋪平了道路。“現在很多消費者都不知道食物是如何生產的,而且消費者對產品透明度的期望越來越高,因此我們將向公眾開放農場供消費者參觀,并將直接向其銷售部分農場產品。”農場負責人表示,“同時,整個設計盡可能透明的同時,也將保持一定的封閉性,以減少來自海港地區大量野生鳥類的禽流感風險。”
因為這些漂浮農場未來將位于居民區,目標必須是零排放。該農場表示其排放將保證100%透明,粉塵和氨氣等物質將被過濾出去,出風口以及農場的各種過濾器性能將實現實時監測數據。從殘余物的排放控制,包括用城市食物垃圾做的飼料生產,到雞蛋產品(例如雞蛋漢堡)的生產,一切都在農場的限制下進行設計和實施。
漂浮農場相關人員稱,對于許多食品生產公司而言,清理食品廢棄物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價,然而這些食品廢棄物可以作為農場所用飼料的一些成分,是可持續且可循環的。而且這已經在漂浮奶牛農場有了成功的應用。而且,在奶牛和即將開建的蛋雞農場之后,一個蔬菜農場也已經在規劃設計中,雞糞和牛糞都可以作為蔬菜種植的肥料和燃料。
隨著人們對健康食物的需求上升,城市化快速發展以及氣候變化,我們不能再單純地依賴過去的糧食生產系統。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在我國沿海發達城市或將實現這種漂浮農場以及特殊的陸地農場位于城市中心,能夠減短食品供應鏈條,以此方便人們的生活;同時還能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可追溯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