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萬(廣饒縣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山東 東營 257300)
2020 年春節期間,突然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給中國社會帶了巨大沖擊。隨之而來的是全國范圍內的交通管制、工廠停工、店鋪歇業,對我國經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疫情傳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圍之廣、造成后果之嚴峻,考驗著中國國民經濟未來的發展。經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20 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 億元,同比下降6.8%,這是我國自1992 年以來,單季度經濟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 億元,同比下降9.6%。國內制造業領域遭受重創,橡膠輪胎產業作為化工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代表首當其沖。這讓本就在轉型升級中艱難爬坡的輪胎行業,更是雪上加霜。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橡膠輪胎產業的沖擊和影響,圍繞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出明顯階段性特征。國內疫情爆發初期,我國橡膠輪胎產業行情出現斷崖式下滑,產業經濟停擺。以2020 年3 月中旬為分界點,伴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國逐步解除封閉式管理,復工復產的有序進行,帶動國內橡膠輪胎產業環境出現好轉。與此相對,國外疫情的迅速擴散,使得海外橡膠輪胎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危機。
輪胎企業的規模效應特點非常明顯,產能利用率低將直接導致生產經營成本被動上升。疫情停工停產期間,橡膠輪胎生產企業營收大幅縮水,大量的訂單交付延期,也增加了輪胎企業遭受違約和索賠的風險。但企業仍要面臨固定費用支出,如租金、貸款利息和必須的工資、稅金。額外的消毒防疫工作,也加大了企業的運營成本。資金鏈緊繃的高壓下,大型企業舉步維艱,中小型企業則面臨著資金鏈斷裂引發的破產危險。
假期的不斷延長,造成企業員工到崗日期推遲。即便是復工復產開始之后,政府規定跨省市務工的外地人員,需要先接受為期14d 的自我隔離,隔離期滿后,才能返崗工作。除此之外,企業還需承擔著員工因防護不當被感染的風險,部分企業要求員工錯時工作,避免人員聚集。開工人員數量有限,致使企業產能下跌,輪胎產量難以提升至正常水平。
疫情期間,國內實施了嚴格的交通管制措施。物流運輸的中斷,引發原材料供應出現瓶頸,這就意味著上游任何一種原材料的供應吃緊都直接拖慢了輪胎企業的生產節奏。同時,成品輪胎的運送基本處于停滯狀態,產品銷售遭遇艱難困境。
2 月份,國內汽車產銷量顯著萎靡,乘用車銷量同比暴跌81.7%,消極效應也波及至原配輪胎產業鏈。輪胎的需求與公路運輸等活動呈強正相關性,出行和運輸受阻,也是國內替換胎市場的需求降低的直接原因。廣大的經銷商群體也在緊張的防控形勢下選擇閉門歇業。市場消費能力的下降帶來負面影響向上游傳遞,使橡膠輪胎生產企業承受著巨大壓力。
疫情爆發以來,政府為應對經濟下滑,出臺不少相關的企業幫扶政策,包括免租減稅、禁止抽貸、銀行降息等。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在這樣的前提下,橡膠輪胎生產企業無論是經濟止損,還是恢復市場,都享受到了相應的紅利,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運營壓力。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1~2 月,我國橡膠外胎產量為8086.5 萬條,同比下降27.29%,減少了超過3000 萬條輪胎。出口方面更是慘淡,根據上海海關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 年1~2 月從上海海關出口的橡膠輪胎共7298t,同比下降21.5%,出口金額同比下降了25.8%。這個下降幅度是史無前例的,國內輪胎行業整體在國內疫情蔓延期間表現出明顯頹勢。
隨著國內疫情的持續好轉,國內各大輪胎企業復工已基本完成,產能陸續恢復,企業資金逐步回流。2020 年3 月國內橡膠輪胎外胎產量為7140.4 萬條,環比大幅回升。玲瓏輪胎、三角輪胎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已交付多起訂單,目前基本接近滿負荷生產,賽輪輪胎更是開始推進工廠擴建項目。
3 月份,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3.3 萬輛,汽車銷量呈現谷底V 型回升,零售環比增速近300%,體現疫情后的汽車剛需消費恢復較快。國內封閉式管理解除,交通管制放開,物流運輸和人們出行的增多,也使得公路運輸活動恢復,輪胎產業市場需求得到激活。
與此同時,歐美成為新冠疫情爆發的重災區,歐美市場的汽車需求持續萎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經有14 家車企叫停了100 多家工廠,這是10 年來最嚴重的汽車產業生產中斷。東南亞產區疫情擴散的不確定性則直接影響國際橡膠輪胎產業的原材料供給。東南亞多國采取封國政策,引發業內人士對原材料供應的擔憂。為應對終端消費市場的行情低迷,以及疫情擴散引發的產業鏈風險,國外多家輪胎企業選擇調整產能,以米其林、固特異、普利司通、德國馬牌等為代表的國際輪胎行業巨頭紛紛采用裁員降薪、停工減產等方式,縮小疫情對輪胎業務的影響。
海外疫情的不斷擴散,導致各類汽車和輪胎展會被取消或推遲。原本計劃于3 月3 日開幕的第90 屆日內瓦國際車展正式宣布取消。輪胎工業協會推遲了原定于5 月6 日至7 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大堂日”和“環境峰會”。 疫情還導致全球物流、航運發生大范圍停滯,輪胎國際貿易受到嚴重影響,輪胎企業的風險點顯著增多。企業之間,國家之間的貿易博弈將加劇,由此帶來的貿易摩擦將會接連不斷,全球輪胎企業不得不謹慎做出應對措施。
近幾年中國輪胎出口依賴程度在40%以上,海外疫情持續蔓延將造成今年國內輪胎出口量大幅縮減。目前,中國輪胎已經在歐美以及其他多個國家遭遇雙反貿易壁壘。此外,諸多輪胎外商或以取消訂單的方法應對經濟危機,國內輪胎企業將面臨大量退單。
海外橡膠輪胎市場的持續低迷,大量工廠停工停產將造成全球輪胎產能驟減,而中國輪胎消費的恢復則推動國內輪胎需求的增加。為緩解資金壓力,國外橡膠輪胎生產企業勢必將銷路對準有著龐大規模的中國市場。另一方面,國內輪胎出口受阻,產品回流國內也成為必然趨勢。中國橡膠輪胎市場將成為國內外各大品牌爭奪的重要陣地。
目前,國內輪胎行業經過多年的粗放式發展,技術水平低、行業“小散亂”、集中度低等現象比較明顯。在疫情加速影響下,產品技術含量較低以及規模效應較差的中小企業將加速淘汰出局,長久來看,企業應加緊戰略調整,進行技術布局。輪胎企業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實現高質量發展,愈發迫切。
突發的“黑天鵝事件”往往考驗的都是企業的未來競爭力。應急預案準備充足、 財務結構合理及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較高的輪胎企業在此次疫情中占據了優勢,相對于風險意識薄弱的輪胎企業,大規模降低了損失,并能夠及時投入到復工復產進程中。每一次消費市場的危機在有超前意識的企業面前就是一次改變市場格局、擴大業務版圖的機會,這將帶動行業整體對風險把控的重視力度。
互聯網推廣渠道,在疫情到來之時的應變速度著實讓人震驚。未來橡膠輪胎線上+線下的商業模式,在行業發展中的戰略位置愈發重要。不少的輪胎品牌都開始布局線上業務,發展線上形式,打造更開放、更專業、更智慧、更融合的輪胎產業供應鏈智能化運營平臺,以適應“互聯網+”時代下的產業變革。
此次疫情對橡膠輪胎產業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2020年是自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輪胎市場最為動蕩的一年。國內橡膠輪胎產業在應對巨大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重大的歷史機遇。目前,我國抗疫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橡膠輪胎行業也在快速恢復中,我國的橡膠輪胎產業務必要抓住時機,采取積極的戰略布局,提高自身實力,贏得健康可持續的長遠發展,在今后的國際產業競爭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