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李 玲,苗晉玲
(1.山西中醫藥大學,山西 太原030024;2.山西中醫藥大學第三中醫院,山西 太原030024)
李玲,教授,山西省名老中醫,在老年癡呆的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現將其運用磁圓梅針治療老年癡呆前輕度認知障礙1例(患者無任何基礎病)介紹如下。
老年癡呆前輕度認知障礙屬于中醫“呆病”“健忘”“虛勞”“善忘”等范疇,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寫到:“小兒無記性者,髓海未滿;高年無記性者,髓海漸空。”首次提出該病與腦的功能障礙有關。老年人腎氣逐漸衰退,繼而髓海不足,腦失濡養,生理活動逐漸退化,進一步可發展為老年癡呆。《素問·宣明五氣》曰:“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說明人的精神活動與五臟有密切的聯系,五臟的功能失調進而會影響人的精神活動。
該病的治療以平衡陰陽、疏通經絡、祛除邪氣、鼓舞正氣為主。取背部膀胱經的大杼到白環俞、附分到志室等穴位。操作方法:取師氏磁圓梅針,囑患者取俯臥位,暴露背部,醫者用右手拇指、食指握住針柄中部,中指、無名指握針柄尾部,用中度腕力自上而下叩擊膀胱經各穴位,叩擊時皮膚出現潮紅,第2日皮下有青色斑點[1]。每個穴位每次叩擊15下,每日3次。7 d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癥狀可有改善。
患者,女,58歲,2019年3月12日就診。主訴:記憶力下降半年且逐漸加重,伴注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減退2個月。患者因1年前家人突然去世,出現默默不欲言,近半年出現記憶力減退,近2個月出現注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減退,但不影響日常生活。既往體健。簡易智能精神狀態量表(MMSE)評分為25分,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評分為24分。診斷:老年癡呆前輕度認知障礙。取穴:背部膀胱經的大杼到白環俞、附分到志室等穴位。治法:平衡陰陽,疏通經絡,祛除邪氣。按上述操作方法治療,2個療程后MMSE評分為28分,MOCA評分為26分,記憶力和注意力均得到改善。
足太陽膀胱經絡脈在腎,上可與大腦相通,其經別入心中,臟腑的精微物質均輸注于背俞穴中,與人體的各個經脈均有聯系,所以能將腎的精氣、心的氣血及其他臟腑的精微物質向上輸注于腦,滋養腦髓,以供養元神,膀胱經“絡腦”的本質是“屬腦”。膀胱經是陽氣主要的匯集場所。《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精則養神。”《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曰:“然陽氣者,內化精微,養于神乎。”所以,足太陽膀胱經上的穴位可以增強人體陽氣,進而滋養人的精神。膀胱經在背部的循行涉及五臟六腑的精氣運行,刺激膀胱經實質上是在刺激五臟六腑。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磁場,如果人體陰陽失調,人體磁場也就失去了平衡,會影響人體各系統的運轉及代謝。磁圓梅針屬于新九針的一種,其磁力達3 500 G以上,并將靜態的磁場變為動態的磁場,叩擊經絡穴位的同時刺激穴位,發揮雙向調節作用,從而達到陰陽平衡、祛邪扶正、祛除病痛的目的[2]。
目前普遍認為發生癡呆的高危人群是老年癡呆前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3],且由于老年癡呆前輕度認知障礙階段起病隱匿,常被人們忽視。癡呆病位在腦,但其病機與五臟氣血陰陽失衡有著密切的聯系,該病性質為本虛標實。磁圓梅針治療老年癡呆前輕度認知障礙是新九針獨特的療法,通過在背部膀胱經經絡進行叩擊以調節機體陰陽平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