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冬(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 乙烯項目部黨群工作部,福建 泉州362103)
中化泉州乙烯項目部(以下簡稱“乙烯項目部”)承建的中化泉州100 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項目(以下簡稱“乙烯項目”),位于福建省湄州灣石化基地的泉惠石化工業園區,總投資約325億元,占地面積約6500畝,于2015年12月4日獲得福建省發改委核準,可研報告及投資申請于2016年12月12日獲得中化集團黨組批復。項目按照“科學至上”的理念規劃設計,建設內容包括:改擴建煉油裝置1套、新建100萬噸/年乙烯、80萬噸/年對二甲苯等化工裝置11套,以及煉化一體化優化項目、配套公用工程、儲運設施和碼頭工程。主要產品包括:HDPE、EVA、EO/EG、PP、丁二烯、PO/SM、對二甲苯等。
乙烯項目具有投資規模大、工期緊、參建單位多、涉及面廣、客觀條件變化繁雜等諸多特點,且同期在建的同類型煉化一體化項目較多,設計、采購、施工等行業資源競爭激烈,項目建設時間非常緊迫。面對以上困難,必須緊密圍繞項目建設大局,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的自身建設,發揮黨委核心的組織作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將其政治優勢作為提高乙烯項目部綜合競爭力的法寶,探索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的載體與抓手,確保實現項目安全、質量、進度、費用、廉潔五大管控目標的實現。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會議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企業黨組織要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歸結到一點,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乙烯項目部黨委堅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貫徹執行好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好集團公司黨組、能源事業部黨委的安排部署,確保黨對企業的領導不動搖。
(1)堅持開展中心組理論學習。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科學至上、知行合一”的重要精髓,堅持學以致用,努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落實雙重組織生活制度的同時,建立領導班子基層聯系點機制。將7個項目分部視為基層班組,列入領導班子基層聯系點,每名領導班子分派一個項目分部,要求領導班子深入基層調研,共同學習研討,加強監督檢查,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實際問題,指導聯系點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并細化領導班子落實基層聯系點工作任務,包括一次黨課、一次安全教育、一次組織生活會、一次座談會、一份調研報告。
(3)強化集體決策。制定發布“三重一大”決策事項管理規定,明確黨委會、經辦會審議范圍,涉及“三重一大”事項均通過黨委會或經辦會集體討論決策。同時,充分發揮專業委員會和權責體系流程的作用,嚴格把關黨委會上會議題,嚴格杜絕不該上會議題上會,使黨委會更聚焦于項目部重要重大事項的決策,切實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
制定黨委議事規則,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全過程參與項目重大事項決策。加強會前醞釀,會中實行“一把手”最后發言機制,做到充分討論,規范黨委會紀要工作標準,詳細記錄討論、表決全過程,增強黨委班子成員集體決策的責任意識。截止2019年11月21日,乙烯項目部共召開138次黨委會,審議各類重要事項或方案等315個議題,有力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4)通過加強班子自身建設,乙烯項目部黨委不斷加強理論素養,提升引領和推動項目建設實現科學發展的水平。2017年,項目部黨委認真分析項目管控模式對安全、質量、進度及投資的影響,組織召開項目管理培訓研討會、項目管控方案紅藍軍對抗答辯研討會,深入調研組織架構、人力資源配置、設計、采購、施工、界面管理、HSE 管理、質量管理、費用控制、信息化建設、第三方服務等方面的最佳組合方案,最終形成具有針對性的項目管控方案,調整項目合同策略,組織對項目管控方案進行優化調整,做好項目頂層設計。
科學論證、優化調整乙烯項目總體設計方案,新增連續重整、加氫裂化裝置,項目產品結構得到優化,乙烯裝置原料成本降低,高價值化工品產量大幅度增加,項目投資收益率顯著提升。
2018 年7 月,針對項目進展情況,乙烯項目部黨委組織專題研討,明確以項目分部為主導,全面驅動項目設計、采購、施工,實現專業協同和管理重心下沉,確保“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并在組織領導、計劃管控、考核激勵、加強授權等方面向項目分部傾斜資源,做強項目分部,充分調動項目分部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促進設計、采購、施工環節的緊密銜接,實現項目進度深度交叉,充分挖掘人力資源潛力,發揮進度驅動作用。
基層黨支部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推進乙烯項目建設的戰斗堡壘。
(1)落實“四同步、四對接”要求,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為更好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根據項目建設不同階段的特點以及黨員分布,及時優化調整基層黨支部設置。乙烯項目部成立伊始,根據黨員分布、分管領導情況,成立6個大聯合支部,涵蓋18個部門的黨員,通過組織生活的開展,有效促進項目管理團隊的團隊融合。隨著項目的逐步深入推進,按照“支部建在連隊上”的原則,逐步撤銷聯合黨支部,在具備成立支部條件的部門單設黨支部。針對生產準備人員大規模外出實習的情況,因地制宜,在各實習基地組建黨支部,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交流,定期進行指導、交流和考評。針對北京工作組設計、采購、設備人員集中的情況,設立北京工作組黨支部,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紀律建設,為建設陽光工程奠定組織保障。
(2)建章立制,加強制度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乙烯項目部從建章立制著手,根據集團黨組“1+4”黨建工作制度體系、中化能源黨建工作體系要求,制定發布11 項乙烯項目部黨群工作制度,其中管理規定2 項,管理辦法6項,管理細則2項。每年組織學習傳達集團公司、中化能源黨建工作會議精神,并組織制定年度黨建工作計劃要點,指導當年黨建工作的進展。制定部門績效黨建項目考核細則,將黨建工作考核納入部門績效管理。建立支部書記工作會議機制,定期通報本季度黨建重點工作完成情況,部署下季度黨建重點工作,做好黨建工作計劃完成情況的跟蹤落實。各支部配置統一規格的黨務公開欄、黨務工作記錄簿,不斷記錄黨建活動開展情況,總結經驗。靈活運用微信群等新媒介,實時通報各基層黨支部黨建工作進展,增進學習交流。
(3)推行支部主題黨日制度與微型黨課制度。激發支部活力,按照300元/人的標準,從黨團活動經費中列支,下發至各基層支部,倡議各支部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各具特色的黨日活動,并在實施過程中給予人員、技術指導等支持,各支部結合各自業務工作特點,開展主題演講、知識競賽、紅色景點現場教學等活動。要求各部門工作例會前5分鐘開展微型黨課,由黨員傳達新的黨建思想、理論和重要會議精神、分享業務知識。支部主題黨日、微型黨課機制實行以來,支部活動方式方面實現從集中、統一、大型向分散、多樣、小型轉變,在活動時間上從以脫產活動和業務活動相結合,向以業余活動為主轉變,活動效率得到提高;活動內容上由“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著眼于提高黨支部的戰斗力和黨員的素質提升;取得了較好成效。
通過緊緊圍繞項目建設,持續加強組織力建設,有效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乙烯項目部黨員職工隊伍理論與業務素質得到不斷提高,宗旨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協作意識進一步增強,黨建工作影響力、基層黨建活力得到明顯提高,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