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寧(吉林油田英臺采油廠,吉林 白城137317)
常規的石油開發模式,是通過注水開發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已經不能作為維持石油開發的動力系統了,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我國對于石油的不斷開采利用,表層易開采的石油已經逐漸減少,而當今超低滲油藏已經成為我國可利用石油資源占比較重的種類,但是由于超低滲油藏的特殊性:物理性質較差,化學性質復雜,我國目前主要通過對低滲透油藏進行高強度、大規模的體積壓裂來改變它的體積,破壞它的結構性質,以此讓石油在地層之下形成裂縫系統,使石油分布不均勻,然后進行開采利用。
因為超低滲油藏物理密度大,導致滲透性低,如果運用常規的壓裂方式就會增加壓裂裂縫的難度,也無法有效提高開采效率,從而使得開采超低滲油藏所能獲得的利益大大減少,所以需要創新出一種新型的方式來進行對油藏的物質性質加以改變,體積壓裂技術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問題,通過體積壓裂,超低滲油藏被進行改造,會在地下產生不規則的多條裂縫,裂縫之間相互交錯以此形成復雜的裂縫網絡,使得超低滲油藏的體積隨著裂縫數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大了油藏的滲透性,降低了油藏開采的難度,大大提高了可利用區域,增加效率,而滲吸采油則是利用滲吸原理,在裂縫之間進行液體的交換,通過與體積壓裂技術相結合,使得基質與裂縫的交換速度大大提高,從而加強滲吸作用,減少體積壓裂產生的壓力差,增強穩定性,提高超低滲油藏開發的經濟效益。
土層和油層在進行體積壓裂時,不僅會產生單一裂縫,而是會形成復雜的裂縫網絡,從而增加了超低滲油藏的滲透性,增大油藏體積,但是體積壓裂的適用范圍較窄,對于超低滲油藏所處的地形、環境具有特定的條件要求。體積壓裂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對于不同的情況可以靈活使用不同的體力壓裂方法,盡可能提高壓裂的效果作用。與體積壓裂不同的是,滲吸采油具有一套相對完整正式的原理理論,根據滲吸采油的速度理論公式,我們可以得知,影響滲吸采油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儲層滲透率、裂縫含油量、裂縫網絡疏密等等,同時,還與基質和裂縫的接觸關系有關。
目前我國最常見的體積壓裂技術就是滑溜水壓裂技術,體積壓裂液中以滑溜水為主要成分,此外還有表面活性劑、黏土穩定劑、減阻劑等等,通過改變壓裂液中各成分的含量,來改變體積壓裂的程度,而在體積壓裂液配制之前,需要對超低滲油藏厚度進行嚴密精準的測量,探究超低滲油藏中裂縫網絡的相關情況,調節與支撐劑用量的關系,來準確的把握體積壓裂液中各成分的占比,以在體積壓裂時達到最好的效果。同時也應該考慮到儲層對于整個超低滲油藏開采過程中的影響,體積壓裂技術應該最大化提高與儲層的接觸,提高單位產量,例如在進行對于隴東油田的超低滲油藏開采時,超低滲油藏暴露出油氣呈現多種狀態的問題,而且土質中有機物的含量非常高,自然條件下,超低滲油藏的滲透性極差,阻礙影響了油藏的開采進程,而通過大規模的體積壓裂,人為地改變了油藏的性質,增加了儲層中裂縫的密集程度,大程度上增加了接觸面積,以此有效地提高了油藏的開采效率,增加了經濟效益。
滲吸采油過程主要有3個階段:注水、悶井、采油,注水階段是將裂縫網絡中注滿水,通過提高裂縫中的滲透壓,使得裂縫與基質之間產生壓力差,從而發生滲吸效果,液體緩慢的經裂縫滲入到基質中,讓基質的壓力慢慢上升,由此可以加強地層中的能量,擴大超低滲油藏的體積,達到更好的滲吸效果,注水期結束后,等到基質和裂縫中的壓力幾乎達到平衡時,進入悶井階段,完成孔隙,裂縫之間油水的交換,將超低滲油藏中的油分通過水的沖擊帶出,以達到開采的目的,最后進入采油階段,因為油水之間成分發生轉換,所以裂縫及基質中的壓力也在此過程中不斷減小,油分的滲吸速度也就在不斷加快,通過井筒將被水交換出來的油分采出,但是采油的過程比較不穩定,很難掌控裂縫與基質的平衡的時間,所以對于采油的技術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
超低滲油藏體積壓裂與滲吸采油開發新模式是我國在超低滲油藏開采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傳統的油藏開采方式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突破、完善超低滲油藏開采的不足也是當今社會相關從業人員面臨的重要問題,我國在超低滲油藏開采領域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非常具有潛力,我國也會不斷地努力,為超低滲石油等資源的開采利用提供堅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