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家正規的企業,日常操作當中,員工入職就簽勞動合同,繳納五險一金,該給員工發的工資一分不少,加班工資也是依法支付的,總之,各方面都是按照勞動法律規定來操作的。
最近,有位員工與其直屬上司因工作分配問題鬧得不是很愉快,于是想要離職,然后在提交辭職信的時候,也和HR表達了其上司處事不公平的不滿,揚言要去申請仲裁,我們內部反省了下,也沒什么做得不當的情況,想問,這種情況員工可以去申請仲裁嗎?
對于員工而言,只要員工認為自己和企業之間存有勞動爭議或糾紛,期望通過仲裁委員會解決相關的爭議或沖突,他就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因此,申請勞動仲裁本身是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不會因企業方沒有違法操作,就限制勞動者行使這項權利。
對于仲裁委來說,如果勞動者申請勞動仲裁時,所爭議的范圍屬于勞動爭議案件受理范圍,員工能夠提供準確的用人單位名稱,有具體的申訴理由和清晰的仲裁請求等材料,只要符合立案條件,仲裁委就應當受理。
從企業的視角來看,最關鍵的一個原則就是確保日常管理合法合規。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就不必擔心,即使員工真去申請勞動仲裁甚至訴至法院,到時以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和平時收集的證據去積極應訴就可以了。要知道,雖然勞動者有權申請勞動仲裁,但并不代表一定會勝訴。只要勞動者無法提供合法依據,也就是說只要企業的做法合法合規,勞動者提出的要求就不會得到裁判部門的支持。
我們公司之前與一名員工解除了勞動合同,員工有意見就去仲裁了,現在仲裁裁決書出來了,我們對結果不滿意,覺得有問題,請問可以申請撤銷嗎?
首先,您需要看下裁決書的末尾部分,確認下這份裁決書是否是終局裁決。
如果是終局裁決,那么,假如貴公司有證據證明這份裁決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3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裁決:
(一)適用法律、法規確有錯誤的;
(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無管轄權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決所根據的證據是偽造的;
(五)對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
(六)仲裁員在仲裁該案時有索賄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決行為的。
但如果不是終局裁決,而貴公司又對裁決不服的話,應當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不起訴,那么裁決書就發生效力了。

我們公司有個員工,無故缺勤多日,最近公司按照嚴重違紀與其解除了勞動合同。不久后,公司接到仲裁委的電話,說該員工去申請了仲裁,并已經立案,讓公司去領取材料,請問我們需要做什么準備?接下來要做些什么呢?
1.領材料。接到仲裁委的電話不用緊張,按照電話的溝通要求,去領取材料就可以了,一般來說,去領取材料的工作人員要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和公司的授權委托書。
2.看時間。申請材料領取回來后,先留意幾個具體的時間點,答辯期限、舉證期限、開庭時間。記住這些時間點,并留意對應的文件所提到的注意事項,比如管轄權的異議只能在答辯期內提出,一旦錯過,就默認員工所選擇的仲裁委具有管轄權。
3.讀請求。仔細閱讀員工的《仲裁申請書》,具體關注員工的仲裁請求內容。然后,就員工的請求,公司可以開始嘗試準備答辯思路、理由及依據。答辯的事實和理由要緊緊圍繞員工的請求,比如,來信中提到的這個員工,如果他請求的是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那么,公司的答辯思路就應當是,說明員工缺勤的事實,公司催崗未歸的事實,公司的考勤制度,對應的嚴重違紀制度、制度的民主流程及公示情況,解除通知工會的流程,解除通知的送達等等。至于該員工的其他與此請求無關的情況,類似員工的業績考核情況、工作調整情況等等,則沒有必要花費精力整理并作說明。
4.寫答辯。整理好答辯的事實和理由后,可以開始擬寫《答辯狀》。寫好的《答辯狀》,可以在要求的答辯期限之前交予仲裁委。但特別注意的是,這一步并非必經步驟,企業也可以選擇不提交書面《答辯狀》,而等到開庭當天進行現場答辯。
5.交證據。就自身準備的答辯思路,最好每一步都能收集到對應的證據來證明。整理好證據,做個清單,列好標題及證明內容,并按當事人數量準備好副本。然后,切記,一定要在舉證期限內將證據提交到仲裁。一旦超出這個期限,企業辛苦收集的證據很有可能因為超期而不能使用,又或者雖然能使用但需要受到訓誡或罰款。
6.去開庭。公司安排好參與開庭的人員后,要為其辦理授權委托手續。然后,員工去開庭時,除庭審需要用到的開庭材料外,如《答辯狀》和其他證據等,還需要攜帶好個人身份證、授權委托書及企業的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等。當然,這些材料也可以按照規定的時間事前提交給仲裁委。
7.等裁決。庭審結束后,公司就等著仲裁委電話通知領取裁決書就可以了,一般來說不會超過一個月。法律并沒有嚴格規定開庭后幾天必須做出裁決書,但有規定,仲裁委受理仲裁申請后必須45天內結案,特殊情況下可以延期15日。
本期專家 勞達laboroot高級咨詢顧問 張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