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建成“航空大都市”,臨空經濟區建設中,“城”的要素不可或缺。鄭州空港區在規劃建設之初就堅持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 許亞嵐
中國第四季度經濟開局穩中向好,國內航空客運量和國際航空貨運量增長顯著。長期來看,我國民航業仍保持良好的快速發展態勢。作為首個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國家戰略新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從2013年批復至今,在“交通大樞紐、開放大門戶、航空大都市”的建設上已先行一步。
先行先試 尋找航空港區支柱產業
201 2年,國務院批準《中原經濟區規劃》,提出以鄭州航空港為主體,以綜合保稅區和關聯產業園區為載體,以綜合交通樞紐為依托,以發展航空貨運為突破口,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2013年,國務院批準《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年)》,標志著全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正式起航。
臨空經濟區建設需推進“港產城”一體化。
在空港區的建設上,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建設大樞紐,全面建成以航空運輸為主體,融合多種交通方式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大物流,基本建成國際航空物流中心和連通境內外的多式聯運現代物流中心,包含國家一類航空口岸、7個進口指定口岸:培育大產業,基本建成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塑造大都市,基本形成現代航空都市框架。
與此同時,鄭州航空港實驗區著力建設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和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產業方面,鄭州航空港實驗區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緊緊圍繞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世界級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集群,做大做強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現代服務三大主導產業,形成高端制造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和新經濟發展高地,建設具有國際化影響力的樞紐經濟集聚區。
其中,富士康是鄭州航空港實驗區重要的產業支撐,帶動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目前,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的各項經濟指標持續快速增長,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廣泛認可。前期由于富士康對國際航空貨運的需求,開通了一些國際貨運航線,鄭州因此取得了一些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2014年,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收購了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公司35%的股權,進一步助推了鄭州“空中絲綢之路”建設,有力提升了鄭州“國際航空物流中心”的地位。
生物醫藥產業以其高成長性、高附加值以及其對專業物流、高效通關的依賴,也迅速成為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的核心產業。鄭州臨空生物醫藥園自2017年開工建設以來,瞄準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制高點,匯聚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本、人才、技術、平臺等核心要素,重點引進了一批有項目、有團隊、有資金的高層次人才。截至2020年6月底,已引進各類生物醫藥專業人才469人,其中留學歸國人才22人,入選“智匯鄭州·1125聚才計劃”項目9個。
此外,近幾年,鄭州空港區跨境電商幾乎每年都有翻倍的增長。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鄭州空港區跨境電商實現1億單突破。截至10月18日,航空港實驗區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10006.39萬單、貨值79.35億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12.9%、75.7%,打破歷年業務量紀錄。
不僅如此,鄭州空港區今年“雙十一”跨境電商業務單量再創紀錄。11月1日—11日,航空港實驗區跨境電商“雙十一”促銷活動合計申報單量達1151.05萬單,貨值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4.09%和42.88%,其中進口775.29萬單,12.21億元,位居全國關區第二。
四通八達打造生態宜居之城
要建成“航空大都市”,臨空經濟區建設中“城”的要素不可或缺。鄭州空港區在規劃建設之初就堅持產城融合發展的理念。

一方面,鄭州空港區正逐步加強和鄭州市主城區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金融流等方面的流通。
在交通設施上,鄭州空港區還需進一步加強道路網絡的修建。依托新鄭國際機場、鄭州南站,鄭州空港區致力打造一個投資超千億、占地100平方公里的“空地一體”綜合交通樞紐,將航空網、“米”字型高鐵網、城際鐵路網、軌道網、高快道路網等交通設施一體化無縫融合,形成陸空銜接、內捷外暢的綜合交通體系。
在人才引進方面,鄭州空港區也面臨高端人才缺乏的局面。鄭州空港區的規劃面積是41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有260萬。如今,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常住人口已有80余萬,其中富士康就占30萬左右,消費能力和消費結構相對較弱。
另一方面,鄭州空港區自身也在加強“城”的建設,積極打造32個城市建設核心板塊。例如鄭州空港區的北港,目前城市形態已經初步形成,有較為配套的教育、醫療、商場等基礎設施。

今年以來,圍繞“生態航空大都市”建設目標,航空港實驗區加快推進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龍王郊野公園及城市街角游園、生態廊道建設,推進梅河等12條河道治理,今年計劃新增綠化面積超300萬平方米,已建成園博園、雙鶴湖、苑陵故城三大公園,綠化面積達2100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1%,為居民生活提供宜居的環境。
另外,截至目前,該區基礎設施覆蓋超過200平方公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全區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省立醫院二期及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港區醫院投用,鄭州中醫骨傷病醫院港區醫院、區公共衛生綜合服務中心項目施工加快推進,全區已累計建成各類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2個,可供床位1779張,初步形成15分鐘就醫服務圈。該區首所高校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航空港校區已開學,鄭州財經學院新校區、鄭州工程技術學院航空港校區建設正快速推進,全區已建成各類學校170余所,學位7萬余個,教育資源不斷豐富。
未來的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將以建設“交通大樞紐、開放大門戶、航空大都市”為目標,堅持“樞紐+開放”路子,聚焦“樞紐+口岸+物流+制造”,高標準建設國際化特征鮮明的國家中心城市副城,助推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