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正吉
摘要:互聯網技術普及對各行業產生影響,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對新聞編輯而言也是如此。如何幫助新聞編輯利用網絡途徑拓寬發掘渠道是當前行業發展中新聞編輯遇到最棘手的問題。通過分析互聯網對新聞編輯的影響,探討網絡新聞編輯如何做好新聞發掘,拓寬新聞節目發掘途徑。
關鍵詞:網絡新聞;發掘途徑;熱門話題
中圖分類號:G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6-0190-02
信息化社會背景下傳媒行業步入信息時代,推動媒體融合的同時各大媒體之間的競爭力度也不斷增強,都想擁有領先地位。但是隨著網絡普及,人們更喜歡通過網絡途徑獲取新聞資源和內容。所以作為網絡新聞編輯,首先要研究如何利用網絡傳播渠道獲取新聞資源,維持和推動自身與行業的長久發展。因此,網絡新聞編輯一定要創新思路、另辟蹊徑,豐富新聞挖掘的途徑,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一、網絡時代新聞編輯面臨的問題
(一)行業競爭愈發激烈
隨著網絡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傳播的途徑和方式不斷增多,速度也越來越快,傳統信息編輯想要適應行業和社會的發展,一定要突出自身特色和優勢,對優勢進行加持,對劣勢進行規避,在保證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對自身內容編輯模式、語言風格、思路等進行創新,以此吸引讀者目光。此外,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各種移動終端都能搭載網絡資源實現信息系傳遞,其時效性比傳統編輯效率高很多,所以新聞編輯一定要把握時機,提高新聞時效性。
(二)信息數量龐雜繁瑣
隨著網絡信息和智能終端的完美結合,自媒體時代到來的同時,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代言,成為新聞信息的發布者,這對傳統新聞媒體而言增加了更多挑戰。而且網絡虛擬性導致很多人利用網絡信息傳謠造謠,各種虛假言論屢禁不止,一旦新聞編輯對信息甄別出現失誤,導致虛假信息的發布,不僅會對編輯自身權威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同時也為社會穩定帶來影響。
(三)缺乏必要的能力和經驗
進入網絡時代,新聞編輯不僅要把握行業發展,同時要看清市場變化,根據市場發展建立自己的客戶端,開通微博、微信等,聯合移動終端做好線上線下信息發布和管理等工作,加強與讀者間的溝通和交流。但是很多新聞編輯因為自身能力、經驗等原因,在實際運行中經常發生技術性故障,為現實工作的開展造成很多困擾和壓力。
二、網絡新聞編輯現狀與優勢
盡管傳統傳統媒體在大數據時代遭受了嚴重的打擊,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積極影響。網絡媒體發展迅速,但公信力不足,傳統媒體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擴大影響。
(一)網絡媒體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網絡媒體傳播過程中,信息來源渠道多且復雜,缺乏嚴格的把控、監督和約束,致使各種虛假信息和謠言通過網絡渠道大肆傳播,影響行業和社會穩定。同時,虛擬網絡對信息發布者的約束有限,對信息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很難實現準確把握,很多人看準這一缺點,通過碎片化信息來吸引和迎合讀者目光,但實際內容卻是人云亦云,缺乏實質,很難為讀者和社會產生積極助力。
(二)新聞傳媒業本身優勢分析
對比網絡媒體所發布的內容,傳統新聞傳媒最大的優勢在于自身的權威性和公信力。相比于網絡媒體,新聞傳媒業對于信息的審核更加嚴格,在事件的報道上更具客觀性和真實性,更能體現自身社會責任感。而且相比網絡媒體為吸引讀者目光而故意夸大、淺顯的報道,新聞傳媒所提供的內容和信息更真實和全面,能對社會輿論起到正確的推動和引導作用。而且傳統新聞行業的工作人員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和企業大力培養的優秀人才,自身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強,在信息處理上更專業,對網絡技術掌握更全面。
三、網絡新聞編輯對新聞的發掘途經分析
(一)了解網絡群體喜好
目前為止,新聞傳媒創新能力和其瀏覽量直接掛鉤,特別是新聞標題,一定程度上已經決定讀者數量和最終發行量,現階段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所以作為新聞傳媒行業工作人員,也應適應這種節奏,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同時加強自身創新水平,特別是在標題擬定和版面設計上,一定要有心意,別出心裁,要第一眼就能吸引讀者注意力,同時注意內容的編寫,以市場需求為主導,盡最大可能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
作為一名傳媒編輯,首先要了解當代讀者的喜好和關注點,掌握行業運行規則,能夠利用媒體信息的輿論導向力,站在民眾角度思考問題,編輯內容,最大程度上確保新聞內容符合讀者需求。同時對信息的價值要準確把握,提升社會影響力,強化與讀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及時反饋,對內容進行快速調整。最重要的是要對自身進行精準定位,能夠根據讀者需求靈活改變和調整,在原有基礎上逐步創新,比如增加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溝通渠道,吸引更多讀者目光和關注。在內容選擇上一定要嚴格謹慎、避免低俗、惡趣味內容出現和一些故意的炒作,追求事實,如此才能更好的推進信息編輯的完美轉型。
(二)信息的搜集整理者
編輯的工作內容其實是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和整理,堪稱信息的搜集整理者。主要是因為編輯人員在進行專欄節目的選題策劃時,需要達到對該學科發展或者選題的最新動態、發展理論、前沿熱點等內容做到精準了解,能夠從海量、復雜、盤剝的信息中提取關鍵點,在對海量信息的搜集和篩選中去偽留真,去粗取精,找出與專欄選題最合適、最匹配的作者群以及刊物,從而搞清楚“誰在寫”“寫什么”“誰在發”三個根本問題。一個編輯,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信息搜集及整理者,必須達到在碎片化視角下對欄目選題的制定及策劃。
目前為止,計算機技術在數據信息分析與挖掘方面,已經完全能夠達到對現有文章熱點、難點、創新點進行自主分析,主要是利用預測、分類、類聚、關聯點分析、孤立點分析等常用算法和分離技術,按照不同領域和劃分規則,對學術界現有的海量文章進行碎片化劃分,同時對比現在行業熱點以及預期熱點,重新形成一個新的創新庫。再引入該技術手段之后,與以前傳統選題法相比,在行業內的選題范圍被極大的擴展和延伸,在某中程度上幫助編輯對于欄目選題及策劃思路、方法進行創新,立足新的創意點,設置更多新意,這主要是因為在這海量信息背后有專業的數據分析和數據庫作支撐。
(三)提高網絡信息內涵
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對傳統媒體的沖擊還體現在編輯的效果與傳輸的速度上。針對這種情況,傳統新聞編輯工作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新聞編輯的重要性,不僅做好新聞信息的篩選把關工作,同時還應該積極對新聞素材進行整理,并利用自身專業的文字功底對信息進行編輯策劃,以創新的態度充分發揮出新聞編輯的主導作用。融媒體時代之所以表現出明顯的快捷性,很大程度上在于信息渠道的多樣化,因此相對于傳統媒體,才會表現出明顯的時效性。對于新聞的編輯工作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渠道對信息的影響,充分利用當前的微博、微信、短視頻等平臺發布消息,熟練掌握各種社交軟件的使用,利用多種渠道獲取信息的同時,也要增強信息的傳播力度。
長期以來,報紙新聞呈現在人們面前時,都會以嚴肅、官方的風格。這種風格對于當前思維開闊的年輕人來說并不會造成多大的吸引力。而新媒體的大數據分析功能,可以根據受眾的瀏覽習慣,為其推送相應的新聞內容。這種方式更容易增加受眾的數量。因此新聞編輯工作人員應該認識到編輯方式對新聞傳播的影響,通過積極抓住受眾的心理,對信息資源進行高效整合,從而吸引更多讀者。新形勢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要準確定位自身,依據受眾需求靈活調整內容,保有現有受眾群體的基礎上,吸引更多的受眾,整個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現低俗炒作的情況。同時,只有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才能實現新聞編輯的成功轉型。當前,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對于信息的捕捉更容易受到視覺沖擊的影響。
(四)掌握必要信息技術
常見的編輯軟件和圖像處理軟件比如Office、Excel、PS、Flash、CorelDraw等,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編輯一定要熟練掌握。除此之外,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還需要掌握先進的信息技術,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處理日常事物,如進行數據分析、素材整理、實現資源整合等,提升工作速度的同時提升效率和質量。比如借助Excel表格,能夠更好地進行數據統計和資源管理;利用E-mail、MSN、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能更好的實現在線交流和傳訊,節約時間;通過PS、Flash、CorelDraw等圖像處理軟件,實現圖文并茂的同時,快速吸引讀者目光;而掌握方正飛翔、方正飛騰等編輯軟件,使排版更加精美。
1.時效性
在進行網絡新聞編輯時,一定要把握好時效性,即自新聞發生到報道之間的時間節點。如黃金周人們關注的主要問題是放假、出行、天氣、美食和美景等關鍵點,所以在這期間需要對旅游信息進行充分挖掘和報道。正常上班時人們會更加關注天氣、每天路況等,因此需要劃分一個范圍和時間段進行新聞挖掘和報道。
2.明確主題
在編輯一份新聞稿時,首先要做好主題劃分,明確主題。很多人喜歡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尋找新聞,并以此養成了規范的閱讀習慣。而新聞編輯在撰寫新聞稿時,明確的主體會使文章思路更清晰、內容更連貫,對新聞內容進行有效性挖掘,提高新聞傳播的速度和效率。
3.必要的創新和完善
在選定題材,確定主題后,還要對新聞稿內容進行必要的創新和完善,才能使其成為一份高質量的新聞稿,體現出傳播的價值。新穎的題材和獨具視角的報道形式、編寫模式能吸引讀者興趣,提高傳播質量,展示出新聞文稿本身的傳播價值和思想深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新聞編輯在進行新聞稿件編輯時,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需要對新聞發掘渠道進行拓展。而且隨著經濟發展,當前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可以利用網絡實現新聞的高效傳播,借助網絡關注的話題與關注點挖掘更有價值的新聞,滿足現代人對新聞內容的需求。編輯網絡新聞時,要考慮受眾的閱讀習慣、關注點等,提高網絡新聞的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