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利



12月,果樹逐步進入自然休眠,呼吸作用、蒸騰作用和其他活動都非常微弱,果樹體內營養大多貯藏于根系和大枝中,幼齡枝條中的營養相對較少。此期修剪最節省營養,蘋果樹的管理以修剪為主,在具體操作時應注意:
1 適期修剪
在蘋果落葉后,樹體中的養分通過小枝、枝軸、樹干運送到根系貯存,這個過程大體在12月下旬以后完成,春季隨著氣溫回升,貯藏在根系中的養分又會通過樹的主干、枝軸向小枝回流。在12月下旬至3月中旬這段時間修剪,對樹體的營養消耗最少。
2 優化樹體通風透光條件
蘋果修剪首要解決的是通風透光問題,如果出現上下重疊、左右交叉的枝,就會導致光照惡化、內膛進光量少,結果部位外移,出現結果表面化現象,不利產量提高。在樹形培養時,小主枝要保持螺旋上升,插空排列,避免上下重疊。當進入大量結果期后,由于主枝上枝量增加,即使主枝相互錯開,也會出現遮光現象,因此應通過“逢三去中間”的方法,打開層間,引光入冠,增強內膛成花結果能力,促進產量、質量提高。
枝條在水平生長過程中,如枝生長過長,留枝過密,就會出現枝條交叉現象。因此一方面要控制枝的長度,保持枝的長度在兩樹間距的1/2以內;另一方面要注意留枝間距,保持所留結果枝在主枝上相互錯開,間距在20厘米左右(圖1)。
3 保持樹體立體結果
現代蘋果生產中既要保證中央領導干單軸延伸,也要保持主枝單軸延伸,還要保持結果枝單軸延伸。如果在樹體的任何部位出現輪生枝或對生枝,必然導致樹體局部失衡,會出現下強上弱或內強外弱現象。枝下部或內部粗,上部或前部生長細,結果部位減少,結果部位會主要集中在樹冠下部,樹體就會出現平面化結果現象,這極不利產量的提高。因此園內樹體上有枝條輪生、對生現象時(圖2、圖3),應逐步對輪生枝和對生枝進行疏除,以均衡樹體,保持樹體上下、內外、南北均衡立體結果,以利產量提高。
4 保持主干高度適宜
在蘋果樹體中,留枝過高或過低,都不利產量形成或質量提高,生產中要注意避免。修剪時要注意控制過低枝,對樹體中低于80厘米的枝,應逐年疏除,以后隨著樹齡增加,逐漸將最低枝抬高到離地面1.2米以上。
留枝過高時,過高枝所結果實疏花疏果、果實套袋、果實采摘等作業難以完成,噴藥也難以到達,所結果實沒有商品價值,而且樹體過高時,田間作業危險系數大,因而樹高應控制在行距的70%左右,目前生產中行距大多在5米以上。綜合以上幾因素,蘋果園樹高應控制在3.5米左右。
5 嚴格控制枝的粗度
蘋果樹體中的枝條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形成樹體骨架、營養樹體的;另一部分是成花結果的。前者以營養生長為主,后者以生殖生長為主。蘋果樹修剪是調配樹體營養,如果形成樹體骨架的枝過多,樹體內大枝較多,就會出現大枝占位的問題。大枝的生長會消耗大量營養,而用于成花結果的營養就會減少,會導致所結果個變小,果實品質難以提高,因而果農在修剪時有“要想蘋果大,快把大枝下”、“要想蘋果好,大枝全去了”的說法。在修剪時通過鋸除大枝。蘋果樹體中,香煙粗到麥稈粗的枝都可結果,但結果能力不同,所結果差異較大,一般壯枝結果能力高,結果個數多,所結果長得大,而過于細弱的枝,不但結果個數少,而且所結果難以長大,因而在修剪時對于細弱枝要及時疏除,以保證壯枝結果(圖4)。
6 適量留枝
在一定范圍內,枝量的多少與產量呈正相關,枝量越大,產量越高。但當超過一定限度,枝量過大時,由于枝條之間相互遮陰,無效光區增大,內膛及下部受光減少,成花能力會減弱,出現結果表面化現象,產量反而會降低。經多年試驗,將畝枝量控制在8萬條左右,田間總體光能利用率最高,產量也最理想。在修剪時應注意枝量的調整,在幼樹期,由于枝量少,要注意增加枝量,以擴大光合面積,提高樹體制造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加光合產物積累,進入大量結果期后,要防止枝量過大出現郁閉現象(圖5)。
7 保持枝勢中庸
枝條過旺時,枝條中的營養主要用于枝葉營造,用于成花結果的營養相對較少,成花少,坐果率低;枝條長勢弱時,可大量成花,但由于成花質量差,花朵之間競爭營養,也不利坐果,因而修剪時要注意枝勢的調整。生產中可通過抑強促弱的方法,對于過旺結果枝組可加大枝條的延伸角度,采取去強留弱、去上留下的方法,以有效地緩和枝勢,提高結果能力;對于過弱的結果枝組要注意抬高枝的延伸角度,用壯枝代頭進行回縮,疏除枝組中的細弱枝、角度大的衰弱枝、結過果的枝,減少生長點,進行復壯(圖6)。
8 保持枝的延伸角度適宜
枝條的延伸角度與枝條的長勢密切相關,枝條延伸角度越大,枝勢越弱,一般喬化蘋果樹長勢旺時,可采用大角度延伸,促進成花,短枝型品種枝條延伸角度不宜過大,可采用基角平展,腰角80°~85°延伸,梢角75°左右延伸,防止枝勢衰弱(圖7)。
9 保持所留枝長度適當
蘋果樹體中的枝條按長度可劃分為長、中、短三類。一般短果枝和葉叢枝生長時間在30天以內,長度在15厘米以下;中長枝生長時間在45~60天,長度在15~20厘米;營養枝生長時間在75~90天,長度多在30厘米以上。長枝是制造營養的,長枝養樹養根,但消耗養分也多,枝越長,消耗養分越多;短枝制造營養少,消耗營養少,同化養分自留量大,有利于營養積累,易形成花芽,但枝過短,特別是葉叢枝,由于葉面積所限,因此所結果難以長大。一般一個大型蘋果的發育,大約需要50片葉供養,因而從有利產量提高和果實膨大的角度考慮,要控制消耗性大的長枝和葉叢枝,多留中短果枝。長度在1米以上的徒長性枝及長度在5厘米以下的短枝,在修剪時要注意疏除;長度在30~100厘米的壯枝,要進行長放緩勢,配合夏季拉枝,促使其上萌生中短枝,形成優勢結果枝組,以提高樹體的結果能力。
10 保持花果留量適宜
花量過多的情況下,如果營養沒有保障,花果之間會競爭營養,不但當年果實難長大,花芽分化也會受到影響,易形成大小年結果現象,第二年果實難長大;花量少時,雖然有利于當年果實膨大、花芽分化,但產量上不去。因而在生產中應注意調整花果量,保證每20~25厘米有1優質花序,畝留果數在1.8萬~2萬個,確保畝產量穩定在3 000~4 000千克。
(作者聯系電話:1399334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