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濱州市委黨校 宋建斌/ 濱州市農業局 高立逸

今年以來,濱州市高新區青田街道辦事處以經營企業理念經營合作社,注冊成立農產品銷售平臺公司“青田公社”,將村級合作社集中納入“青田公社”統一管理,打通農產品銷售“最后一公里”。在增加村集體收入、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全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轄內已有40 家合作社、3 家農產品企業加入“青田公社”,僅中秋節期間,營業收入突破100 萬元。
充分發揮街道黨工委、村黨支部、黨員干部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引導農戶積極加入合作社,共同參與公社生產經營,帶領農民共同致富。
(一)街道黨工委帶頭組織成立銷售平臺。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帶頭引領作用,抓住農產品銷售這個牛鼻子,組織成立濱州清甜農產品貿易有限公司,通過紅六八科技平臺4000 家線下便利店布貨、京東農產品線上銷售、團購集中出貨三種銷售途徑負責合作社農產品對外銷售,徹底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顧慮,讓合作社農戶敢于參與、投入,集中精力發展生產。
(二)村黨支部帶頭主辦合作社。各村黨支部結合自身產業優勢,以“一村多社”“多村一社”等形式帶頭主辦合作社,并負責合作社的管理、運營和指導。目前, 74 個村已經有40 個合作社納入銷售公司,成為公司股東。比如,窯洼村黨支部創辦了特色面條生產合作社,帶動附近村民種植優質麥1800 余畝,年生產面條6 萬斤,可實現盈利9萬元,每戶群眾增收超過3000 元;南董村黨支部籌集資金30 余萬元,建起了占地650 平方米的生產車間,成立了全麩面及饅頭生產合作社,投產后可日產全麩面1.8 噸、饅頭0.5噸,年實現集體收益16 萬元;洪家村成立肉牛養殖合作社,統一社員養殖渤海肉牛,統一銷售給平臺公司,在現有7 家養殖戶的基礎上再增加12 戶,集體可實現收入7.78 萬元,每戶群眾可增收2.6 萬元。
(三)黨員干部帶頭加入合作社。各村黨員干部帶頭加入合作社,積極參與合作社生產經營,示范引導廣大群眾踴躍加入合作社。比如,寺后于村王梅英、于佰剛等7 名黨員干部帶頭加入合作社,通過示范帶動,合作社現有成員達120 余人。
“青田公社”秉承“質量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則,創新服務方式,推行“五個統一”,全力做好農產品生產銷售服務保障。
(一)統一產品品牌。全力打造“青田公社”區域公用品牌,以統一品牌開拓市場,徹底改變本地農特產品普遍存在的“小、散、多”現狀,使農產品銷售從“單打獨斗”變成“抱團發展”,進一步增強了農產品競爭力。目前,公司已持續推廣銷售農特產品50 余種,公用品牌效應正在持續放大。
(二)統一安排生產。利用京東大數據云確定產品生產數量、品質、種類,根據大數據對市場進行精準分析有目的地安排產品生產,確保產品銷路暢通,實現利潤最大化。
(三)統一技術指導。街道對轄區農產品生產地塊、水面、種養大棚進行定點登記上圖,產品上市時間、產量進行數據統計接入線上數據系統。合作社按照平臺公司制定的種養規程進行生產,由街道統一安排技術人員,對合作社相關農產品生產,進行專門技術指導,既保證了品質,又提高了質量。
(四)統一檢驗品質。所有公社對外銷售的農產品,統一接受合作社和街道農產品快檢中心的共同監督,保證銷售的每一個農產品都安全。
(五)產品統一銷售。合作社按照公司指導價格統一收購農產品(略高于批發商收購價),并輸送三個銷售渠道,使用“青田公社”品牌進行統一包裝,統一對外進行銷售。
通過抱團發展,構建“農戶+合作社+銷售平臺公司”農產品供銷產業鏈,實現了群眾、村集體、公司共同受益。以韭菜為例,經市場調研發現,中間商收購價為4.4 元/千克,社區超市進貨價5.4 元/千克。公司模式運營后,產品銷售由公司直接負責,省去中間環節,原中間商1 元/千克的利潤全部轉化為青田公社銷售體系總利潤,并按照利益約定進行分成。其中:0.2 元補貼給合作社社員,合作社收購價格提高到每千克4.8 元,剩余0.3 元由銷售公司與合作平臺對半分成,公司每千克可獲得0.3 元分成,扣除包裝費用每千克0.06 元的成本后,合作社每千克收益0.24 元。經綜合計算,通過公司銷售農戶每667 平方米可增收1200 元,收益可達14400 元。
(一)群眾得實惠。農戶通過加入合作社,解決了“戶小、人少、競爭差”的問題,既保證了產品銷路,又提高了農產品銷售價格,增加了銷售收入。同時,“青田公社”直接帶動了消費扶貧,已吸納283 名有基礎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加入合作社,通過合作社幫扶實現增收。

(二)村集體增收。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收益:第一個是合作社統一收購農戶農產品時可以計提管理費用,第二個是合作社集中運營的加工項目可以直接賺取利潤,第三個是合作社作為公司股東,在公司預留基本運轉費用后,剩余利潤全部劃歸股東合作社,進一步增加了合作社收入。平臺公司扣掉基本運轉費用后收益分配采取兩種模式相結合,根據各合作社所提供農產品產生利潤的70%歸產品提供方所有,剩余30%對各合作社進行平均分配,既保證各合作社產品供應的積極性又保證了入股合作社的基本利潤分紅。
(三)政府贏民心。按照“政府是主導、市場是主體、農民是主人”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協調引導作用,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以打造現代農業綜合服務平臺為目標,以線上線下農業融合發展為主線,著力推進資源聚合和機制創新,加快探索出一條新時代“人民公社”帶動群眾共同致富的新路子,得到了廣大農民的擁護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