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江西廣播電視臺節目傳輸中心
隨著科學技術的全面升級發展,在數字衛星廣播電視系統運行中,對信號傳輸質量要求也逐漸提高,這也是保障電視節目質量的根本,所以提高信號傳輸質量極為必要。文章通過對數字衛星廣播電視信號傳輸與質量進行分析,希望能為相關從業者提供參考。
數字衛星廣播電視傳輸方式主要有如下三種:①分配式衛星電視。該傳輸方式主要選用普通衛星對電視節目信號進行傳輸;②選擇直播衛星方式。利用直播衛星將模擬信號傳送到用戶接收端,每臺衛星傳輸的電視節目只有一種;③視頻壓縮直播方式。將電視信號進行轉換與壓縮,傳送到直播衛星而傳輸至用戶接收端,再經過信號轉換與壓縮呈現電視畫面,每臺衛星能夠傳輸多套節目。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數字制式標準的信源編碼主要應用的是MPEG-2技術,而因為信道編碼調制方式有差異,所以會形成不同的廣播標準。目前我國數字衛星廣播電視傳播系統所采用的是MPEG-2壓縮編碼以及DVB-S與ABS-S標準的調制制式[1]。現階段信號傳輸主要有兩種方式:①光纖傳輸。將數字信號與光纖直連進行信號傳輸,借助SDI接口在光波上實現數字信號調制,實現信號傳輸。這一傳輸方式相對簡單,同時傳輸數據量也較大;②數字光纖網絡傳輸。相較于光纖傳輸來講,該傳輸方式具有靈活、可靠的優勢,因此應當在此方面深入研究。
結合上述對數字衛星廣播電視信號傳輸方式的分析,可知要想提高信號傳輸質量,需要從加強監測及強化抗干擾能力著手。
加強信號傳輸監測可從如下兩方面著手:①碼流層監測。主要采用碼流分析儀對碼流層進行監測,呈現出碼流中節目等級示意圖,判定碼流與數字影像廣播標準的契合度。此外,碼流分析儀還能對碼流狀態全程記錄,同時對音視頻TS流參數進行監測。但因為碼流分析儀結構復雜且可變性強,因此需要對TS流、標志、碼傳輸量等信息進行監測,維護好碼流層信號[2];②視頻層監測。一方面,需要用到馬賽克等手段進行報警,告知監測人員快速排查故障;另一方面,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按照制度進行巡視,剔除會讓用戶產生臆想的畫面,保證信號傳輸質量。
要想提高信道抗干擾能力,則要全面提升中間節點工作站建設水平。此外,基站數量與信號穩定性存在正向關系,信道抗干擾能力同樣也取決于系統本身性能,與發射端關系密切,具體來講便是隨著距離增強,逐漸表現出弱化狀態。所以,如果系統配置性能存在局限,必須通過提高信道抗干擾能力去確保信號傳輸不受時空局限,進而保障傳輸質量。而隨著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目前有更多電視臺開始采用高頻高壓發射器,能夠提升信號覆蓋率與穩定性,在接收衛星信號后還要對中波高頻發射臺進行處理,用全固態發射機與調頻發射天線進行信號發射,提高信道抗干擾能力[3]。
數字衛星廣播電視信號傳輸系統有著一定復雜性,整套系統布滿了大量傳輸設備,如果其中一個出現故障,會直接影響系統的整體運行,難以繼續開展工作。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線路管控,融入新技術去提升線路穩定性。目前越來越多電視臺重視對科學技術與先進設備的引入,其中光纖設備在進行信號傳輸時,由于極易受外部環境及人為因素的影響,所以需要重視日常維護工作的開展。機械類設備在服役多年后需要做好內部零部件的定期更換,保證延長使用壽命。
數字衛星廣播電視系統在工作狀態中,信號能接觸眾多端點,而端點的存在會影響到信號的強弱變化,雖然保證了信號安全性,但也弱化了信號傳播強度,所以會帶來傳輸質量上的不足。啟用信號加密處理,同樣需要注意信號源的穩定性,做好傳輸設備加密及信號處理工作,避免一切外界因素與人為因素的影響。具體來講,傳輸設備加密技術通常有頻擾與非頻擾加密兩種,前者通過對信號結構及內容作模糊化處理,可確保節目信號實現真正加密;而后者則是通過對信號壓縮處理的方式實施數字化加密,提升了信號破譯難度以及信號傳輸安全性。
綜上所述,隨著數字衛星廣播電視對信號傳輸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唯有不斷提升信號傳輸質量,才能保證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得以安全有效傳播,避免播出事故的發生。所以,身為從業者一定要積極學習與掌握信號傳輸質量的控制技術,立足工作實情深入鉆研且加強對各方面的監測工作,進而保障廣播電視信號得以穩定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