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芳霞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作為藝術領域的基本構架之一,音樂對于人們情感的陶冶、思想的豐富、意識的增強、心靈的洗禮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進入高校階段的學生,在思想、意識、情感上已趨于完備,其對音樂教育的需要更加迫切。但是,由于現階段很多高校的音樂教育依然停留在比較狹隘的視域范疇,以致很多學生在音樂認知層面的發展依然難以滿足。面對比較枯燥乏味的課堂生態、比較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比較狹隘普通的教學內容,很多學生的音樂認知發展也會受到嚴重限制,其投身音樂學習,感知音樂美好的興趣與欲望自會大打折扣。但是,蘊含著更為豐富內涵的多元文化音樂,則可以于文學、藝術、文化底蘊等諸多層面給予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刺激,將學生引入更為寬泛的認知視域,為確保高效音樂教育生命力的彰顯提供助力。由此可見,新時代的高效音樂教育,急需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刺激與感召,重拾其生命力,給予學生自知識、技能到精神、意識等方面的多元沖擊,讓學生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中拓寬視野,提升認識,增強能力。
針對當前我國高校音樂教育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不足與缺憾,教師應該積極開展研究分析,并竭力探尋改進對策,為確保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引入提供保證。一是轉變思想認識。從學生認知實際與社會發展形勢出發,將教學側重點由音樂技能培養、音樂知識灌輸、音樂活動開展向文化素養塑造遷移,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探求多元文化音樂學習的機會,搭建更多深入探究多元文化音樂的內涵的平臺,創設開放性課堂生態,促使學生在實踐、參與、感知、體驗中理解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內涵與價值。二是提升專業素養。借助培訓、教研、學習等方式,為教師創設更多接觸、體驗多元文化音樂的條件,鼓勵教師深入研究、吸納不同地域的音樂文化,并在教學中逐步滲透,使原本抽象的多元文化音樂理論轉變至對應的教育實踐活動,為促進學生音樂文化素養提升注入新鮮血液。
目前,很多高校的音樂教育機制體制都存在諸多不完善,不規范,甚至于一些高校在這一領域依然處于空白狀態。這一尷尬現狀,使得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開展困難重重、阻礙居多。因此,只有以完備的音樂教育機制作為保障,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引入方可得以實現。一方面,高校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作為高校音樂教育的必要元素,并針對教師落實、開展情況,做好考評、監管,以切實調動教師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急迫感與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從教學需要出發,適當將不同地域、民族、國度的音樂引入課堂,組織學生在對比賞析中了解世界各地的民風民俗、音樂特性,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入理解多元文化音樂的內涵與魅力。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搜集、整合、接觸不同音樂作品,積極探究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價值,提升其對于多元文化音樂的感知力。
高校學生對于多元文化音樂的學習,更多體現在了解、感知、領悟層面。因此,教師在落實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時,切記單一性照本宣科,而應該給予學生更多實踐、參與、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吸納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的養分,并在對比分析中提升對于本土音樂文化的自信力與認同感,以逐步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激活自身的思想情感,塑造積極、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念。同時,教師還應該多組織針對性研討、交流、分享、鑒賞活動,鼓勵不同學生就自己所搜集的音樂素材予以展示,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相互參考、借鑒、學習提升對于多元文化音樂的認知度。另外,教師可以倡導學生成立對應的多元文化音樂交流社團或者協會,定期舉辦交流活動,為確保豐富性、多元性、生動性音樂文化更好地服務于學生認知提升、發展實現而提供助力。
總之,面對我國諸多高校在音樂教育領域所存在的局限與不足,教師應該引起重視,并加強研究分析,積極探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與高校音樂教育的契合點、關聯點、對接點。通過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適時滲透、充分融入,將學生引入更為寬泛的認知視域,讓學生在吸納、學習、領悟、感知不同地域、民族、國度音樂魅力與價值的過程中,更好弘揚奔入音樂文化,逐步提升自己的音樂技能、豐富自身的音樂情感,在確保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效能得以切實凸顯、無限放大的同時,促使其更好地服務于高校音樂教育開展,更好作用于學生發展提升。